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杰

作品数:28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烧伤
  • 8篇创面
  • 6篇手术
  • 6篇面部
  • 5篇伤创
  • 5篇烧伤创面
  • 5篇生长因子受体
  • 5篇受体
  • 5篇表皮
  • 5篇表皮生长因子
  • 5篇表皮生长因子...
  • 5篇除皱
  • 4篇颜面
  • 4篇颜面部
  • 4篇受体基因
  • 4篇年轻化
  • 4篇年轻化手术
  • 4篇基因
  • 4篇基因表达
  • 4篇基因表达变化

机构

  • 23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刘静杰
  • 15篇隋志甫
  • 12篇谷廷敏
  • 11篇赵志力
  • 11篇朱敬民
  • 11篇郝天智
  • 9篇周智
  • 9篇温学辉
  • 9篇常冬青
  • 9篇鲁刚
  • 6篇高振辉
  • 6篇杨蓉娅
  • 6篇张华
  • 4篇扈文博
  • 3篇柴家科
  • 2篇胡森
  • 2篇陈帅
  • 2篇吴焱秋
  • 2篇李广元
  • 2篇董宁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2010中华...
  • 1篇第五届中国美...
  • 1篇首届两岸四地...
  • 1篇首届全球华人...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2年烧...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烧伤总面积31%-70%,Ⅲ度烧伤面积〉11%的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均自烧伤后第1天开始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试验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加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分别于营养治疗前、烧伤后第1、3、7、10、14、21天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每日氮平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烧伤后第14、21天.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烧伤后第10天起,试验组的氮平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能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氮平衡,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郝天智朱敬民扈文博张华高振辉温学辉刘静杰周智鲁刚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烧伤
颜面部年轻化手术体会被引量:6
2007年
谷廷敏隋志甫刘静杰赵志力常冬青杨蓉娅
关键词:年轻化手术面部
下肢开放复杂伤口与创面的修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多种原因造成的下肢开放复杂伤口与创面的修复。方法应用皮瓣、肌皮瓣、大网膜移植等方法,对155例下肢复杂伤口与创面进行修复。结果一次手术愈合率为50%;两次手术愈合率为14.8%;三次手术愈合率为7.7%。结论皮瓣、肌皮瓣以及大网膜移植,可以有效修复多种原因造成的下肢复杂伤口与创面。
朱敬民郝天智鲁刚周智随志甫刘静杰屠晓军罗金超范宝玉陈传功种亚林
关键词:下肢软组织损伤外科皮瓣网膜
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myc三种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为探讨烧伤创面愈合机理,了解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们对25例病人烧伤创面的不同部位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在烧伤创面肉芽中心部(肉芽中心部)、肉芽与愈合皮肤的交界部(创面交界部)、愈合皮肤部位(创面愈合部)和自身正常皮肤对照部位内表达强度和分布的特点。结果同一部位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和C-myc基因在交界部表达最强;烧伤创面中心部位表达次之,烧伤创面愈合部位表达较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在创面中心部位表达较强,在表达交界部次之;在创面愈合部表达较弱;正常皮肤对照部位三种基因表达不明显。结论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在烧伤创面内有明显的规律性表达,表达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
谷廷敏谷阳隋志甫刘静杰赵志力
关键词: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C-MYC原癌基因
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myc三种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探讨烧伤创面愈合机理,了解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们对28例病人烧伤创面的不同部位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
谷廷敏赵志力隋志甫常冬青刘静杰
关键词: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文献传递
颜面部皮肤提紧年轻化手术的体会
目的: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应用面部除皱方法的适应症及应用特点。 方法:对既往所开展的面部除皱术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比较,探讨手术效果和术后有关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经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人均有较好的...
谷廷敏隋志甫刘静杰赵志力常冬青杨蓉娅
关键词:面部除皱术适应症术后恢复
文献传递
纳米银/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及抗菌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含纳米银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脱细胞真皮基质无抗菌活性的缺点;通过各种方法评价新型复合敷料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倍比稀释法和基内接种法测定纳米银溶液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将脱细胞真皮基质浸渍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中一定时间,制备出含不同浓度纳米银的复合敷料;通过Kirby-Baucer方法比较不同浓度浸渍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抑菌效果。结果纳米银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是8mg/L,最低杀菌浓度是64mg/L;纳米银溶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8mg/L,最低杀菌浓度是32mg/L。浸渍吸附法制备出含有不同浓度纳米银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纳米银/脱细胞真皮基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结论纳米银/脱细胞真皮基质拥有良好的抗菌和杀菌效果,可望成为具有抗菌活性的生物敷料。
许聪郝天智温学辉刘静杰张华鲁刚周智陈帅高振辉
关键词:纳米银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敷料
巨大剔骨肌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总结巨大剔骨皮瓣修复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的临床价值和经验。方法在保留肢体软组织的情况下,手术高位截断肱骨、股骨或行髋关节、肩关节离断术,形成血供丰富的巨大剔骨肌皮瓣,用于修复肿瘤术后放射治疗、躯干恶性肿瘤切除后以及高压电烧伤形成的危及生命的巨大难治性创面。结果7例巨大剔骨肌皮瓣血运良好全部成活,术后创面得到有效覆盖,疼痛明显减轻,全身情况好转,生存质量提高。7例中4例治愈,3例最终因原发肿瘤转移或并发症死亡。结论应用肢体巨大剔骨肌皮瓣能有效覆盖和修复巨大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经过慎重选择手术指征的病例不失为牺牲局部保存整体的有效选择。
郝天智朱敬民鲁刚周智刘静杰隋志甫温学辉
关键词:肌皮瓣肿瘤
面部除皱手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应用面部除皱方法的适应症及应用特点。 方法:对既往所开展的面部除皱术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比较,探讨手术效果和术后有关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经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人均有较好的...
谷廷敏赵志力隋志甫刘静杰常冬青李广元杨蓉娅
关键词:面部老化除皱手术适应症
文献传递
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myc三种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探讨烧伤创面愈合机理,了解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们对28例病人烧伤创面的不同部位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
谷廷敏赵志力隋志甫常冬青刘静杰
关键词: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C-MYC原癌基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