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的镶嵌治疗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总结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PS)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的镶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及2例危重型PS患儿镶嵌治疗手术资料和术后监护数据。患儿右心室发育尚可,三尖瓣Z值〉-2,均采用常规正中开胸术非体外循环下右心室前壁穿刺球囊扩张肺动脉瓣。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儿的平均血氧饱和度上升,无球囊扩张相关并发症。随访3~6个月,3例患儿仍伴轻度肺动脉狭窄,但均无需治疗。结论应用镶嵌治疗方法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可有效治疗新生儿危重型PS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并消除常规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对心肺和全身脏器的创伤,避免导管产生并发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刘宇航洪小杨王辉付松李伟周更须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
-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在小儿及成人心肺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源于心胸外科的体外循环,其实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模拟正常人体的肺脏和心脏功能,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
- 许煊封志纯洪小杨付松周根须郭文治殷秀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功能衰竭
- 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瓣脱垂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并主动脉瓣脱垂(aorticvalveprolapse,AVP)介入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28例VSD并AVP患儿行经皮封堵术,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15例为膜周流出道型,7例为隔瓣后型,6例为膜周部型;患者均伴有局限AVP;VSD直径2.5~9.2mm,20例缺损口上缘距主动脉瓣〈2mm;介入治疗成功率89.3%(25/28);未出现三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瓣穿孔,无Ⅲ度房窀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不同类型VSD并AVP安全、有效。
- 付松王辉李伟刘宇航封志纯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经胸超声心动图介入封堵术
- 心外管道方坦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附114例报道)
- 2009年
- 付松郭素梅
- 关键词:单心室开窗术
-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儿47例,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及主动脉瓣上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然后行介入封堵术。结果 46例(97.9%)介入治疗成功,1例(2.1%)介入治疗失败;2例术后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出现三尖瓣轻-中度反流,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三尖瓣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均未发生膜部瘤破裂、封堵器脱落、持续溶血、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反流等术后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采用正确个体化介入封堵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 付松刘涛于文文周更须封志纯
- 关键词: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心血管造影介入封堵术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床旁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总结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 ICU)床旁施行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35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床旁行PDA结扎和(或)钳夹术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转归情况。患儿体质量最小的仅有720g。结果所有患儿无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死亡。术后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2例不能脱离呼吸机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早产儿PDA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药物治疗禁忌的情况下,均应行PDA结扎和(或)钳夹术,手术治疗效果肯定。NICU可满足床旁PDA手术。
- 杨学勇周更须李秋平付松刘宇航王辉赵鑫封志纯
- 关键词:低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
- 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经皮介入封堵术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12月,对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术。通过左心室、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诊断分型,隔瓣下室缺30例,膜部室缺10例,偏流出道室缺29例,嵴内室缺20例。均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96.6%(86/89),其中隔瓣下室缺96.7%(29/30),膜部室缺100.0%(10/10),偏流出道室缺96.6%(28/29),嵴内室缺95.0%(19/20)。3例介入治疗失败,2例因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伴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而术中停止介入手术;1例术后封堵器移位外科手术取出。4个分型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8/30),10.0%(1/10),6.9%(2/29),5.0%(1/20)。3例(3.4%)术后存在1~1.5 mm残余分流;4例(4.5%)术后出现瓣膜功能异常,其中2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中3例术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瓣膜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1年复查仍存在三尖瓣轻度反流,但各房室大小及心功能均正常;4例(4.5%)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经激素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1周后恢复术前状态。结论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是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成功的关键。
- 付松周更须于文文刘宇航王辉李伟封志纯
- 关键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心血管造影介入封堵术
- 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总结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9年4月~2010年3月间诊治的5例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所有患儿均经超声心动图及螺旋CT确诊。2例保守治疗缓解。手术治疗3...
- 刘宇航洪小扬王辉付松杨学勇封志纯周更须
- 关键词:肺动脉气管狭窄
- 文献传递
- 体外膜氧合(ECMO)在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本院PICU于2008年12月率先在国内开展ECMO配合呼吸机、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顽固性心肺功能衰竭取得成功,为探索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儿童重症中的应用走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已临床应用ECMO治疗四例严重的心肺功...
- 许煊封志纯洪小杨付松周更须殷秀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儿童重症
- 文献传递
- 极低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床旁结扎术
- 目的:总结极低体重早产儿行床旁开胸结扎术的围手术期经验。方法:自2009-09至2010-4,对15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极低体重早产儿行床旁开胸PDA结扎术,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的方法。分析了床旁手术的理...
- 杨学勇郭文治周更须付松刘宇航王辉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极低体重早产儿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