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博
-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品种冬小麦再生生长对刈割干扰的响应被引量:9
- 2014年
- 为探究不同熟性冬小麦品种库源分配对刈割的响应,在温室控制条件下,选取陇东地区常用的中熟(‘宁麦5号’和‘陇育4号’)和晚熟(‘西峰27号’和‘陇育1号’)冬小麦品种,测定不同品种冬小麦不刈割(对照)以及分蘖期刈割(留茬2 cm)后再生生长早期叶面积指数,花期和成熟期的物质分配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冬小麦刈割再生后的叶面积指数、光合产物分配均有所不同。刈割后再生生长早期,4个品种叶面积指数较未刈割均显著下降;再生至花期中熟品种‘宁麦5号’和‘陇育4号’的叶面积指数仍显著降低27%和17%,晚熟品种‘西峰27号’略降低6%,‘陇育1号’则上升7%。中熟品种‘宁麦5号’和‘陇育4号’再生至花期地上生物量降低18%和11%,晚熟品种‘陇育1号’上升13%;各品种再生至花期地下生物量较未刈割均呈下降趋势,并且中熟品种的下降幅度小于晚熟品种,但晚熟品种在成熟期出现增加趋势,‘陇育1号’显著增加26%。再生至花期中熟品种各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降低,而晚熟品种‘陇育1号’各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2%~12%。可见晚熟品种‘陇育1号’再生至花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向叶、穗分配增加,资源再分配、源库协调能力强,为后期籽粒产量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较中熟品种更适于在分蘖期利用青饲草、成熟期收获籽粒的利用方式。
- 王丹丹田莉华沈禹颖刘渊博
- 关键词:粮饲兼用叶面积指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刈割冬小麦
- 油菜━冬小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的粮饲兼用性能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探究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轮作下冬小麦的粮饲兼用性能,在黄土高原塬区,对油菜后茬冬小麦(BW)和休闲后冬小麦(FW)系统中冬小麦‘陇育216’分别进行冬季刈割(Cut1)、春季刈割(Cut2)和不刈割(Uncut)处理,测定了冬小麦生育期水分状况、刈割所得饲草产量和品质以及收获期籽粒产量等。结果表明,1)BW轮作条件下,两次刈割处理下所得饲草产量均高于FW,但处理间饲草的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BW轮作条件下,Cut2所得饲草产量极显著高于Cut1(P<0.01),且Cut1和Cut2所得饲草粗蛋白含量均高于20%,相对饲喂价值高于151%,但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家畜的日常需求。2)与FW相比,BW轮作条件下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均减少,尤其Cut2导致显著减产20.9%(P<0.05),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减少;BW系统中,Cut1和Cut2籽粒产量均低于Uncut,但无显著差异,且Cut1减产程度大于Cut2。油菜-冬小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粮饲兼用可提供大量优质饲草,而籽粒减产不显著,增加了系统产出,且冬小麦作为饲草利用最佳时间为春季。
- 刘渊博田莉华张清平沈禹颖
- 关键词:轮作粮饲兼用营养价值
- 饲用油菜—冬小麦轮作系统生产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黄土高原传统的麦后夏季闲置制度不仅造成降水资源、光热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还因土地裸露引致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将饲用油菜新品种饲油1号(Brassica campestris)引入黄土高原农区,接冬...
- 刘渊博
-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 文献传递
- 刈割对冬小麦再生积温需求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对黄土高原塬区冬小麦‘陇育216’于分蘖期、拔节期及孕穗期进行刈割处理,以不刈割为对照,测定冬小麦再生生长发育的积温需求及籽粒产量及其品质,探究刈割利用时间对冬小麦再生生长积温需求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蘖中期(6个分蘖)前刈割利用,小麦再生各阶段的有效积温需求较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收获小麦青干草0.9~1.5t/hm2的同时,能保证籽粒、秸秆产量及其品质较对照均无显著下降;分蘖期后期(9个分蘖)及其后刈割利用,拔节至开花及成熟期的有效积温需求显著减少,尽管较分蘖期可多收获60%的青干草,但籽粒、秸秆产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2)通径分析发现,刈割主要通过降低再生植株高度及减少单位面积穗数而导致冬小麦籽粒减产。研究表明,为维持冬小麦再生生长节律、籽粒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稳定,冬小麦刈割利用的时期应不迟于分蘖中期(6个分蘖)。
- 田莉华张清平蒋海亮刘渊博沈禹颖
- 关键词:冬小麦刈割积温籽粒产量
- 黄土高原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3
- 2015年
- 一年生饲草作物是补充黄土高原地区冬春季家畜饲草供应的重要来源,而水分利用效率是评价饲草作物适应区域气候环境的重要表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甘肃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9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玉米(Zea may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大豆(Glycine max)、谷子(Setaria italica)、糜子(Panicum miliace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燕麦(Avena sativa)和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饲草干物质产量土壤水分亏缺值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除苏丹草外,其余8种饲草作物的土壤水分亏缺值均呈现"V"型。出苗后6周,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出苗后15周,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饲草作物,而谷子和糜子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幅比其他饲草作物小。在春播条件下,9种一年生饲草作物中,可优先选择玉米、春小麦、谷子和糜子。
- 张清平田莉华刘渊博蒋海亮沈禹颖
- 关键词:春播利用效率黄土高原
-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一年生饲草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25
- 2014年
-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物质产量、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陇东黄土高原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的生产性能进行了量化评估。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生产性能的加权关联度排序与等权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加权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排序为玉米>春小麦>苏丹草>糜子>谷子>大豆>燕麦>箭筈豌豆>豌豆,等权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排序为玉米>苏丹草>春小麦>糜子>谷子>大豆>燕麦>箭筈豌豆>豌豆。
- 张清平田莉华蒋海亮刘渊博沈禹颖
- 关键词:灰色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 陇东旱塬冬小麦复种饲草轮作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被引量:11
- 2017年
- 在陇东黄土高原大田条件下,连续2年研究了冬小麦-饲草复种轮作系统的干物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研究采用的处理有:休闲-冬小麦-箭筈豌豆-冬小麦(F-W-V-W),休闲-冬小麦-饲用油菜-冬小麦(F-W-R-W),饲用油菜-冬小麦-箭筈豌豆-冬小麦(R-W-V-W)和饲用油菜-冬小麦-饲用油菜-冬小麦(R-W-R-W)。结果表明:麦茬复种饲草可比麦茬休闲提高系统生产力27%,蛋白质产量增加1100kg/hm^2,同时对后茬冬小麦产量无影响。R-W-R-W模式下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蛋白质水分利用效率均最优,分别为30.68t/hm^2、3.25t/hm^2、7.80kg/(mm·hm^2)和0.92kg/(mm·hm^2)(P<0.05)。复种饲用油菜较箭筈豌豆产量高,有效利用了麦茬后降雨量,但箭筈豌豆粗蛋白含量较饲用油菜高22.4%,因此确定麦茬复种模式则需权衡干物质产量与蛋白质产量的需求。
- 邓建强梁志婷刘渊博王自奎沈禹颖
- 关键词:麦茬复种饲草干物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