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灰树花DNA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以自然杀伤 (NK)细胞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 α ,IL 1的产生水平为指标 ,研究灰树花DNA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 ,吞噬中性红实验法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TNF α和IL 1的产生水平。结果 :灰树花DNA处理组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 α,IL 1的产生水平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呈现有显著意义的增高或增强。结论 :灰树花DNA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 阎建忠吕昌龙温斌刘军曹雅明吕超佐佐木甚一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 实验性消化道溃疡的iIEL及其亚群(Thy1^-)的T_H1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细胞毒活性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消化道溃疡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IEL)及其亚群 (Thy1- )的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细胞毒活性。方法 利用水浸限制刺激方法诱发小鼠消化道溃疡模型 ,应用细胞溶解法分离Thy1- iIEL ,采用ELISA法、Northern斑点杂交法和生物学测定法分别检测iIEL及其亚群 (Thy1- )的TH1型细胞因子 (IFN γ、IL 2和TNF α)分泌、mRNA表达和iIEL细胞毒活性。结果 给予水浸限制刺激后 ,iIEL培养上清中IFN γ、IL 2的含量于第 3~ 4天达高峰 ,第 6天仍维持较高水平。IFN γ和IL 2的mRNA表达水平与测得的细胞因子水平呈相应变化。Thy1- iIEL亚群培养上清中 ,IFN γ和IL 2的含量与正常对照差异未见显著性。iIEL的杀伤活性在水浸限制刺激后第 2天达高峰 ,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应激性溃疡发生后一定时间内 ,iIEL的TH1型细胞因子IFN γ、IL 2和TNF 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 ,IFN γ、IL 2分泌水平增加 ,细胞毒活性增强 ,这一变化可能对肠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升高可能不是主要来自于Thy1- 亚群。
- 吕昌龙祁赞梅方芳刘军那立新吕超李宗喜
- 关键词:亚群TH1型细胞因子细胞毒活性
- 实验性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L-4分泌活性的检测
- 2005年
- 目的:了解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iIEL)白细胞介素 4(IL- 4)的分泌能力。方法:利用水浸限制刺激法诱发小鼠消化道溃疡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iIEL的IL -4分泌水平。结果:水浸限制刺激诱发消化道溃疡后 4d,iIELIL- 4分泌水平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IL- 4产生水平未见明显变化。IL- 4在溃疡早期愈合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并进一步证明iIEL分泌的Th1细胞因子在消化道溃疡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 方芳吕昌龙祁赞梅王庆辉那立新刘军吕超
-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4
- 回顾性对比分析经脐单切口三孔法与传统多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吕超
- 文献传递
- 乌贼墨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 吕昌龙赫生生阎建忠谢光临郭晓华钟建国吕超那立新曹雅明胡品良王群付国
- 该项目应用现代免疫学检测技术对乌贼墨的免疫调节作用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主要运用了ELISA技术、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技术、细胞杀伤技术、细胞集落形成检测技术、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技术、动物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免疫调节
- Ag85A DNA疫苗对肠上皮内淋巴细胞FasL mRNA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分析口服Ag85ADNA疫苗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减毒伤寒杆菌运载的Ag85ADNA疫苗经口免疫小鼠,检测iIEL和脾淋巴细胞FasLmRNA的表达。结果末次免疫后8d,Ag85ADNA质粒组小鼠iIELFasLmRNA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IELFasLmRNA平均表达水平以及3组脾淋巴细胞FasLmRNA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Ag85ADNA疫苗可以上调小鼠iIELFasLmRNA的表达,而对脾淋巴细胞未见有意义的影响。
- 王庆辉吕昌龙Azuma KALU吕超方芳李季
- 关键词:AG85ADNA疫苗肠上皮内淋巴细胞黏膜免疫
- 肠上皮淋巴细胞在消化道溃疡中生物活性的变化
- 吕昌龙刘北星祁赞梅刘军那立新吕超余宪王庆辉方芳曹雅明阎建忠刘冬妍胡品良翟玲
- 《肠上皮淋巴细胞在消化道溃疡中生物活性的变化》为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9600133。 肠上皮淋巴细胞(IEL)是存在于肠上皮间的一类特殊淋巴细胞,在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自上个世纪九...
- 关键词:
-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生物活性
- 乌贼墨诱生小鼠IFN-γ及调节LAK细胞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1年
- 为进一步研究乌贼墨对免疫功能的刺激作用 ,本文采用 ELISA技术和生物活性测定技术分别检测了经乌贼墨灌胃后小鼠血清中的 IFN- γ的水平和 L A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实验组小鼠 IFN- γ的水平于乌贼墨灌胃后 2 4 h开始升高 ,4 8h达高峰 ,72 h降至正常水平。L AK细胞杀伤活性也有明显增强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 ,差异显著 (P<0 .0 1)。
- 王群吕昌龙吕超刘军曹雅明阎建忠
- 关键词:IFN-RLAK细胞小鼠
- 约氏疟原虫感染血清对疟原虫配子体感染力作用机制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危机血清’介导疟原虫配子体对蚊感染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直接蚊血食实验 ,观察感染第 5天小鼠血清 (D5血清 )对配子体感染力的影响。利用ELISA和Griess反应实验 ,检测D5血清对感染小鼠血清中IFN γ、TNF α、IL 4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2 产生的影响。同时 ,检测了疟原虫寄生红细胞的提取物 (PRBC提取物 )诱导NO合成的能力。结果 :感染第 5天小鼠血液中的配子体向动合子的发育完全发生阻断。D5血清注入感染第 3天的小鼠体内后未见立即抑制配子体在蚊体内的发育 ,但 4h后 ,可促进宿主体内IFN γ增多 ,提高NO的表达 ,并抑制配子体的感染力。并且 ,PRBC提取物诱导感染小鼠脾细胞NO的合成。结论
- 曹雅明刘英杰吕超
-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