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鲁
- 作品数:61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黑格尔绝对理念的历史地位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绝对理念”的本质规定和概念性内容,并分别考察了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概念的具体用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绝对理念”和客观事物和人的思维的关系,并从总体上评价了“绝对理念”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代启发意义.
- 刘敬鲁
- 关键词:黑格尔
- 辩证法思想的历史溯源及其现实意义
- 2011年
- 在柏拉图之前,巴门尼德提出了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思考,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说和逻各斯(变化的尺度),苏格拉底使用了"助产术"的谈话技法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些可以看作是辩证法最初的发源和雏型。柏拉图进行了从主观辩证法到客观辩证法的转变,特别是把苏格拉底对话中的辩证法形式表述为事物存在的本质内容,这种认识角度和深度的转变直接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概念的提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是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辩证法思想之后,人类对同一问题的进一步表达。因此,人类的思想具有超越物质属性的永恒性,思考之花只要绽放就会永远开下去。
- 李安刘敬鲁
- 论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被引量:11
- 1997年
- 刘敬鲁
- 关键词:传统形而上学理性动物黑格尔人学思想
- 现代日常生活的隐忧及重塑——以茶为修的可能重要作用
- 2024年
- 现代社会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个体价值缺失、社会道德秩序失范以及日常生活空间逐渐凋零等问题。为了消解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隐忧,亟须在现代社会中重塑一种道德秩序,从而使不同群体间的个体能够重新找寻本真性的自我。以“茶修”为代表的自我认知方式和社会交往模式,包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内涵,对它们进行深入阐发,能够作为对现代日常生活隐忧进行纠偏的可能路径。在茶文化要素维度上,茶修、茶事、茶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价值、社会道德秩序以及日常生活空间的重塑,发挥很大作用。
- 杨子臣刘敬鲁
- 关键词:公共空间
- 论海德格尔思想转变的原因被引量:4
- 1998年
- 在80年代以来国内外日益升温的海德洛尔思想研究中,激烈争论而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是海德格尔的思想是否发生了可以称之为前期和后期的转变问题。由于它关系到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过程、内容、实质,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这里将着重分析海德格尔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分析的思路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进程的促动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 刘敬鲁
- 关键词:《存在与时间》人学思想选择性人类生存发展
- 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探析被引量:7
- 2003年
- 色诺芬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开创人物。他的经济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以人的精神能动性为原点的财富论 ;以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为基础的分工理论 ;农业是最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幸福行业的农业幸福论。自觉或不自觉地揭示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 ,是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的灵魂。这一点构成了后来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 刘敬鲁
- 关键词:经济生活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分工理论
- 孟子“性善论”的价值意蕴及其对社会治理的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孟子"性善论"对人性所作的善的判定是一种"价值事实"认定,其理论是一种未区分价值与事实、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殊类型的价值理论,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范导性质的事实存在理论。这可以从"性善论"所明确指出的"诚者天之道"这一本体论判断、所认定的"人的心中天然存在着善的要求"这种价值实质、所隐含的"思善为善"是人的价值职责等方面得到证明。孟子之所以认为人心的四个维度是善的,是因为他洞见到了人是家庭、邻里、国家、天下等各种共同体中的社会共存者这一深刻事实,体悟到了社会共存这一基本价值对于人们行为的本质要求,包括在恻隐之心维度上人际相互关爱、在羞恶之心维度上对人们共存情感的理性引导、在辞让之心维度上人们的交往和谐、在是非之心维度上人们社会合作的理性判断等。在人性善的实现路径方面,孟子的"性善论"的确强调从个体修身出发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包含着反向的即从后三个方面看个体修身的价值视野。孟子性善论的价值意蕴,在根本方法论、人学价值取向、安身立命归依、社会秩序建构、目标实现之用等方面,对于社会治理特别是建构理想的社会共同体、激发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向善的巨大潜能、自觉实现道德成长和共同福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引意义。
- 刘敬鲁
- 关键词:性善论价值意蕴社会治理
- 关于《哲学与生活》一文的讨论与回应被引量:1
- 2004年
- 晏辉杨学功孙伟平邹吉忠崔伟奇刘敬鲁鉴传今孙美堂熊在高高岸起崔唯航刘啸霆李文阁
- 关键词:《哲学与生活》伦理学存在论
- 语言与大行——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批判被引量:5
- 1997年
- 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主要集中在后期。在40年代中叶(1946年)写的《关于人本主义的信》中,他明确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一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代表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命题。在50年代,他又对语言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思考,提出“语言是大行(Ereignis)的展示”这一独特的观点。纵观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确定,“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一命题的真正涵义究竟是什么,“语言是大行的展示”说的又是什么,“语言是存在的家”与“语言是大行的展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海德格尔后期的这种语言思想的实质何在,这些问题应是理解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关键所在。然而,国内80年代以来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对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这些根本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更是很少见到。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引起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进一步讨论。
- 刘敬鲁
- 关键词:语言思想语言观传统形而上学EREIGNIS
- 论公民社会价值理念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有限意义——以“社会整体三分法”模型为分析对象
- 2013年
-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西方现代化之重要成果的狭义的"公民社会",在实践范围上与我国社会管理所说的"社会"具有部分相关度;公民社会的主要价值理念,在根本方向上与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所需要的价值理念不相符合,只是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次要目标上具有补充和辅助的借鉴价值;公民社会的价值观的实质精神是公民个体的自由自主价值至上,对于我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价值观——人民群众整体的"社会"福祉优先是异质的,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是非实质的。
- 刘敬鲁
-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