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莹 作品数:23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两种林下参各部位皂苷的组成成分 被引量:4 2018年 对两种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等各部位皂苷组成与分布进行研究。利用正丁醇萃取法提取总皂苷,桓仁产的15年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的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7.68%、3.47%、6.48%;抚松产的25年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的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6.67%、2.88%、4.93%;两种林下参芦头中总皂苷质量分数是主根总皂苷质量分数的2倍。经TLC和HPLC检测,25年林下参芦头与主根中Rb1、Rg1、Re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总皂苷的54%、52%,须根中Rb1、Rc、Rg1、Re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52%;15年林下参芦头中Rb1、Rg1、Re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48%,主根和须根中Re、Rb1、Rc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总皂苷的40%、45%。从两种林下参中检测到8种高活性稀有皂苷20(S)-Rg2、20(S)-Rh1、20(R)-Rh1、20(R)-Rg3、20(S)-Rh2、20(R)-Rh2、Rk2、Rh3。林下参各部位中人参主要皂苷及主根中稀有皂苷的质量分数,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但芦头和须根中稀有皂苷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减少。 苏欣然 刘春莹 王越 鱼红闪 金凤燮关键词:林下参 人参皂苷 双亚基丹酚酸酯酶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生物转化 2016年 为了实现丹酚酸酯酶的外源性表达,利用了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两种表达系统,原核大肠杆菌采用p ET 28a和p ET 32a构建表达载体,并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分别诱导表达和共表达;真核毕赤酵母采用p PIC9K构建共表达载体,对重组毕赤酵母进行诱导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均能诱导表达出丹酚酸酯酶,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但未显示出该酶活力。毕赤酵母系统可使蛋白分泌性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丹酚酸酯酶活力,但表达量不高。说明大肠杆菌系统体系更为适合大量表达丹酚酸酯酶,由此提供了一种该酶的外源表达方法。 程妍 刘春莹 李泰厚 鱼红闪关键词:毕赤酵母 克隆表达 原人参二醇类皂苷(PPD)在酶反应中转化动态及其产物稀有皂苷的制备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了生物转化低成本制备人参稀有皂苷,利用Aspergillus g.848菌的粗酶与市售的原人参二醇类皂苷(PPD)混合皂苷反应,制备人参稀有皂苷C-K、C-Mc、F_2单体和4种异构体的Rh2组皂苷。方法酶与PPD皂苷反应,生成稀有皂苷;用HPLC法测定PPD皂苷原料和产物皂苷的组成,用硅胶柱法分离产物中的单体皂苷,用NMR法确认产物单体皂苷结构;用UPLC-MS法确认产物Rh2组。结果原料PPD中含有人参皂苷Rb_1、Rd、Rb_2、Rc和4种异构体的人参皂苷Rg3组;酶反应时,若生产以F_2为主的皂苷时,最佳反应时间为1.5~2.0h;若生产以C-K为主的皂苷时,反应时间为24.0~30.0h;若生产以Rh2组为主的皂苷时,反应6.0~12.0h时,Rg_3组产量低而Rh_2组产量高。以C-K为主的皂苷生产中,从30 g的PPD皂苷酶反应得到20 g产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8.16 g的C-K、1.01 g的C-Mc、0.45 g的F_2单体和0.19 g的Rh_2组皂苷,并以NMR和UPLC-MS法核对了其结构。结论 PPD皂苷经酶转化成功地制备了高活性C-K、C-Mc、F_2和Rh_2组皂苷。 彭婕 刘春莹 陈双 鱼红闪 金凤燮人参皂苷酶Ⅲ型转化制备人参稀有皂苷Gyp17和Gyp75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高效制备稀有人参皂苷Gyp17和Gyp75,利用大肠杆菌克隆表达人参皂苷酶Ⅲ型酶,转化低活性人参皂苷Rb1,制备稀有人参皂苷Gyp17和Gyp75。