吴向红
- 作品数:49 被引量:4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中低渗油藏化学驱方案优化与矿场对比评述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某中低渗砂岩油藏P区块为例,为提高其高采出程度、特高含水阶段油藏采收率,在油藏工程、油藏精细描述及物理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三次采油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化学驱方案优化设计研究,设计了24个聚合物驱方案、30个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方案和33个三元复合驱方案,用全因素优化方法对注采参数和注入方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主段塞保持相对较高的化学剂浓度和PV数有利于提高采收率,适量增加高浓度聚合物前置段塞和低浓度聚合物后置段塞有利于保证化学驱的增油效果,优化方案为采用"阶梯四段式"注入方式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方案,试验区提高采收率11.62%。与已实施的主要化学驱试验相比,油藏条件、聚合物黏度、井网井距及注入量等的差异是产生化学驱开发效果差异的关键因素。
- 饶良玉韩冬吴向红王强
- 关键词:数值模拟优化设计高含水期
- 中低渗油藏三元复合驱井网优化
- 2011年
- 以中低渗砂岩油藏S区块为例,为设计化学驱井网和提高其特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设计反五点和反十三点组合井网、小五点井网和斜列井网,运用三次采油数值模拟软件开展效果预测。结果表明,斜列井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见效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能提高采收率12.96%;组合井网次之;小五点适应性较差。认为试验区适宜井网为斜列井网。
- 饶良玉韩冬吴向红王强
-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井网优化数值模拟特高含水期
- Bongor盆地Baobab North油田浊积水道砂体构型表征被引量:3
- 2017年
- 以乍得Bongor盆地Baobab North油田P组为例,探讨重力流水道砂体的沉积机理及构型特征。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确定了P组的沉积背景,明确了单一水道的类型及其形态结构,探讨了单一水道内部的泥质夹层的构型特征及沉积机理。通过上述研究,认为Baobab North油田P组主要发育三类单一水道沉积,Ⅰ类水道垂向上粒度呈典型正韵律,测井曲线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以钟形为主;Ⅱ类水道在垂向上粒度以均质韵律为主,测井曲线自然伽马与自然电位多表现为箱形;Ⅲ类水道在垂向上粒度呈反韵律,测井曲线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在水道下部幅度较低,呈齿化钟形;单一水道内部主要发育三类近水平分布的泥质夹层,连续型泥质夹层由于保存程度较好,测井曲线多呈半回返和全回返,平面上泥质夹层顺水流方向较长(100~450 m),垂直水流方向较宽(70~300 m),且厚度较大(0.3~0.8 m);垂向上夹层频率较高(0.13~0.7)、夹层密度较大(0.04~0.25)。间断型泥质夹层在水道中心部位被完全冲刷或只有很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测井曲线为半回返或弱回返,平面上泥质夹层顺水流方向较短(50~250 m),垂直水流方向较窄(40~200 m),厚度较薄(0.15~0.5 m);垂向上夹层频率较低(0.12~0.4)、夹层密度较小(0.04~0.14)。复杂型泥质夹层是指连续型泥质夹层和间断型泥质夹层在单一水道砂体中同时发育,该类泥质夹层的规模与频率居中,顺水流方向长度介于80~320 m,垂直水流方向宽度介于55~240 m,厚度介于0.25~0.6 m,夹层频率介于0.12~0.45、夹层密度介于0.04~0.18。
- 文光耀吴向红李贤兵高超梁宏伟
- 关键词:重力流水道剩余油分布
- 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基质网格与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确定目的油藏中的第一窜流量;其中,第一窜流量表示基质网格与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基于裂缝网格的裂缝开度和裂缝间距,确定...
- 张瑾琳吴向红晋剑利李贤兵李香玲
- 文献传递
- 肯基亚克油田盐上边水稠油油藏开发方式转换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上边水稠油油藏经过多年衰竭式开采,边水突进,导致油井含水率高,产量低,采出程度低,亟待转换开发方式。为此,开展了热水驱、聚合物驱、饱和蒸汽驱、过热蒸汽驱的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盐上油藏中侏罗统油层采用300℃(过热度为50℃)过热蒸汽开发效果最好,驱油效率最高可达到91.7%,对其开发指标进行数值模拟,预测采出程度最高可达47.96%。过热蒸汽吞吐现场先导试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单轮次吞吐平均单井增油量为1700t,平均含水率下降了13.6%。可见,过热蒸汽驱是适合该油藏储层特征和当前油藏状态的最佳开发方式。
- 许安著吴向红范海亮李树峰
- 关键词:稠油油藏热水驱聚合物驱肯基亚克油田
- 模拟厚油层油藏二维可视化填砂模型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厚油层油藏二维可视化填砂模型,包括:凹形底座,设置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凹槽,两条凹槽之间凸起部形成竖直井筒,竖直井筒的轴向孔为桥塞柱孔,竖直井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沿竖直井筒的外壁纵...
- 吴向红夏渊李贤兵李春兰李香玲晋剑利徐锋郑学锐杨原军
- 文献传递
- 低阻低饱和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高效开发调整技术(以Greater-Unity油田为例)
- 袁士义卞德智朱怡翔雷明叶继根郭建林郭睿王印玺别爱芳祝俊峰胡永乐吴向红罗凯王根久史立勇王经荣黄磊
- 本技术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3年下达的科研生产攻关课题“苏丹1/2/4区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技术研究”(立项编号:03D60203)和国际招标课题“Greater Unity Field FDP In-Depth...
- 关键词:
- 关键词:断块油田
- 肯基亚克盐上稠油油藏优选注过热蒸汽开发方式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上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物性好、非均质性强、原油黏度高、边水较活跃等特点。经过40多年衰竭式开采,由于边水突进,导致油井高含水,但采出程度很低,油田长期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状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水驱、聚合物驱、饱和蒸汽驱、过热蒸汽驱的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上油藏中侏罗统油层采用300℃过热蒸汽驱油效率最高,平均达到88.2%,数值模拟研究其开发指标预测采出程度最高达到47.46%,显示注过热蒸汽适合该油藏储层特征,是当前开采状态的最佳开发方式。
- 许安著吴向红范子菲李树峰陶军
- 关键词:普通稠油热水驱聚合物驱
- 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被引量:55
- 2014年
- 分析了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S1A单层砂质辫状河沉积微相特征,识别了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的构型界面,将其划分为辫流带、单砂体和心滩内增生体3个层次,明确了目的层辫状河道具有泥质充填、半泥质充填和砂质充填3种模式.依据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构型单元规模的计算公式,实现了砂质辫状河储层的辫流带、单砂体和心滩内增生体规模的定量表征,形成了一套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构型单元定量表征的方法.定量表征的结果表明,研究区辫流带宽度约3 200 m,心滩宽度350~900m,心滩长度1 200~3 200m,单河道宽度100~300m,增生体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100~400m和700~2 000m.以不同构型单元定量表征的规模为约束条件,采用相控与人机交互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辫状河储层构型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 孙天建穆龙新吴向红赵国良徐锋王振军覃志方子奇
- 关键词:层次分析储层构型
- 低渗透油藏泡沫驱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根据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对比分析了各种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优缺点,得出泡沫驱能提高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是一种较好的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开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在L9(34)正交表中设计了9种方案,进行了某低渗透油藏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注入方式、段塞大小、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和气液比等因素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优选出泡沫驱油的最优开发方案。与水驱开发方式相比,泡沫驱最优方案能提高原油采收率7.32%。
- 徐锋吴向红郭肖田晓孙天建王中胜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