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林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达拉奉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海人酸(KA)致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60±20g,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sham)(n=6):右侧海马CA3区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2模型组(KA)(n=12):右侧海马CA3区注入KA 4μg·kg-1(4μg·μl-1);3依达拉奉组(n=12):右侧海马CA3区注入KA 4μg·kg-1(4μg/μl);术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10mg·kg-1·d-1,直到处死的时间点为止。以上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8w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检测。结果各实验组间大鼠24h各时段定位航行试验(PNT)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别(P>0.05);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在8w时开始的PNT中,大鼠各个时段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依达拉奉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在造模后24h开始的空间探索试验(SPT)中,原平台象限内的游泳时间、穿环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发作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8w的SPT,与假手术组相比,原平台象限内的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环数明显减少(P<0.05)。依达拉奉组和模型组相比,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内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穿环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反复的慢性痫性发作可引起认知功能减退,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表现,依达拉奉可部分改善由于癫痫发作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 刘惠卿孟丽冯荣芳张志英岳月红尹楠刘昌林郭宗成
- 关键词:癫痫海人酸依达拉奉水迷宫实验
-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对染铅大鼠学习记忆的增强作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染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健康两月龄SD大鼠6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染铅1组(20只),染铅2组(20只),染铅组饮用0.2%醋酸铅去离子水,对照组仅饮用去离子 水,三个月后,染铅2组腹腔注射GM1 50mg/kg,对照组和染铅1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为14天,观察各组体重及 活动状态,以改良的Y-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分辨学习能力和记忆保存能力。结果:染铅组大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学 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腹腔注射GM1后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结论: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增强染铅大鼠的 学习记忆能力。
- 魏慈李玲胡云霞刘昌林郭宗成
- 关键词:铅暴露神经节苷脂记忆
- 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是临床特征为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起始部自发性和进展性狭窄或闭塞的一种脑血管病,血管造影显示为颅底异常增生的血管网,好像飘散在空气中的雪茄烟雾,临床表现为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MMD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从常见并发疾病为出发点探讨其发生机制。 MMD 常合并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镰状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Dow n 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 MMD 并发 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 )的现象在成年女性中常见[2]。自身免疫性疾病与 MMD 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因此免疫机制可能是 MMD 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现报告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 APS 的 MMD 患者。
- 岳月红赵永波肖向建齐亚超刘昌林刘惠卿郭宗成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磷脂综合征烟雾病文献复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MOYAMOYA
- 部分性癫痫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部分性癫痫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癫痫门诊就诊并确诊为部分性癫痫患儿父亲和(或...
- 刘惠卿刘昌林岳月红段瑞生尹楠邢星牛会丛郭宗成
- 关键词:部分性癫痫患儿家长
- 文献传递
- 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
- 2015年
- 患者,女,45岁,右利手。以糖尿病高渗性昏迷2 h于2014年1月20日入院。查体:浅昏迷,Glasgow评分(GCS)〈7分,双瞳孔直径2.5 mm,对光反应灵敏。查血糖30.5 mmol/L,CT未见异常。核磁共振DWI示左额叶片状高信号影。予以降糖、扩容稀释及降纤改善微循环治疗。发病后72 h复查CT:左额叶腔隙性梗死。病后5 d清醒,可说话,但口音南发病前的当地方言变为普通话,说话节奏缓慢、不流畅且缺乏感情色彩。15 d后出院时仍说普通话,语言清楚流畅,问答切题,右侧肢体轻瘫。
- 刘昌林段瑞生岳月红刘慧卿
- 关键词:外地口音综合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 柯萨奇病毒致多发性硬化MRI与PCR研究
- 1998年
-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一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发现柯萨奇病毒RNA阳性,从而为该病的病因学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吕佩源赵宝华张和振郭振华刘昌林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柯萨奇病毒聚合酶链反应磁共振
-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特征与认知损害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临床特征、认知功能和磁共振成像特征,探讨SIVD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I)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依据Erkinjuntti提出的磁共振影像学(MRI)诊断标准确定SIVD患者53例,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行头部扫描。应用半自动MRI定量方法测定其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记录LI数量,分析LI数量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结果53例SIVD患者以假球麻痹症状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最为常见,分别为18.9%(10/53)和37.7%(20/53)。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WMH体积呈正相关(r=0.518,P%0.05),简易智能量表(MMSE)得分与WMH体积呈负相关(r=-0.514,P〈0.05),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仅年龄与WMH体积呈正相关(r=0.400,P=0.004)。控制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时间影响因素前后,LI数量和WMH体积均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456,-0.514,-0.385,-0.382;均P〈0.05)。受教育时间与MMSE得分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518,P〈0.001)。结论年龄可能不是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LI数量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均为SIVD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LI数量增加、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预示认知功能损害的恶化。
- 王贺波吕佩源郭宗成王天俊张和振刘昌林靳玮冯亚青李玲赵大卫王建华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梗塞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MBP、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MB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15 d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检测2组患者血清MBP和S100β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MBP、S100β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下调MBP、S100β有关。
- 段瑞生刘昌林李燕肖向建齐亚超刘慧卿郭宗成郞静芳
-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降纤酶进展性卒中MBPS100Β
- 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卡配因I-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通路的影响
- 王天俊吕佩源郎静芳张和振靳玮王贺波尹昱梁翠萍刘昌林郭宗成
-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总体思路: 海马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结构,同时亦为脑缺血选择性易损区,并常因此而导致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和VD。因此,本研究内容围绕海马展开,分三部分:第一,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三次缺血-再灌注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理学血管性痴呆多奈哌齐
- 穹隆柱脑梗死一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患暂女性,69岁,城镇居民,小学文化。主因记忆力减退1周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忘记哪件衣服洗过,哪件没洗过,输液后否认自己曾输液,无哭闹、打骂等精神症状,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不利,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起病前无明确上感、
- 肖向建齐亚超段瑞生岳月红刘昌林刘惠卿
- 关键词:记忆力减退穹隆肢体活动障碍反应迟钝精神症状言语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