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不同频率脉冲电磁场(PEMF)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探索PEMF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最适治疗频率。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2Hz组、10Hz组和40Hz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按文献方法钳夹坐骨神经造模。2Hz组、10Hz组和40Hz组在强度为0.3mT,频率分别为2、10、40Hz的PEMF环境中接受治疗,2h/次,Bid,共30d,治疗结束后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2Hz组SFI及NCV高于对照组、10Hz组和40H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3mT、2Hz可能是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适合频率。
- 秦雅鑫王国祥施俊锋许冬华任占云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
- 他汀类药物联合重组人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重组人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人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n=47)和研究组(重组人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n=47)。评估两组临床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e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血-脑屏障功能[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82.9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血-脑屏障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8.51%)和研究组(12.77%)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重组人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任占云顾诗渊吴恺迪钱振宇熊艺彤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他汀类药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炎症反应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于笔者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入院治疗的AIS患者21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4例),探讨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GFR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FR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FR降低是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FR评估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否的曲线下面积为0.774(95%CI:0.712~0.836,P<0.001)。结论AIS患者GFR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GFR水平下降是AI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望作为临床上评估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
- 翁羽马铁梁储虹胡鹏华任占云赵彦平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滤过率
- 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65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联合组给予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多巴丝肼起始剂量为每日250 mg,最大时可加至750 mg,每日分3∽4次用药;盐酸普拉克索起始剂量为每日0.375 mg,每周加量1次,每次日剂量增加0.75 mg,每日最大的剂量为1.5 mg,每日3次)。对照组单独给予多巴丝肼治疗,用法参照联合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情况,并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检查部分(PartⅢ)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UPDRS评分为(18±5)分,优于治疗前的(30±5)分和对照组的(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改善(10 m折返步行时间除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 郑慧芬任占云宗惠花赵彦平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盐酸普拉克索
- 不同机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RMRI斑块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不同机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斑块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参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并根据颅脑DWI表现将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A组)、低灌注或混合性脑梗死组(B组)、穿支动脉受累组(C组)各20例。另外,同期选取20例无症状性ICAS患者作为无症状性ICAS组(D组);所有患者均行HRMRI扫描,评价斑块特征。结果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布、强化、斑块内信号、责任动脉的狭窄程度、病变管壁体积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B,C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RMRI可作为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特征,但不同机制的斑块特征无明显差异。
- 许冬华闵志刚施俊峰汤武装任占云
-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1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46例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早发性与迟发性,每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症治疗,早发性癫痫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迟发性癫痫在2d内出现4例复发病患,停止用药后有2例复发,共出现6例复发病例,治疗有效率为91.3%。两组在复发比例与治疗有效率两方面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神经内科癫痫疾病,必须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尤其是针对迟发性病例,在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才可以控制疾病发作,降低神经系统损伤,达到治愈的效果。
- 任占云
- 关键词:神经内科迟发性癫痫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小血管病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宜兴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治疗的SLE合并CSVD患者82例,根据常规MRI检查结果分为急性期梗死组(16例)、慢性期梗死组(26例)和慢性缺血灶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DTI检查,获取患侧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DCavg)和各向异性分数(FA),分析DTI对SLE患者CSVD的评估价值。结果82例患者病灶患侧DCavg显著高于健侧[(11.10±3.48)10^(-3)mm^(2)/s比(8.18±2.42)10^(-3)mm^(2)/s],患侧FA显著低于健侧(0.28±0.05比0.4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梗死期组、慢性期梗死组、慢性缺血灶组DCavg分别为(11.88±3.50)、(9.69±3.24)和(8.52±2.3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梗死期组、慢性期梗死组、慢性缺血灶组FA分别为0.28±0.04、0.33±0.06和0.4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DCavg、FA单独及联合评估急性期梗死组和慢性期梗死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56和0.820,评估慢性期梗死组和慢性缺血灶组的AUC分别为0.772、0.776和0.813,联合评估的AUC值相对较大。结论DTI对SLE患者CSVD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可准确判断CSVD类型。
- 吴恺迪任占云史一雯王文云钱振宇汤武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正常分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为2型糖尿病组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异常为2型糖尿病组2。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选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对研究对象及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型糖尿病患者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5)。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比较在注意和计算力、记忆力、语言,执行方面功均存在功能障碍(P均<0.05),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还存在物体命名功能障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加,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负相关。Mo CA在早期发现认知障碍方面较MMSE更加敏感。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除注意和计算力、记忆力、语言,执行方面功能均存在功能障碍,还存在物体命名功能障碍。
- 任占云王亮亮汤武装赵彦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认知功能障碍
- 颅内高分辨率磁共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内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诊断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MRA或CTA提示颅内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脑梗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HRMRI诊断及治疗颅内动脉狭窄,观察实验组HRMRI诊断结果以及两组随访预后。结果:实验组HRMRI诊断28例动脉狭窄为动脉硬化斑块所致,包括稳定型斑块17例,不稳定型斑块11例,其中复杂斑块2例,另管壁发育不良1例、血管炎1例。基于HRMRI诊断治疗,实验组随访1年复发率(3.3%)与病死率(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RI可以有效检出颅内动脉狭窄、明确病因及定性斑块,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参考,值得使用及推广。
- 许冬华闵志刚任占云施俊峰徐龙
- 关键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斑块
- 血清清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血清清蛋白(Alb)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09年4月至2017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首次诊断为IS的患者共2207例,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集中随访,排除失访及Alb信息缺失者,最终共1976例纳入研究分析。参照限制性立方条样曲线选取合适截断值,将Alb>41 g/L共991例患者作为高Alb组;将Alb≤41 g/L共985例患者作为低Alb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Alb表达水平高低对IS患者出院后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度(HR)。结果在1976例随访IS患者中(中位数随访时间为4.72年),出院6个月后死亡102例。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血脂、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后,低Alb组相对于高Alb组死亡风险增加1.618倍(HR=1.618,95%CI:1.060~2.469)。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5岁、男性、有高血压史的对象中,低Alb组相对于高Alb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且在TOAST分型中,低Alb组相对于高Alb组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时死亡风险增加。结论Alb水平低的IS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增加。
- 吴恺迪尹霄任占云赵彦平董佳怡沈冲马铁梁陈如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