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明
- 作品数:72 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中美经贸摩擦的成因与对策:基于贸易预期理论的视角被引量:7
- 2019年
- 在贸易关系中,一国的贸易预期会直接影响其对他国的贸易政策。当一国对未来贸易环境持正面预期时,会倾向于与当前的贸易伙伴维持和平相处状态;反之,当其对未来贸易环境持负面预期时,就可能主动挑起贸易争端。对华贸易的负面预期是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的主要动因,这一负面预期的产生是内生因素和外在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贸易逆差扩大、美国的保守主义氛围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体制的认知偏差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负面预期的内生因素。东南亚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和朝鲜问题则作为外在因素加剧了美国对华贸易负面预期。经贸摩擦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最终结果将是两败俱伤,中国应力求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积极引导美国形成对华贸易的正面预期,避免“两伤”局面的出现。
- 李波刘昌明
- 关键词:经贸摩擦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到外交话语权被引量:25
- 2019年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系统性总结和升华,其"发展导向"与"多元包容"特征推动着中国国际话语空间的拓展,而提出的源发性观点与引领型概念也有助于改善中国国际话语不足的状态。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在对外传播与外交实践中也面临着话语表达强度与国际话语传播效果不匹配、话语表达导向与话语认知结果存在偏差、中国学者在国际平台话语不足等困境。对此,中国需要通过理性认知西方国家话语反制的必然性、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话语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建构等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的转化。
- 刘昌明杨慧
- 关键词:外交话语
-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反响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4
- 2015年
- "一带一路"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在与国际体系互动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后的战略选择。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力图将自身的经济实力转变成国际影响力,争取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积极构建负责任大国及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基于各种不同的反应,中国应该在风险评估和正确认识资本竞争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本国立场,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之策。
- 刘昌明孙云飞
- 关键词:一带一路
- 世纪之交美国的“新经济”走势被引量:2
- 1999年
- 美国经济自1990~1991年短暂萧条后,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时期,尤其从1996年起,其经济增长更为强劲。对此,美国决策部门及经济学术界都以“新经济”一词来表明其国家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特征关于美国“新经济”的概念,...
- 刘昌明
- 关键词:美国经济克林顿政府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 世纪之交的美国对朝政策及美朝关系走向被引量:3
- 2000年
- 冷战结束后 ,美国从其国家安全战略需要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出发 ,欲将朝鲜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 ,因而对朝调整外交政策 ,实施以“全面接触”为主流、以“遏制”“威胁”为辅助手段的“两手”政策。美国对朝外交政策的实施 ,使美朝关系在 90年代末出现了缓和的趋向 ,尽管仍存在驻韩美军、朝鲜核发展等问题 ,但美朝关系缓和的势头已不可逆转。
- 刘昌明
- 关键词:美朝关系
- 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被引量:10
- 2005年
- 政治认同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迅猛推进的当代全球化不,断改变着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政治思维方式,瓦解着传统的社会基础,导致许多国家政治认同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这就需要在发展统一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以民族主义为其价值内核,重构政治认同,以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
- 刘昌明
- 关键词:政治认同
-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中亚能源互联网建设:机遇、挑战与政策建议被引量:5
- 2018年
- 地缘环境是影响对外投资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中亚能源互联网建设面临着地缘环境的二元格局。在地缘经济视域下,具有中国正成为中亚地缘经济环境演变的重要变量、中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中亚国家的共识和目标等有助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地缘经济因素。但从地缘政治视角看,却存在着全球实力格局转换所引发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地区国家间领导权争夺、国家内部政治和安全局势不稳固等地缘政治阻力。鉴于地缘经济助力与地缘政治阻力并存的现状,中国-中亚能源互联网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寻求域外力量的包容,更要实现与现有地区合作架构的兼容,分步骤、分阶段推进项目建设,审慎规避风险,积极利用地缘经济的有利因素,规避地缘政治冲突和博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刘昌明杨慧刘洪正
- 关键词:地缘政治地缘经济
- 安全公共产品供求矛盾与东亚安全困境被引量:13
- 2014年
- 二战后,美国以建立双边同盟体系的方式向东亚地区供给安全公共产品,以此构筑了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东亚力量结构加快调整,一方面使东亚国家对安全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因日益"私物化"而难以满足地区的安全需求,由此导致该地区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满足地区安全需求和避免中美两种安全产品恶性竞争的基础上,应扮演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既要向东亚提供新的安全观念,也要主导建立集体安全合作机制,以缓解地区安全困境,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 刘昌明孙云飞
- 从日美安保体制看日本防卫战略的演变被引量:1
- 2003年
- 近年来,日本防卫战略逐步实现了从"本土防御型"向"对外干预型"的重大转变。从日美安保体制的角度加以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战后日本防卫战略转变的酝酿、策划和实施的阶段正好与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重构和加强的历程相吻合,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国内因素固然是促使日本防卫战略发生蜕变的根本原因,但日美安保体制也是纵容日本走向军事大国道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刘昌明孔祥敏
- 关键词:防卫战略日美安保体制
- 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NGO)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使相关国家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区域内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法律制度不完善、生物保护专家缺乏等原因,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陷入困境。一些大型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NGO)通过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和施加压力等方式,参与到 GMS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 刘昌明段艳文
- 关键词:GMS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