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怀强

作品数:28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储层
  • 10篇油田
  • 6篇盆地
  • 6篇非均质
  • 5篇油藏
  • 5篇储层非均质
  • 4篇地质
  • 4篇油气
  • 4篇胜坨油田
  • 4篇非均质性
  • 3篇三角洲
  • 3篇吐哈盆地
  • 3篇微相
  • 3篇凹陷
  • 3篇沉积微相
  • 3篇成藏
  • 3篇成岩作用
  • 3篇储层参数
  • 3篇储层非均质性
  • 3篇储集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8篇任怀强
  • 14篇杨少春
  • 7篇严科
  • 4篇金强
  • 3篇王伟锋
  • 3篇林承焰
  • 2篇徐怀民
  • 2篇蔡传强
  • 2篇单素红
  • 2篇朱兆群
  • 2篇刘金华
  • 2篇徐守余
  • 2篇信荃麟
  • 2篇张宪国
  • 2篇李红南
  • 2篇任丽华
  • 2篇张世奇
  • 2篇陈宁宁
  • 1篇何勇
  • 1篇郭元岭

传媒

  • 3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油藏油水分布模式及成因探讨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孤岛油田中一区稠油油藏馆陶组6~7砂岩组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稠油油藏油水分布规律与原油性质密切相关。由于边底水的氧化作用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稠油油藏中的原油在成藏后...
严科杨少春任怀强
关键词:稠油油藏油水分布规律油气成藏孤岛油田
文献传递
油田开发阶段储层参数精细评价被引量:16
2001年
以胜坨油田为例 ,详尽论述了油田开发阶段储层参数精细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包括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不同开发时期储层四性参数变化分析、测井解释模型建立及参数求取、储层参数模糊评价。开发阶段应通过储层四性分析 ,利用生产测试资料和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及处理 ,能有效提高解释精度。精细处理结果及模糊数学方法的应用 ,准确地定量表征了储层的优劣 ,在油田剩余油挖潜中产生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杨少春任怀强周建林
关键词:油田储层参数测井解释综合评价剩余油
金湖凹陷箕状湖盆缓坡未熟油断块油藏的形成被引量:3
1997年
箕状断陷湖盆的缓坡是重要的油气(特别是未成熟油)聚集区.对金湖凹陷构造进行了岩相分析、油藏描述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建立了缓坡断阶滩坝构造岩相带模式,探讨了未熟油的生成、断阶带滩坝沉积和成岩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缓坡断阶带断块圈闭形成早于未熟油生成期.未熟油聚集条件好,而且未熟油聚集期是储层早期成岩作用的A亚期,因此油层物性好,储能大.此外,探讨了断块油气差异聚集的原因和研究方法.
金强任怀强杨少春
关键词:斜坡带滩坝油气藏形成
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相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针对吐哈盆地红台气田测井反映特征独特,曲线形态指相意义不明确等问题,综合应用测井和地质信息,将测井电性参数、岩心资料以及关键井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相结合,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气田电性-岩性、电性-沉积微相判别模型,在Carbonsoft IntellExplore平台上编制了岩性和沉积微相判别程序,从而实现了地层岩性的测井自动识别和沉积微相的人机交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下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岩电特征,选择能够反映研究区岩性、沉积微相特征的电性参数,建立岩电映射关系是测井相研究的关键,在区域沉积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约束下人机交互分析是更为合理的测井相研究方法。
严科杨少春任怀强
关键词:测井相岩性识别沉积微相
浊积砂体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T74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由三期浊积砂体叠加形成,可划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带;各期浊积砂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中心微相储层的物性要好于边缘微相;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中心微相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边缘微相主要发育细孔细喉以及微孔型孔隙结构。
蔡传强严科杨少春任怀强陈宁宁
关键词:浊积砂体沉积微相非均质性胜坨油田
下扬子区不同应力场下的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下扬子区三叠系青龙组和侏罗系象山组的野外露头观察、普通光学镜下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分析、X-衍射分析和包裹体观察等一系列分析测试,研究表明下扬子区构造应力场可分为挤压和拉张两种:挤压应力场对应构造缝合线、泥缝、泥质不均匀富集、分散的微缝合线和局部的重结晶现象等构造成岩作用特征,其不同变形程度的褶皱中岩石构造成岩现象和强度存在差别,随褶皱程度的增强,构造成岩作用强度增大;拉张应力场对应后期形成的构造裂缝和石英张裂缝等构造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证实,不同的应力作用下岩石表现出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成岩强度与变形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杨少春王惠娟任怀强史祥明谈迎
海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及成岩模式(以金湖凹陷西园—崔庄地区为例)
以金湖凹陷西园-崔庄地区阜二段海侵湖相碳酸盐岩为例,着重讨论了生物粒屑灰岩(虫管灰岩)的沉积和成岩特征,并提出了其沉积和成岩作用模式。认为阜二段生物粒屑灰岩属岸外浅滩沉积,成岩作用阶段为早成岩B亚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
任怀强王伟锋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被引量:5
2006年
储层沉积特征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沙二段—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以及河流相沉积。通过岩心相分析进一步划分了各类沉积的亚相和微相类型。在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提出扇三角洲前缘砂、冲积扇扇中水道砂以及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最有利于油气成藏的砂体。
任怀强郭元岭赵乐强刘惠彪赵丽丽
关键词: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相陈家庄凸起
石油精神视域下“油田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油田地质实习”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课程组从提高实习教师队伍思政教学能力、挖掘思政元素、创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油田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旨在基于石油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担当、专业自信、职业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
王金友张立强张立强张立强
关键词:石油精神
北部湾盆地W-1油田L-3段Ⅲ油组沉积模式被引量:1
2007年
沉积特征分析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W-1油田L-3段Ⅲ油组为辫状三角洲的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水道、分流水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及水下天然堤等5种微相类型。在沉积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L-3段的沉积模式。
单素红任怀强杨少春
关键词:辫状三角洲相标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