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倩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多模态隐喻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中的构建研究
- 本研究以江苏省某体育院校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多媒体"、"多模式"、"多模态"为教学手段的多模态隐喻教学工作机制,在注重有效性、交互性、参与性为前提的基础上,采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体教融合"的多模态隐喻设计...
- 刘影倩
-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多模态教学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智慧课堂
- 多模态隐喻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中的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本课题以江苏省某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多媒体”“多模式”“多模态”为教学手段的多模态隐喻教学工作机制,在注重有效性、交互性、参与性为前提的基础上,采取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体教融合”的多模态隐喻设计。从课堂导入、信息输入、同伴合作、师生互评四个方面进行多模态教学,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 刘影倩
-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多模态教学模式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智慧课堂
-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对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
- 2021年
-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运动员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运动员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挑战性,旨在探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本文认为需要加强数据意识,因材施教,树立人文教育理念;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改革课程安排,培养人文底蕴;运用数字信息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以达到全面提高运动员人文素养的目的。
- 刘影倩
- 关键词:大数据运动员英语教学人文素养
- 镜子背后隐藏的欲望——《夏洛特先生》的拉康式解读被引量:1
- 2013年
-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曾获普利策奖和全国图书奖,近年来声望日盛。依托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通过毕肖普的《夏洛特先生》一诗,从新的角度透析诗人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识及隐藏在镜子背后的欲望。在父母关爱缺失的情况下,即使诗人三缄其口,读者依然能从语言这个能指的符码中发现她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以及为了得到母亲的承认而无限渴望成为父亲形象的欲望。
- 刘影倩
- 关键词:镜像理论他者欲望
- POA体系下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智慧课堂设计与实践--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
- 2024年
- 本课题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在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理论的指导下,以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出发,构建若干个驱动、促成和评价的循环。同时将POA体系与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相结合,旨在挖掘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水平。
- 刘影倩
-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智慧课堂
- 论劳伦斯诗歌的科技伦理观
- 2012年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的鼎盛时期。科技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文明的重重危机。试从劳伦斯诗作中对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现代战争的描述来论述劳伦斯的科技伦理观念,以期对劳伦斯的作品和思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阐释。
- 刘影倩
- 关键词:诗歌科技伦理观
- 在自然中探询人类的未来——读劳伦斯诗歌《鸟·兽·花》被引量:4
- 2007年
- 《鸟.兽.花》在劳伦斯诗歌全集中历来受到较高的评价。劳伦斯在这些诗中摆脱了早年的自传体诗歌的束缚,开始把笔触转向大自然,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奥秘和人类的出路。同时,劳伦斯用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体和丰富的意象,以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为题材,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哲思。
- 刘影倩刘须明
- 关键词:自由诗意象
- 英文歌曲在运动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大量音乐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成果进行分析和归类。以运动员实际情况为依据,从英文歌曲可以愉悦身心,帮助掌握语言节奏,促进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证明其在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从英文歌曲作为教学背景音乐,语料输入,以及文化背景输入三个方面证明其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可行性。并以此得出结论:英文歌曲在运动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可以操作的,对于改善运动员英语能力是有效的,英文歌曲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 刘影倩
- 关键词:英文歌曲运动员英语教学
- 自我实现与生命重生——劳伦斯诗歌探索
- 2012年
- 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诗歌,出版了十本诗集,在世界诗坛竖立起一座独特的丰碑。诗歌凝结着劳伦斯对生活、经历、情感的感悟,记录着他不断探询自我,完善自我的心路历程。本文按照其心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脉络,把劳伦斯的诗作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详细论述了诗人劳伦斯所经历的,对爱的渴求、对自然的回归、以及对死亡和重生的探索三次蜕变的过程。
- 刘影倩刘须明
- 关键词:自我实现重生
- 解析毕肖普作品中的海洋情结被引量:1
- 2014年
-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作品中曾多次出现大海、沙滩、矶鹞等形象,但因其节制的文风,以及作品中大海多变的形象,让人无法把握其文章的深意。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来解析其作品中"大海、沙滩、矶鹞"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在对海洋的描述中,毕肖普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向读者展现出人生渺小中的神奇,平凡中的伟大,并帮助作者更好的认识自我。
- 刘影倩
- 关键词:大海沙滩海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