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术 作品数:13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ITP患者巨核细胞存在自噬异常的初步研究 2019年 目的初步研究ITP患者巨核细胞自噬异常的情况。方法收集14例ITP初诊患者,并设立对照,采集骨髓并进行涂片,采集外周血离心后获得血浆,应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液对骨髓涂片染色,然后镜检,进行巨核细胞分类计数,同时拍照。结果ITP患者巨核细胞总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ITP患者前期巨核细胞数目明显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ITP患者后期巨核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也具有统计差异(P<0.05)。ITP患者颗粒巨核细胞胞浆量较少,胞浆中的颗粒细小且稀疏,而正常对照组颗粒巨核细胞胞浆量丰富,胞浆中的颗粒较粗大且浓密;ITP患者巨核细胞胞核染色质较疏松,而正常对照组染色质致密。结论通过对骨髓涂片分析及临床资料统计初步得知ITP患者巨核细胞存在自噬异常。 刘占术关键词:ITP 自噬 凋亡 巨核细胞 苦参碱对Raji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活化的p38MAPK在苦参碱(Matrine,Mat)诱导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对Fas/FasL的影响。方法:选用Raji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苦参碱(终浓度为0.4、0.8、1.6 mg/mL)和在此基础上加入SB203580(p38 MAPK抑制剂)作用48 h后,分别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终浓度为0.4、0.8、1.6 mg/mL苦参碱对Raji细胞总凋亡率显著高于SB203580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Western blot显示P-p38MAPK、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随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并且在加入SB203580后降低。P-p38MAPK与Fas、FasL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活化p38MAPK来上调Fas、FasL的表达,从而促进Raji细胞凋亡。 刘占术 罗章琴 谢波 薛乾富 肖悦 杨泽松 陈建斌关键词:苦参碱 RAJI细胞 P-P38 MAPK FAS/FASL 凋亡 苦参碱诱导Raji细胞凋亡及其对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体外人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Mat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Mat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Mat对Raji细胞株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Bcl-2 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Mat对Raji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Mat能明显诱导Raji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Bcl-2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RT-PCR显示Bcl-2 mRNA表达明显减弱,且随剂量增加越明显。结论:Mat能抑制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有关。 黄曦 陈建斌 郭启帅 杨泽松 刘占术 黄宗干关键词:苦参碱 RAJI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κ轻链水平与骨髓瘤患者骨痛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κ轻链型骨髓瘤与其患者骨痛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血液内科确诊并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28例,分为κ轻链组(16例)和非κ轻链组(12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人员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进行κ轻链测定及骨痛评分,然后通过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κ轻链组κ轻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κ轻链组κ轻链水平较非κ轻链组明显增高,κ轻链组骨痛评分明显高于非κ轻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κ轻链组κ轻链水平与其骨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经过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后,κ轻链组κ轻链水平、骨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硼替佐米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进而减少轻链的生成,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减弱,进而溶骨损害减轻,从而缓解骨痛。 刘占术关键词: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骨痛 苦参碱对Raji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对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对Raji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Fas,FasL,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苦参碱0.2~1.6g/L作用Raji细胞24,48,72h后,对Raji细胞生长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48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g/L.苦参碱0.4,0.8,1.6g/L组作用48h后,Raji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15.10%,27.88%,48.08%,与对照组8.78%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随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结论:一定浓度苦参碱可诱导Raji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Fas,FasL蛋白的表达以及激活Caspase-3有关. 刘占术 陈建斌 汤为学 杨泽松 黄曦 黄宗干关键词:苦参碱 RAJI细胞 FASL 凋亡 苦参碱诱导Raji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Burkitt’s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且化疗后极易发生多药耐药。因此,寻求一种高效,降低耐药发生率的新型药物成为必要。苦参碱(Ma... 刘占术关键词:淋巴肿瘤 中药疗法 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地塞米松(D X M)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方法收集42例ITP初诊患者作为ITP组和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ITP组标本分别在大剂量D X M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采样,即D X M治疗前和D X M治疗后。然后分别采集上述分组对象的骨髓并涂片,与对照组骨髓片一并在显微镜下对巨核细胞进行分类,并记录D X M治疗前、D X M治疗后以及对照组的血小板数目。结果 D X M治疗前比值与D X M治疗后比值、对照组比值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比值与对照组比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 X M治疗后外周血小板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低(P<0.01)。结论 D X M在治疗ITP过程中,可直接或间接促使巨核细胞凋亡,从而使血小板生成增加。 刘占术 罗章琴 谢波 薛乾富 肖悦 米永华关键词:地塞米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 骨髓涂片 自噬抑制ITP患者巨核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以皮肤粘膜出血、血小板数目减少或寿命缩短、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脾不大为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ITP的总体有效率虽有明显提高... 刘占术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 细胞凋亡 免疫介导 p38MAPK活化在苦参碱诱导Raji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p38MAPK活化在中药苦参碱(Matrine,Mat)诱导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ji细胞,分别用苦参碱(终浓度为0.4、0.8、1.6mg/mL)和在此基础上加入SB203580(p38 MAPK抑制剂)作用48h后,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终浓度为0.4、0.8、1.6 mg/mL苦参碱对Raji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15.77±0.53)%、(27.88±1.52)%、(48.08±2.87)%、与加入SB203580比较(11.48±0.64)%、(19.34±0.91)%、(33.98±1.2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8.78±0.66)%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Western blot显示了P-p38MAPK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随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加入SB203580后二者表达降低。结论:苦参碱可诱导Raji细胞凋亡,其凋亡可能与p38 MAPK的活化,进而直接或间接激活Caspase-3有关。 刘占术 罗章琴 张红宾 陈建斌 杨泽松 黄曦 黄宗干关键词:苦参碱 RAJI细胞 P-P38MAPK CASPASE-3 凋亡 生理性流动条件下血小板在玻璃表面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生理性流动条件下血小板在玻璃表面的聚集行为。方法采用软光刻工艺加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通道芯片。将抗凝人外周全血以300、1500 s^(-1)壁剪切率流过微通道芯片,倒置荧光显微镜拍摄荧光标记血小板在微通道玻璃表面形成的血小板聚集体荧光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得到血小板聚集体数量、平均尺寸、表面覆盖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分别对玻璃表面进行亲水性处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封闭和胶原纤维蛋白修饰处理,调整血液样品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用抗血小板制剂处理血液样品,观察上述条件下血小板在玻璃表面的聚集行为;比较分析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流动条件下,血小板在玻璃表面发生聚集形成三维血小板聚集体;血小板聚集依赖于壁剪切率大小、玻璃表面亲疏水性和Hct;血小板聚集主要由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纤维蛋白原和ADP-P2Y_(12)受体通路调控;血小板在玻璃表面的聚集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高活化状态。结论在300、1500 s^(-1)流动条件下,血小板在玻璃表面的聚集与剪切率、蛋白吸附、血小板相关受体和血小板自身活化状态相关。本文建立了一种无需额外黏附蛋白修饰的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的新模型,可用于临床血小板功能评估。 张天聪 陈丹 廖娟 邓素容 米永华 刘占术 何菲 胡煜琳 李远关键词:血小板聚集 抗血小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