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丹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EZH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EZH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非生物素两步法检测HCC42例、癌旁组织42例、正常肝组织10例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7.71%(24/42)、16.67%(7/42)、10%(1/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P<0.01),且EZH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4.78,χ2=7.19,P<0.01)。EZH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EZH2异常表达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 危丹明 冯震博 李长新 陆海霞关键词:肝癌 EZH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EZH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EZH2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肝癌及癌旁组织EZH2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42例肝癌组织中检出26例EZH2mRNA,而在相应的42例癌旁组织中只检出12例,癌组织EZH2mRNA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42例肝癌组织中有25例呈EZH2蛋白表达阳性,相应的42例癌旁组织中只有9例呈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蛋白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取上述42例中的18例肝癌及癌旁组织做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8例肝癌及癌旁组织均有EZH2蛋白表达,癌组织EZH2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90±0.30和0.36±0.21,P<0.01)。EZH2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中,EZH2mRNA在低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而与肿瘤直径、肝内外转移无相关性。但EZH2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肝内外转移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EZH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EZH2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陆海霞 危丹明 冯震博关键词:肝细胞癌 EZH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本科临床病理专业医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科研在临床医学生的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病理教研室科研团队以本科病理专业医学生为教学对象,积极开展课外科研训练。通过建立针对病理专业医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培养体系,本团队在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基本科研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梁海薇 冯振博 李祖云 吕自力 黄兰姗 危丹明 庞玉艳 莫伟嘉 陈罡关键词:病理学 科研能力培养 siRNA干扰沉默EZH2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RNA(siRNA)干扰沉默靶基因EZH2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按照Lipofectamine2000使用说明分别瞬时转染EZH2 siRNA、荧光物FAM,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q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ZH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明显细胞减少;转染组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 EZH2 siRNA可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是一种潜在基因治疗新方法。 庞玉艳 冯震博 李佳 危丹明关键词:肝癌 EZH2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旨在探究我国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不足之处。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借助VOSviewer、CiteSpace等软件,整理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合作、关键词、机构合作等多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研究热点集中在CBL、MDT等教学方式和导师制、分层培养、亚专业病理培训等培养模式的研究上,仍存在研究影响力不够高、东西部地区文献发表量差异大、各研究机构之间缺少交流和合作等问题。 危丹明 戴文斌 郑锦花 曾思恩 韦花媚 陈罡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文献计量学分析 自学习惯及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学生自学习惯养成及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2个班学生共109人为研究对象,均在第五学期开设病理学理论及实验教学。我们将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两组,4班学生共54人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11班学生共55人选择采取自学实验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的期中考试的结果被用作评估教学效果的标准,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74. 94±1. 16)明显优于对照组(69. 94±2. 05)分,P=0. 03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病理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以及发散性思维,与如今一直沿用的传统病理教学方法相比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手段既开创了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新的教学形式,也发掘了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引导他们自己探索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邓云 陈罡 危丹明关键词:发散性思维 病理实验教学 病理学“P-BOPPPS-P”模式+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以“病毒性肺炎”为例 2025年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新兴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本科生病理学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本研究以“病毒性肺炎”为例,采用改良式BOPPPS,即P(pre-:课前自主预学)-BOPPPS(课中深度互动)-P(post-:课后拓展延伸)教学模式,结合智慧课堂及前沿医学知识、思政教育元素,对病理学课程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实践表明,“P-BOPPPS-P”教学模式的改革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及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质量与产学研成果的双重飞跃,具有深入研究和推广价值。 陈罡 罗嘉嫄 庞玉艳 危丹明 肖丽 梁海薇 黄婉英 柳亮 吕自力 蒋晓波关键词:病理学 智慧课堂 病毒性肺炎 EZH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种基因变异与HCC发生相关。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基因,是Polycom... 危丹明关键词:EZH2 肝细胞癌 RT-PCR 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m^(6)A修饰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据报道,2018年全球新增病例约841000例,死亡病例约781000例[2]。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HC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接近1[3]。目前,HCC潜在的分子发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4]。探索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HCC早期诊断、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黄伟健 李柳艳 曾达通 危丹明 熊丹丹关键词:肝细胞癌 自噬相关SLC24A1 mRNA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潜在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溶质载体24号家族1号成员(solute carrier family 24 member 1,SLC24A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是否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体外人胰腺癌细胞实验促进或抑制自噬,分别检测两组胰腺癌细胞株及对照组中SLC24A1的表达值,并绘制自噬促进或抑制组与对照组SLC24A1表达值的散点对比图;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 base,GEO)、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及基因型及基因表达量关联数据库(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联合分析SLC24A1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在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LC24A1在胰腺癌的差异性表达。结果SLC24A1 mRNA在胰腺癌细胞自噬促进后相对高表达,在胰腺癌细胞自噬受抑制后相对低表达。SLC24A1 mRNA在胰腺腺癌中显著高表达,SMD=0.276[0.002,0.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LC24A1 mRNA在胰腺癌中有较好的区分能力(曲线下面积=0.69[0.65,0.73],敏感度=73%[54%,87%],特异度=56%[37%,73%])。结论SLC24A1可能是诊断胰腺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作为胰腺癌治疗的潜在生物靶点。 何樟东 李建棣 党裔武 陈罡 危丹明关键词:胰腺癌 自噬 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