结果表明,将20 g/L的Rb1皂苷在37℃酶反应24 h,4 g Rb1底物制备了3.1 g稀有皂苷Gyp17,其摩尔得率为90.8%。5 g/L的皂苷Rb1在37℃酶反应60 h,4 g Rb1底物制备了2.1 g Gyp75单体和0.45 g Gyp17单体,其摩尔得率分别为74.2%和13.1%。经HPLC检测,所得到Gyp75和Gyp17皂苷单体纯度均在90%以上。该研究为人参稀有皂苷Gyp17和Gyp75的产业化提供依据。 庄子瑜 刘春莹 刘春莹 李鹏飞 李鹏飞 徐龙权关键词:生物转化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20(R)-25-OH-Rg3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和结晶法,从人参皂苷酶转化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未知人参皂苷,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10g人参皂苷酶转化产物,分离纯化得到该人参皂苷单体0.25g。经HPLC检测,其纯度达99.7%。核磁共振检测结果表明,该人参皂苷单体为12β,20(R),25-trihydroxydammar-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命名为20(R)-25-OH-Rg3。 杨佳美 刘春莹 金凤燮 鱼红闪关键词:人参皂苷 分离纯化 制备色谱技术对人参皂苷Rg2(组)的分离效果 被引量:4 2013年 人参皂苷Rg2(组)是红参中含有的稀有皂苷,由20(S)-Rg2、20(R)-Rg2、Rg6及Rg4等4种异构体组成。本实验采用制备色谱技术对4种混合皂苷进行分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产品进行检测分析。从50mg Rg2(组)皂苷中获得20(S)-Rg2、20(R)-Rg2、Rg6及Rg4等4种皂苷分别为2.6、2.8、1.5及3.9mg,纯度分别为95.3%、96.4%、96.3%及98.3%。 刘飞 王东明 刘春莹 左佳敏 张玉苍 金凤燮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分离 一种霉菌产的人参皂苷酶水解Rb_1和Rb_2皂苷糖基的机理 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TLC法确定了一种霉菌产的特异人参皂苷酶水解Rb1和Rb2人参皂苷糖基的机理。结果表明,水解人参皂苷Rb1和Rb2的糖基种类和位置不同。水解Rb1皂苷时,先水解其20-O-β-(1→6)-葡萄糖苷键生成Rd,再依次水解Rd上2个3-O-β-(1→2)-葡萄糖苷键生成F2及终产物C-K;但在水解Rb2时,先水解其3-O-β-(1→2)-葡萄糖苷键生成C—O,再依次水解3-O-β-(1→2)-葡萄糖苷键和20-O-α-(1→6)-阿拉伯糖苷键生成C-Y和C-K。 张天杨 刘春莹 鱼红闪 金凤燮关键词:人参皂苷RB1 薄层层析法 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金凤燮 鱼红闪 孙长凯 芦明春 刘春莹 张春枝 徐龙权关键词:天然活性成分 生物转化 六糖基白头翁皂苷的酶法降解及其产物鉴定 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酶法降解六糖基白头翁皂苷,结合硅胶柱层析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白头翁总皂苷经氯仿-甲醇洗脱,得到白头翁皂苷化合物1(六糖基白头翁皂苷);利用酶法转化白头翁皂苷化合物1,产物经氯仿-甲醇洗脱,得到白头翁皂苷化合物2。分离得到的两个化合物经HPLC检测纯度达到95%。利用核磁共振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白头翁皂苷化合物1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即六糖基白头翁皂苷),白头翁皂苷化合物2结构为常春藤皂苷元3-O-L-吡喃鼠李糖基-(1→2)-L-吡喃阿拉伯糖苷。 李妍 刘春莹 金凤燮 鱼红闪关键词:酶降解 核磁共振 酶反应产物中人参稀有皂苷F_2与C-Mc的分离 被引量:3 2014年 原人参二醇类皂苷混合物经人参皂苷酶生物转化后可生成F2、C-Mc等7~10种稀有人参皂苷。天然人参中不含人参皂苷C-Mc,且F2的含量极低。在生物转化所得的人参二醇类皂苷酶反应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稀有人参皂苷F2与C-Mc,并进行HPLC检测。反应后得到粗产品40g,经脱糖脱色和硅胶柱分离后,成功得到稀有人参皂苷F23.49g,纯度为98.2%,得率8.72%;得到C-Mc 0.70g,纯度为82.2%,得率为1.80%。成功分离出了F2和C-Mc制品,建立了初步的分离制备方法。 李永淳 刘春莹 鱼红闪 金凤燮关键词:生物转化 硅胶柱层析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