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少君
- 作品数:81 被引量:90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中稻钾肥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中稻钾肥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块的产量反应需钾量;获取目标地块籽粒和未还田秸秆移走的需钾量;获取目标地块的上季钾素残效;根据所述产量反应对应的需钾量、所述平衡籽粒移走...
- 何萍徐新朋丁文成仇少君周卫
- 文献传递
- 长江流域中稻产量、肥料增产效应及利用率特征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究优化施肥条件下长江流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反应、增产效应和利用率特征,为该区域的肥料调控、解决施肥不合理等问题,及促进水稻的肥料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于2000-2017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稻田间试验及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字段或字段组合(水稻、水稻+产量及水稻+肥料利用率等)检索到的此时间段内有关长江流域中稻田间试验的论文,共采集到2165组田间试验数据。试验处理包括:优化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肥处理,以探究长江流域各省(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中稻在优化施肥下的可获得产量、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特征。【结果】我国长江流域中稻优化施肥技术平均产量为9.3 t/hm^(2),其中安徽省的平均产量最高,为10.1 t/hm^(2),湖北省最低,平均为8.7 t/hm^(2)。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1、0.8和0.9 t/hm^(2),平均相对产量分别为0.76、0.91和0.90。优化施肥处理下氮、磷和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1.3、11.3和9.2 kg/kg,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49.8、126.7和92.9 kg/kg。与农民习惯施肥措施相比,优化施肥平均增产0.7 t/hm^(2),增幅为8.3%;氮、磷和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4.5、5.0和3.4 kg/kg;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0.0 kg/kg。【结论】优化施肥有效提高了长江流域中稻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施用氮、磷和钾肥对长江流域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4%、9%和10%,但各省市间存在差异性且省市内的变异较大。水稻产量高低与肥料平衡施用紧密相关,但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存在着氮肥施用过量,钾肥施用不足的现象,优化养分管理策略对提高该区域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具�
- 王姣琳徐新朋杨兰芳黄晓萌何萍仇少君赵士诚
- 关键词:长江流域中稻肥料利用率
- 长期施肥下三种旱作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势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通过研究长期施肥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矿化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明确影响土壤有机碳贮存的可控因素,为进一步增加土壤有机碳贮存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河南省和江西省的黑土、潮土和红壤长期定位试验的不施肥处理(CK)、单施化肥处理(CF)和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MCF),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含量(MBC),拟合土壤有机碳矿化势(C0)和动力学常数(Kc)。并根据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采用RothC模型模拟计算碳投入量和有机碳贮存速率。【结果】3种土壤MCF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势最高。黑土中,MCF处理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势分别比CK显著增加了4.17%、33.94%(P<0.05),MCF处理有机碳含量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有机碳矿化势比CF处理显著增加了31.73%(P<0.05)。潮土中,MCF处理有机碳含量比CK和CF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40.59%、21.94%(P<0.05);MCF处理有机碳矿化势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是CK处理的3.14倍。红壤中,MCF处理有机碳含量比CK和CF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64.35%、43.10%(P<0.05),有机碳矿化势分别显著增加了22.20%、15.69%(P<0.05)。黑土和红壤MCF处理微生物熵(MBC∶SOC)及矿化熵(C0∶SOC)显著高于CK处理,潮土CF处理微生物熵及矿化熵显著高于MCF和CK处理(P<0.05)。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类型和施肥措施及其相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矿化参数总体上有极显著影响(P<0.01)。偏相关分析表明,分别控制温度、降水和蒸发条件下,土壤有机碳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矿化势与碳投入、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动力学常数显著负相关;分别控制温度和降水条件下,土壤有机碳与其矿化势、碳投入、全氮、碱解氮、速效磷显著正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增加全氮含量以及降低年平均�
- 息伟峰徐新朋赵士诚魏丹周宝库黄绍敏余喜初仇少君何萍周卫
- 关键词:旱作土壤长期施肥有机碳
- 不同秸秆还土方式对旱地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土方式对旱地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翻压与覆盖均有明显培肥土壤,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但两种还土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 蒋平荣湘民张富强罗建新蒋健容仇少君
- 关键词:秸秆培肥
- 一种高效玉米掺混施肥装置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玉米掺混施肥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壁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卡,所述轴承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机箱右侧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且位于机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搅拌桨...
