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窒息1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明确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血清多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4例窒息新生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结果:羊水胎粪污染、脐带及胎盘异常、孕产期严重疾病及产程异常为窒息的常见原因,而且窒息后血清多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结果发生了变化。结论:新生儿窒息血清多项生化指标检查、血气分析的结果均有改变,而这些指标反映了新生儿窒息后各脏器功能受损的情况,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 章承红刘敏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生化指标血气分析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MV-IgM抗体,FQ-PCR方法检测尿CMV-DNA而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4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儿中肝功能损害25例(56.8%),肺炎21例(47.7%),神经系统损害4例(9.1%),血液系统损害8例(18.2%),先天性发育异常5例(11.4%)。结论: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肝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及先天异常,ELISA法和FQ-PCR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敏感、快捷、方便。
- 章承红张娟刘敏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多器官功能损害儿童
- 新生儿惊厥106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笔者对1990~1995年收治的106例新生儿惊厥进行临床分析,表明新生儿惊厥病因以新生儿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多见,占52.83%;感染次之,占23.59%。发作类型以微小型发作为主,占58.4%。治疗除去除病因外,止惊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有效率为92.16%,提出了用药时必须注意的事项。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发生明显后遗症者占14.71%。笔者对新生儿惊厥的分类、治疗及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敏
-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病因苯巴比妥
- 简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35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并探讨该方法治疗时的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法采用自制简易鼻塞CPAP治疗35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结果35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经应用自制简易鼻塞CPAP治疗后,1例住院1天放弃治疗,其余34例存活29例,治愈率85.3%。并发症3例。结论应用自制简易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其结构简易,操作方便,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张娟刘敏李传美章承红周雪典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氧疗
- 班氏试剂测定粪还原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测定小儿粪还原糖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班氏试剂法测定粪还原糖含量 ,观察腹泻患儿 4 93例 ,不伴腹泻症状的肠道外感染患儿 130例 ,并以 5 0例健康婴儿粪便做对照。结果 小儿乳糖不耐受(lactoseintoleance ,LI)与年龄有关 ,年龄愈小 ,LI的发病率越高 ,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与感染有关 ,轮状病毒感染组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显著 (P <0 .0 1) ;无腹泻症状肠道外感染患儿的粪便乳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班氏试剂法测定粪还原糖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安全、实用、廉价 ,可推广应用。
- 李传美刘敏周雪典张娟章承红孟文芳郑磊
- 关键词:班氏试剂还原糖小儿腹泻粪便检查
- 简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35例
- 2003年
-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并探讨该方法治疗时的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法采用自制简易鼻塞CPAP治疗35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结果35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经应用自制简易鼻塞CPAP治疗后,1例住院1天放弃治疗,其余34例存活29例,治愈率85.3%.并发症3例.结论应用自制简易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其结构简易,操作方便,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张娟刘敏李传美章承红周雪典
- 关键词:鼻塞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治疗指征
- 更昔洛韦联合黄芪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张娟章承红刘敏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更昔洛韦联合用药新生儿
- 贝飞达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为观察贝飞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均根据病情给予针对原发病治疗及非特异性退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贝飞达胶囊。结果:采用贝飞达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较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第3天时经统计学处理P值<0.05;治疗第7天时P值<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贝飞达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肯定,且能减少光疗时间和白蛋白用量,经济、易服,未发现副反应,可以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治疗药物。
- 刘敏李传美章承红
- 关键词:贝飞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光疗活菌制剂
- 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评价更昔洛韦(GCV)治疗婴幼儿巨细胞(CMV)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9例患儿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5例予GCV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病毒唑治疗,用FQ—PCR方法动态监测患儿尿中的CMV含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在治疗2周后CMV—DNA均有下降,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2组CMV—DNA值的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P〈0.01)。结论FQ—PCR技术为婴幼儿CMV感染药物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病原学依据。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张娟章承红刘敏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PCR
-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定更昔洛韦、黄芪联合治疗新生儿CMV感染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黄芪联合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进行评价。方法将65例CMV感染的新生儿随机分为GCV+黄芪治疗组(治疗组,36例)和GCV治疗对照组(对照组,29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情况,2组疗程结束后应用FQ-PCR检测CMV-DNA以判断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疸消退、肝酶下降、肝脾肿大好转、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4周后复查CMV-DNA含量,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GCV、黄芪联合治疗新生儿CMV感染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FQ-PCR技术为新生儿CMV感染药物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更为确切的病原学依据。
- 张娟章承红刘敏陈新军周雪典
- 关键词: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实时荧光定量PCR疗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