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衡秋

作品数:25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地质
  • 7篇虎跳峡
  • 6篇煤层
  • 4篇斜坡
  • 4篇滑坡
  • 3篇地质灾害
  • 3篇顶板
  • 3篇煤田
  • 3篇模糊综合评判
  • 3篇淮南煤田
  • 2篇顶板稳定
  • 2篇顶板稳定性
  • 2篇堆积体
  • 2篇灾害危险性
  • 2篇松散堆积体
  • 2篇斜坡变形
  • 2篇煤层顶板
  • 2篇滑坡稳定性
  • 2篇滑坡稳定性评...
  • 2篇工程地质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北京市勘察设...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国家电力公司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电力工程...
  • 2篇北京市交通委...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作者

  • 25篇刘衡秋
  • 11篇胡瑞林
  • 7篇曾如意
  • 7篇谭儒蛟
  • 5篇刘钦甫
  • 3篇陈国华
  • 3篇周宏磊
  • 3篇朱志刚
  • 2篇彭苏萍
  • 2篇付正
  • 2篇孟召平
  • 2篇朱国祥
  • 1篇李志祥
  • 1篇张景飞
  • 1篇张玉德
  • 1篇王艳萍
  • 1篇王永杰
  • 1篇陈剑
  • 1篇殷文彦
  • 1篇徐文杰

传媒

  • 4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七届全国工...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沙江虎跳峡河段岸坡变形破坏的相关动力因子研究
河谷岸坡的变形与破坏是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一动力地质作用对于岸坡变形失稳的贡献程度不同,造成岸坡变形破坏频率和规模的空间差异。金沙江虎跳峡地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十分显著,岸坡变形破坏体的空间分布具有鲜明的地...
刘衡秋胡瑞林谭儒蛟王艳萍曾如意
文献传递
滑坡和崩塌监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程序的研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介绍了一套滑坡、崩塌监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程序的主要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并采用该程序对某滑坡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朱国祥周宏磊陈国华刘衡秋
关键词:监测数据
三峡库区万州驸马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分析
基于驸马滑坡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周界、滑体与滑带的物质结构特征,滑坡变形迹象等,深入分析了驸马滑坡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驸马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后期演变趋势,为其后进行滑坡稳定性研究及治理方案优化设计...
刘衡秋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
文献传递
煤层及其顶板稳定性定量评价和预测研究
煤层及其顶板稳定性是一个由多因素影响的、具有非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问题,该文以沉积环境分析为出发点,查明影响煤层及其顶板稳定性的地质因素;通过评价的指标优化选择,采用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适合于高产高...
刘衡秋
关键词:煤层稳定性顶板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
云南虎跳峡两家人松散堆积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9
2005年
两家人松散堆积体位于金沙江中虎跳峡左岸,为第四纪岩土体混杂堆积体,规模巨大,结构无序,透水性 强。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对比分析,揭示了该松散堆积体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认为两家人堆积体成因具 有复合性,是一种由滑坡、崩塌和崩坡积多期次形成的复合地质体,为典型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产物。最后对松 散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表明两家人堆积体整体式破坏可能性不大,局部性质脆弱,在地震、降雨和人
刘衡秋胡瑞林曾如意
关键词:虎跳峡
淮南煤田开采条件及其综采适应性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大量的钻孔资料,在对淮南煤田13-1号煤层形成环境、厚度变化规律、夹矸发育情况、顶底板条件等研究基础上,对煤层综采适应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3-1号煤层由西北向东南综采适应性程度逐渐增高,与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相吻合。煤层厚度越大,变异系数越小,越有利于综采;反之,煤层越薄,变异系数越大,越不利于综采。
刘衡秋刘钦甫张景飞
关键词:煤层煤厚变化
滑坡的易滑度分区及其概率预报模式被引量:33
2005年
滑坡的发生主要由地形、地质和降雨三方面因素决定。基于区域地质-气象耦合分析的思路,有可能提高区域性滑坡的预报精度。首先通过将降雨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滑坡概率预报模式,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提出利用最大24h雨强和前15d实效降雨量作为滑坡灾害发生的短期预报判据;然后以重庆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岩性组合、地形坡度、边坡形态、岩体结构和水文地质五大因素及其21种状态为预测变量,利用信息量法进行了易滑度的分区;最后,对概率预报滑坡的可行性进行了实例分析和探讨。
陈剑杨志法刘衡秋
关键词:工程地质滑坡降雨信息量法
淮南煤田第四含煤段砂体的演化特征及对煤层厚度的控制被引量:4
2005年
讨论了淮南煤田第四含煤段砂体的演化特征及其对 13- 1煤层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煤层底板砂体展布型式变化较大 ,继承性较差 ,反映出网状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发育特点 ;顶板分流河道沉积作用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 ,岩体演化具有较好的继承性 ;在靠近煤层发育的时期内 ,底板砂岩和煤层空间分布呈现互为消长的关系 ,而在顶板砂体发育的早期 。
刘衡秋刘钦甫彭苏萍谭儒蛟付正
关键词:砂岩煤层厚度淮南煤田
金沙江虎跳峡河段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地质环境被引量:2
2007年
文章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虎跳峡河段岸坡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斜坡变形破坏体的主要类型、规模、数量、空间分布及与基本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区内斜坡变形与破坏主要表现为斜坡变形体、滑坡体和崩塌体三种类型,并以大中型规模最为发育;其发生明显受地层岩性、河谷地貌、斜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等环境要素的控制,从而在河谷不同区段呈现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
刘衡秋胡瑞林
关键词:金沙江地质环境
云南虎跳峡大塘子松散堆积体滑坡形成演化机制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大塘子滑坡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第四纪崩坡积松散堆积体滑坡.从滑坡的发育特征调查和资料收集入手,研究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演化机制,分析认为降雨和地震联合作用诱发滑坡的产生,且滑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形成过程经历"碎石体堆积-自然休止状态-显著滑动"3个演化阶段,存在再次滑动的可能性,其周期长短主要受降雨强度和地震活动的影响.这一结果对于合理部署区域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刘衡秋胡瑞林周宏磊朱志刚
关键词:虎跳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