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纯大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花抗枯(黄)萎病新品系“5601”
- 1992年
- '5601'系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2年采用异地种质杂交,其组合为鄂荆1号×苏9118,两次冬繁加代,于1983年开始在人工病圃中进行定向培育、连续多次进行集团选择和系圃选择,于1988年育成。一、产量表现所内三年品比试验,'5601'皮棉平均亩产为88.63kg。
- 翟忠琴李治华冯纯大王学连
-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抗病性
- 鄂抗棉5号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
- 1999年
- 1选育过程鄂抗棉5号(4474)系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4年以高产、抗逆性强的鄂棉12为母本,以8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抗病种质PD01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打破遗传基因,创造新的变异,利用气候环境的条件差异,两次海南加代,在人工病圃中采...
- 翟忠琴李治华冯纯大张金枝袁琼
- 关键词:棉花选育
- 我国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的系谱分析被引量:23
- 1996年
- 截止1994年底,我国育成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共204个,其中有52-128、岱字15、中棉和乌干达棉血缘的品种(系)达186个,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 冯纯大张金发刘金兰孙济中
- 关键词: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谱分析育种
- 河北省和中棉所育成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 2001年
- 分别选取河北省历年育成的 1 9个陆地棉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到 90年代中期选育的品种中的 1 6个陆地棉品种 ,利用 RAPD分子标记研究各自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41个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用于 RAPD分析 ,河北省育成的 1 9个品种得到 6 6个多态性位点 ,而中棉所育成的 1 6个品种扩增到 6 4个多态性位点。分析采用 Jaccard' s相似系数 ,使用 NTSYS- pc1 .80数据分析软件 ,非加权组平均法 (UPGMA)聚类。成对相似系数比较表明 ,中棉所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到 90年代中期育成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河北省育成的品种。河北省育成的 1 9个品种的遗传基础很狭窄 ,斯字棉和岱字棉是河北省棉花两个最重要的基础种质 ,其中的 1 5个品种在聚类图上可以被分为两类 ,分别属于岱字棉和斯字棉系统。中棉所育成的 1 6个品种在聚类图上可被划分为三个类群。
- 徐秋华张献龙冯纯大聂以春
- 关键词:陆地棉RAPD分子标记育成品种中棉所
- 我国几个陆地棉品种枯萎病抗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4
- 1996年
- 根据Hayman(1958)方法对4个抗病品种和4个感病品种共8个亲本及其8个半双列杂交组合的F_2代的平均病级进行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无上位性,以加性效应为主;抗性呈不完全显性,受一对基因控制,广义、狭义遗传力都高达90%以上。16个抗×感组合的F_2代抗、感植株出现3:1比例分离,亦证实抗性受一对基因控制。抗、感病品种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抗×感组合特殊配合力普遍低于感×感,抗×抗组合.因而抗病育种以配制抗×感类型组合为佳。
- 冯纯大张金发刘金兰郭介华孙济中
- 关键词:陆地棉枯萎病双列杂交配合力抗病育种
- 陆地棉枯萎病抗性基因的等位性测定及连锁分析被引量:12
- 1998年
- 1995~1996年,对我国育成的有代表性的5个抗病品种进行抗枯萎病基因的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5个抗病品种中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的抗病基因(暂定名为Fw1和Fw2)。连锁分析显示:Fw1与T586的8个标志性状间、Fw2与T582、T586的13个标志性状间无连锁关系。
- 冯纯大张金发刘金兰郭介华吴征彬孙济中
- 关键词:棉花陆地棉枯萎病抗病基因
- RAPD标记分析棉花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相似性被引量:14
- 2000年
- 选用 8 0个随机引物 ,对栽培种陆地棉、野生种雷蒙德氏棉、它们的杂种一代以及从回交后代中选育的 9个种质系进行了RAPD指纹图谱和遗传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 :2 9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具多态性 ,并能将两个不同棉种、F1 和种质系相互间加以区别。在 9个种质系中分别检测到 5~ 9条 (3 .7%~ 5 .3 % )带与野生种相同的特异带 ,大多数带与陆地棉回交亲本一致。野生种与种质系间的相似系数为 0 .388~ 0 .479,陆地棉亲本与种质系间相似系数为 0 .6 36~ 0 .892 ,材料间的带型差异与相似系数是吻合的。因此 ,利用RAPD标记检测远缘杂种后代材料中来自野生种的血缘是可行的。
- 聂以春左开井张献龙冯纯大
- 关键词:棉属种间杂种RAPD标记棉花
- 1990~1991年湖北省首轮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 1993年
- 一、试验目的 通过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多年多点试验,对参试棉花品种(系)的抗病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鉴定,为新品种的审定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周法耜哀琼翟忠琴冯纯大
-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抗病性
- 鄂抗棉1号品种简介被引量:2
- 1993年
- 1 选育经过鄂抗棉1号(原系名5601)是1982年以丰产性好、长势壮的荆3247为母本,以早熟、优质、抗病的苏9118为父本进行异地种质杂交,经过两次南繁加代,从1983年起在人工病圃中进行定向培育。
- 翟忠琴李治华冯纯大王学连
- 关键词:棉花
- 我国棉花抗枯萎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0
- 2002年
- 利用RAPD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在生产上有较大影响的 5 1个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5 1个陆地棉品种在 4 1个具多态性的随机引物上扩增得到 82个多态性位点。应用NTSYS pc 1.80数据分析软件 ,非加权组平均法 (UPGMA)聚类。 5 1个品种之间的平均成对Jaccard’s相似系数为 0 .5 98。有 17.1%的品种对在遗传上相似性较大 ,相似系数大于 0 .70 0。品种对相似系数在平均值附近 [0 .5 0 0 ,0 .70 0 ]区间上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 6 6 .9%。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系数小于 0 .5 0 0 )的品种所占的比例仅为 16 %。总体来说 ,我国抗枯萎病棉花品种之间的相似性较高。我国陆地棉品种资源整体上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下 ,以及我国抗枯萎病品种资源狭窄的遗传基础是导致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较贫乏的重要因素。从亚洲棉、海岛棉和其它棉属种内引进抗病基因成为棉花抗枯萎病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研究同时以相似系数矩阵为基础 ,构建了 5 1个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的UPGMA树状聚类图。
- 徐秋华张献龙聂以春冯纯大
- 关键词:陆地棉抗枯萎病抗病品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