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松
- 作品数:84 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IV-1感染与p21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HIV-1的复制及其所致的病理变化与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凋亡密切相关。p21是已知的具有最广泛激酶抑制活性的细胞周期抑制蛋白,它还参与细胞凋亡、老化等。p21成为HIV-1利用宿主生化机制进行复制的关键靶点。此文就近年来p21与HIV-1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
- 邱荣元何生松
- 关键词:HIV-1P21细胞周期凋亡
-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的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1a时发生YMDD变异和未发生YMDD变异各选择40例,测定拉米夫定治疗后3、6、12mo血清IL-12、IL-4水平、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和HBVDNA.结果:在无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IL-12治疗后3,6,12movs治疗前,t=2.691,2.351,2.158,P=0.02,0.03,0.04;IL-4治疗后3,6,12movs治疗前,t=2.653,2.107,2.234,P=0.02,0.04,0.03),表现为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在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仅治疗后3mo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104,2.142,P=0.04,0.04),表现为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YMDD变异组治疗后3mo和无变异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其变化幅度小,且有统计学差并(IL-12:t=2.029,P=0.04;IL-4:t=2.028,P=0.04).结论: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期间其水平变化小而短暂者有更大的机会发生YMDD变异,动态检测血清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发生YMDD变异的预测指标之一.
- 俞富军何生松张淑玲李淑利陈永平
- 关键词:IL-12拉米夫定乙肝病毒感染YMDD变异
- 酒精性肝硬变患者血清干扰素和可溶性干扰素受体的检测及意义
- 1997年
- 酒精性肝硬变(AC)常伴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改变,干扰素(IFN)和可溶性干扰素受体(sIFNR)是免疫细胞的重要调理素。为了进一步弄清IFN和sIFNR与AC之间的关系,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32例AC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清IFN和sIFNR水平。结果发现AC组α-IFN,γ-IFN和sIFNR的血清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P值分别<0.01,<0.05和<0.05),但其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AC患者存在血清α-IFN、γ-IFN和sIFNR的改变。
- 何生松黄华芳
-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变干扰素
- 内毒素及h-EGF检测与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为探讨重症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 ,本文检测了 49例重肝患者血清内毒素和人表皮生长因子 (h EGF)含量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偶氮显色鲎试验方法及ABC ELISA方法测定血清内毒素和h EGF值。结果 :(1 )死亡组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治疗前高于存活组 ,且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而h EGF却相反。 (2 )随着病情进展 ,死亡组内毒素水平升高 ,而h EGF水平有所降低 ,存活组则与之相反。 (3)血清内毒素水平越高 ,病死率越高 ;而h EGF水平越高 ,病死率越低。结论 :内毒素及h EGF分别能反映肝细胞坏死及再生情况 ,其动态检测能较好预测重肝发展趋势 。
- 周和龙杨小铭何生松曾令兰李淑莉罗端德
- 关键词:内毒素人表皮生长因子
- IFN-α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疗效与血清IL-6变化关系分析
- 目的: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已有多年,临床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观察到了诸多影响疗效的因素,如病程长短与年龄,病情活动与程度,IFN-α剂量与疗程,体内病毒含量多少,IFN-α抗体产...
- 何生松李淑莉熊莉娟刘薇曾令兰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白细胞介素
- 文献传递
- 小鼠TRAF6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构建并筛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方法:针对小鼠TRAF6 mRNA设计4条理论上最佳的siR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将相应双链DNA插入pGCsi-U6/GFP/Hygro质粒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Csi-TRAF6-shRNA1,2,3,4,并以不同比例DNA质粒/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1∶2、2∶5、1∶3和1∶4)至RAW264.7细胞中,观察转染效果.结果:靶向TRAF6 mRNA的4个shRNA重组质粒载体pGCsi-TRAF6 shRNA1,2,3,4,经测序分析,shRNA编码序列与设计的片段完全一致,证实载体构建成功.应用荧光显微镜分析转染效率显示,DNA(g)/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L)按1∶2、2∶5、1∶3和1∶4比例转染细胞的效率分别为13.7%±1.2%、24.5%±2.1%、19.3%±1.7%、16.3%±2.8%,以2∶5为最佳比例.只加了脂质体未加质粒(试剂对照)的细胞无荧光表达.结论:TRAF6靶向RNA干扰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阻断TRAF6表达对急性肝衰竭过度炎症反应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陈锋何生松邱荣元庞然许娟娟董继华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RNA干扰重组表达质粒短发卡RNA
- 拉米夫定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被引量:2
- 2004年
- 王俊彭颖汪学群何生松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川芎嗪药物治疗
- IFN-α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疗效与细胞因子变化关系分析被引量:10
- 2000年
-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患者 ( 2 5例 )经α 干扰素 (IFN α)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和受体水平的变化与乙肝病毒消长之间的关系。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标本ELISA法同步检测 ,根据治疗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 (HBV DNA)阴转分应答组 ( 10例 )与无应答组 ( 15例 )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 6水平下降 ,尤其应答组下降明显 ;治疗后应答组IL 2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sIL 2R水平则明显下降 ;但治疗后两组TNF α均较治疗前下降 ,相反IL 8水平升高接近正常人水平 ;CHB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的失调 ,通过IFN α免疫调节 (IL 6、IL 2、sIL 2R)对病毒复制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但TNF α和IL
- 何生松李淑莉熊莉娟刘薇曾令兰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Α-干扰素
- 高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复制指标与肝脏病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 1994年
- 本文报道55例高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复制指标与肝脏病变的关系。55例均为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部分病例血清HBcAg、DNAP、HBV-DNA阳性,均作肝穿活检,病理报告CAH5例、CLH9例、CPH41例,前二者组成A组,代表病变活动组;CPH称B组,代表病变稳定组。结果显示A组各项肝脏病变在HBV复制情况下检出率普遍高于B组;ALT异常时肝脏各项病变检出率达80%以上者A组也多于B组,而且A组出现4例碎片状坏死、B组则无,显示乙肝病毒复制程度与肝脏病变活动性、广泛程度、肝功能受损等情况密切相关,因而提示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 黄华芳熊开钧曾令兰何生松杨泽川李援
- 关键词:肝脏病变乙型肝炎病毒
- 慢性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体外肿瘤坏死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诱导
- 1997年
- 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急性胰腺炎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的一种重要介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慢性酒精性胰腺炎TNFa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p75(sTNFRp55、sTNFRp75)是否升高,及其升高是否是内毒素或酒精的作用。我们对12例慢性酒精性胰腺炎患者和8例健康者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和乙醇(Ethanol)刺激后的周围血单核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进行了TNFa、sTNFRp55、p75的检测。LPS刺激后的单核细胞上清液中TNFa、sTNFp55、p75浓度不论是患者还是健康组均较自然表达明显增加,其中sTNFRp55、p75浓度在胰腺炎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值分别<0.05、<0.001。Ethanol刺激后 TNFa和sTNFRp55的表达在胰腺炎组与正常组之间无差异.但sTNFRp75较正常组增加。我们的结果提示慢性酒精性胰腺炎前炎性介质TNFa和sTNFRp55、p75的诱导与内毒素活化的单核细胞表达有关,而酒精对单核细胞活化不起直接作用。
- 何生松黄华芳
- 关键词:慢性酒精性胰腺炎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