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子痫
  • 4篇抗原
  • 3篇新生儿
  • 3篇血管
  • 3篇绒毛
  • 3篇绒毛膜
  • 3篇子痫前期
  • 3篇多肽
  • 3篇多肽抗原
  • 2篇血管细胞
  • 2篇血管细胞粘附...
  • 2篇血清
  • 2篇粘附分子
  • 2篇人绒毛膜
  • 2篇人绒毛膜促性...
  • 2篇妊娠
  • 2篇绒毛膜促性腺...
  • 2篇胎儿
  • 2篇滋养细胞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 9篇济南市第四人...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作者

  • 14篇刘凤英
  • 6篇张向丽
  • 3篇潘因
  • 2篇张桂莲
  • 2篇周仲元
  • 2篇刘青
  • 2篇吕世明
  • 2篇管淑彩
  • 1篇杨学英
  • 1篇王延玲
  • 1篇冯爱华
  • 1篇王哲海
  • 1篇张菁
  • 1篇张曼丽
  • 1篇杨传华
  • 1篇秦丽娜
  • 1篇张康美
  • 1篇张文东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和胎儿窘迫新生儿脐血中8-异前列腺素F_(2α)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8-iso-PGF2α在正常和胎儿窘迫的新生儿脐血中浓度;探讨羊水粪染与新生儿脐血中8-iso-PGF2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者103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对照新生儿73例为对照组;于分娩或剖宫产过程中断脐后采取脐带动脉中血液4mL。其中胎儿窘迫组根据分娩过程中或剖宫产术中羊水粪染新生儿共56例,羊水清亮47例、羊水Ⅰ度粪染5例、羊水Ⅱ度粪染19例、羊水Ⅲ度粪染32例。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脐血血清中8-iso-PGF2α含量。结果:胎儿窘迫新生儿脐血中8-iso-PGF2α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通过对胎儿窘迫组新生儿8-异前列腺素F2α的比较发现Ⅱ、Ⅲ度羊水粪染新生儿脐血8-异前列腺素F2a浓度显著高于羊水Ⅰ度和羊水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胎儿窘迫的发生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羊水粪染(Ⅱ、Ⅲ度)存在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升高,提示脐血8-异前列腺素F2α测定可作为羊水粪染新生儿预后早期预报的一个指标。
刘凤英张菁吕世明杨学英管淑彩冯爱华杨传华秦丽娜
关键词: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
子癎前期患者血清TPA、HCG测定的对比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子癎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血清TPA、HC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子癎前期患者设为实验组,分为轻度(A组)、重度(B组),33例正常晚孕者设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对照组TPA及HCG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PA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实验组HCG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子癎前期患者外周血TPA增高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而HCG分泌增加与缺氧状态下滋养细胞反应性增生有关,提示子癎前期患者有明显的滋养细胞增生与分化异常存在。TPA作为外周血滋养细胞凋亡的标志物,可间接反映胎盘功能的变化。
张向丽刘凤英周仲元
关键词:组织多肽抗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滋养细胞
血清TPA、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实验组)和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TPA、sVCAM-1的浓度,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及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PA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P轻<0.05),其中重度患者升高尤为明显;②重度患者外周血sVCAM-1浓度高于轻度患者和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③外周血中TPA浓度和sVCAM-1浓度呈正相关(r=0.419);④外周血TAP、sVCAM-1浓度与患者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1、0.37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614)。结论: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加重,母血中TPA、sVCAM-1浓度均明显升高,提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张向丽刘凤英
关键词:子痫前期组织多肽抗原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新生儿体重
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过期妊娠组孕妇孕周、羊水量、胎盘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情况等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关系。结果:过期妊娠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过期妊娠时随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过期妊娠时羊水减少(羊水池≤3cm)较羊水量正常(羊水池>3cm)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过期妊娠时胎盘成熟度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关系皆不密切;过期妊娠分娩方式中臀位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最高,胎吸次之,自然分娩较低,剖宫产最低;产程异常者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增加。结论:过期妊娠对围产儿的影响为慢性缺氧及营养不良,故要加强产前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安危,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
潘因王延玲刘凤英
关键词: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
正常妊娠外周血组织多肽抗原与完整hCG关系的探讨
2005年
目的 :测定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组织多肽抗原 (TPA)和完整hCG的浓度 ,探讨两者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TPA酶免试剂盒与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清中TPA的含量。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time resolvedfluorescenceimmunoassay)测定hCG的浓度。结果 :正常妊娠期外周血TPA的浓度随妊娠进展逐步增加 ,晚孕期最高。与早、中孕期及非孕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血清完整hCG浓度早孕期明显高于其它各期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TPA水平随妊娠进展逐步增加可能代表滋养细胞凋亡的情况 ;hCG浓度与滋养细胞增殖相关。TPA、hCG对预测某些病理妊娠可能有帮助。
张向丽刘凤英周仲元
关键词:妊娠滋养层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治疗78例非小细胞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铂类+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P糖蛋白阳性表达,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1、3、5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gp阳性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以及心电图改变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生存率(100.0%)与对照组(9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及治疗后5年生存率(94.9%,7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P-gp阳性率,疗效确切。
刘方刘凤英王哲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P糖蛋白
二线单药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二线单药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单用培美曲塞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与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化疗4个周期疗效;化疗前与化疗4个周期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化疗期间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化疗4个周期总有效率(63.41%)高于对照组(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2组患者KPS评分、血清CA125、CEA水平、CD3+、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85.46±3.87)分高于对照组(78.29±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和CEA水平分别为(32.54±4.60)U/mL、(14.35±3.76)ng/mL,低于对照组[(45.12±5.76)U/mL、(23.12±3.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分别为(56.57±3.08)%、(35.48±2.16)%、(1.42±0.19),高于对照组[(48.72±3.25)%、(29.39±2.45)%和(0.8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SCLC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用对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CA125和CEA水平,毒副作用较轻。
刘凤英张文东刘方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
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与p16和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因p16、p53在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ESH)、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和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26例EC、28例EAH、24例ESH组织进行PCNA和p16、p53基因蛋白定位及表达程度检测,并对比其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PCNA在ESH、EAH和EC3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分别为16.7%、82.1%和96.2%,ESH与EAH、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AH与E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ESH、EAH和EC3组病例中阳性表达分别为95.8%、46.4%和50.0%,ESH与EAH、E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H与E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ESH组无阳性表达病例,EAH组阳性率25%,EC组阳性率65.4%,3组病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NA、p53表达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细胞恶性转化的进程中呈递增趋势,而p16趋于递减,提示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失衡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p16和p53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诊断及预测其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潘因吕世明刘凤英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P16基因子宫内膜肿瘤子宫内膜增生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nsion molecule-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选择素)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妇女(正常妊娠组)外周血中sVCAM-1、s-E选择素的浓度,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及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sVCAM-1浓度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s-E选择素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升高尤为明显(P<0.01);(3)外周血sVCAM-1、s-E选择素浓度与患者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1、0.37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414、-0.426)。结论: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加重,母血中sVCAM-1、s-E选择素浓度均明显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作用。
刘凤英张向丽张桂莲刘青
关键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E选择素胎儿体重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VCAM-1、HCG测定的临床意义
2008年
实验组为51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实验A组(轻度)和实验B组(重度),对照组为33例正常晚孕者。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发现实验组sVCAM-1、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B组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实验A组;子痫前期患者sV-CAM-1、HCG水平直线相关。提示子痫前期患者有明显的滋养细胞增生与分化异常存在。
刘凤英张向丽张桂莲刘青
关键词:子痫细胞黏附分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滋养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