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兵
- 作品数:154 被引量:73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合金元素Cr对粉末冶金凸轮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研究了不同Cr含量对3种状态下(烧结态、高频淬火和激光表面淬火)的粉末冶金凸轮材料的密度、硬度以及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r含量的铁基粉末冶金凸轮材料经高频淬火和激光表面淬火后,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激光表面淬火比高频淬火提高得更多;随着Cr含量的增加,硬化层的硬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随着Cr含量的增加,凸轮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曲线均表现为先降后升,含Cr量1·0%(质量分数)处为最低点;随着Cr含量的增加,材料由马氏体+下贝氏体的复相组织逐渐变为单相马氏体组织,具有强韧性搭配的复相组织在较高载荷下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性。
- 李月英刘勇兵曹占义
- 关键词:粉末冶金摩擦学特性
- 重力铸造镁合金AZ91高周疲劳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研究了重力铸造镁合金AZ91在应力比R=0.1条件下的高周疲劳性能。显微组织观察表明,AZ91合金中主要存在-αMg基体和-βMg17Al12两种相。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室温条件下,AZ91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和条件疲劳强度分别为128 MPa、2.3%、HB 63和58 MPa。疲劳断口SEM形貌分析表明,可以观察到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三个区域,断口上有较多的撕裂棱,同时也可以看到韧窝的存在,表现为准解理和韧性断裂的混合特征。
- 刘晓莹刘勇兵
- 关键词:镁合金高周疲劳疲劳断口
- SiC粒子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
- 1997年
- 采用铸造法制备10vol%和20vol%的SiC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对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进行了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试验。结果表明:ZL101-SiC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耐磨性。在较高载荷下均匀分布的SiC粒子使磨面上形成较高含铁量的富铁层,能延缓粘着磨损的发生。
- 安健张明哲陆有曹占义孙大仁刘勇兵
- 关键词:SIC粒子铝基复合材料磨损
- 热挤压对搅拌铸造Al-Si-Pb轴承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铸态与热挤压态Al-Si-Pb轴承合金的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热挤压能有效改善铸态合金的组织,提高机械性能,显著降低气孔率。这些有利因素极大地提高挤压态Al-Si-Pb合金的耐磨性。光学观察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明:含铅量超过15%的Al-Si-Pb合金在中等载荷下表现出几乎恒定的磨损率与较好的抗咬合性,其原因是因为在磨损过程中形成一层几乎覆盖整个磨损面的润滑膜。该膜是由含Al,Fe,Si,O,Pb等化合物混合组成。
- 陆有安健刘勇兵许德蔚
- 关键词:搅拌铸造热挤压润滑膜磨损率抗咬合性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镁合金显微组织的评定被引量:9
- 2006年
- 针对不同注射速度的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镁合金显微组织,并结合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固相率和抗拉强度,采用分形方法对其固相颗粒二维形态进行了评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形描述可以为镁合金半固态组织中固相颗粒的分析提供一个定量方法,为研究半固态成型镁合金的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定量分析参数。
- 崔晓鹏刘勇兵曹占义张倩倩张友法苏桂花
- 关键词: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显微组织
- 地震荷载作用下Fe/Zn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为了节约试验经费、加快试验进度、减少试验次数,应用ANSYS软件,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首次对Fe/Zn复合材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极限变形与延性、恢复力模型、耗能能力及滞回特性加以研究.计算出极限载荷下Fe/Zn复合材料试件Y向的应力、总应变、塑性功及弹性应变.结果表明:Fe/Zn复合材料中Zn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地震的能量消耗于复合材料的Zn的塑性变形中,从而保证结构的整体安全.
- 高慧婷刘勇兵李月英
- 关键词:延性耗能
- 铬对FeNiMoCu系预合金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将Cr以铬铁的形式加入到FeNiMoCu系预合金粉末中,经充分混合后单轴600MPa下压制,然后分别采用冷压烧结、烧结热锻和复烧工艺,研究铬对FeNiMoCu系预合金粉末烧结密度、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到预合金粉末中的铬在1573K温度烧结时可均匀扩散到组织中,使组织性能得到改善;随添加的铬量和复烧温度的提高,微观组织硬度和表观硬度逐渐增加,经热锻及热锻复烧可获得较高的烧结密度和硬度。当复烧温度为1573K时,Fe-1.5Cr-2.0Ni-0.85Mo-1.7Cu-0.5C获得的密度为7.71 g/cm3,硬度为105HRB;Fe-4.0Cr-3.0Ni-0.85Mo-1.7Cu-0.5C获得的密度为7.63 g/cm3,硬度为105HRB。
- 陈华李月英刘勇兵杨友曹晓杰
- 关键词:预合金粉末
- 触变注射成形AZ91D的固溶和时效热处理被引量:5
- 2009年
- 对触变注射成形AZ91D固溶和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溶处理过程中,溶质扩散、溶解和固溶体熟化相继发生。而固溶体的硬度受固溶强化的影响,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时效处理过程中,β-Mg17Al12首先在α-Mg的晶界处非连续析出,随后在α-Mg晶内连续析出。受沉淀强化影响,α-Mg的硬度值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和时效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大。
- 张友法刘勇兵曹占义王媛
- 关键词:固溶时效
- 铸造奥氏体耐热钢篦板失效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分析了铸造奥氏体耐热钢篦板失效原因。结果表明 ,铸造篦板组织的晶界上存在网状共晶碳化物 ,在长期高温作用下 ,这些碳化物分解产生游离石墨 ,使其强度下降 ,加速了显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
- 吕晓霞陆有安健刘勇兵
- 关键词:篦板耐热钢网状碳化物
- 硅对铝铅轴承合金带与热浸铝钢板热轧复合界面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将铝铅合金带分别与热浸纯 Al、Al- 2 % Si合金的钢板进行热轧复合。研究了元素硅、热浸时间、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及缺口界面分数对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复合过程中产生两种不同界面 ,铝铅合金与热浸铝钢板通过缺口界面和化合物界面而结合。总的结合强度主要取决于缺口界面强度的大小与分数的高低 ,而且与后者之间呈线性关系。硅对总结合强度的影响体现在 :虽然对化合物界面强度的影响较小 ,但显著提高缺口界面强度 ,因而使总结合强度明显提高。在给定实验条件下 ,使热浸纯 Al时的缺口界面强度从约为化合物界面强度的 4倍提高到热浸 Al- 2 % Si时的近
- 刘勇兵安健陆有孙大仁杨波
- 关键词: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