- 徐新朋何萍周卫赵士诚仇少君
- 双季稻氮素调控和减肥增效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季稻氮素调控和减肥增效的方法,它采用手持式叶绿素仪(SPAD-502型),测定水稻叶色对氮素最敏感时期的最敏感叶片叶绿素的SPAD值。通过叶片SPAD值了解水稻氮素养分状况,然后将水稻实际SPAD值归入...
- 孙刚仇少君何萍周卫张文学刘光荣梁国庆
- 文献传递
- 典型黑土春玉米化学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减少化学肥料投入和提高肥料养分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农业举措。鉴于化学肥料不合理施用引起的黑土肥力下降和酸化,开展黑土化学肥料减少投入和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有利于实现黑土化学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于2013-2016年在典型黑土区开展连续4年肥料投入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缺氮(PK)、缺磷(NK)、缺钾(NP)、氮磷钾配施处理(NPK)。测定了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土壤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结果】黑龙江春玉米年产量10 t·hm^-2左右,除2013年外,2014-2016年各年份NPK处理春玉米产量、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显著(P<0.05)高于CK或PK处理产量。除2016年磷素农学效率外,NPK处理肥料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逐年升高。2013-2016年期间,肥料平均氮磷钾回收率分别为45.8%、6.1%和3.5%,农学效率分别为23.2、7.2和5.0 kg·kg^-1,偏生产力分别为58.3、133.2和97.7 kg·kg^-1。土壤矿质氮测试显示春玉米收获后到次年播种前冻融交替促进土壤有机氮素矿化。4年养分平衡计算的平均值显示NPK处理氮磷施用量基本与春玉米养分吸收量一致,土壤氮磷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物地上部钾素奢侈吸收导致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结论】典型黑土区连续4年试验显示,在产量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磷、钾肥能大幅减少,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而不施化学氮肥仅能维持第一年产量,随后的年份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和产量降低同时发生。
- 仇少君李宁何萍魏丹金梁赵士诚赵士诚徐新朋
- 关键词:化学肥料春玉米产量土壤速效养分黑土
- 淹水培养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动态被引量:36
- 2006年
- 以洞庭湖区2个典型水稻土(红黄泥和紫潮泥)为对象,研究了25℃、淹水培养条件下稻草-硫铵配施和单施硫铵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氦(SDOC、SDON)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SMBC、SMBN和SDOC、SDON在培养前期达到峰值,之后降低,并趋于稳定.添加底物后,2种土壤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碳(SMBC/T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全氮(SMBN/TN)的平均值都在2%-3%之间变化;可溶性碳与全碳(SDOC/TC)的平均值为1%左右,可溶性氮与全氮(SDON/TN)平均值为5%-6%.2种土壤中SMBC峰值单施硫铵处理最大,但与稻草-硫铵配施处理差异均不显著;SMBN、SDOC和SDON峰值稻草-硫铵配施最大.稻草.硫铵配施与单施硫铵处理中,低肥力红黄泥的SMBN、SDOC和SDON峰值差异显著;而高肥力紫潮泥SMBN和SDOC峰值差异不显著.前7d,SMBC/SMBN〈10;14d后,同一时刻单施硫铵处理SMBC/SMBN〉稻草.硫铵配施.不同处理的SDOC!SDON3d时最大.28d时最小.
- 仇少君彭佩钦荣湘民刘强唐麒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可溶性有机氮
-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被引量:20
- 2005年
-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 彭佩钦仇少君
- 关键词:洞庭湖区农业环境生态保护工程复合经营模式湖泊面积
-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被引量:71
- 2012年
-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有机碳库的活跃组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碳循环重要性着手,综述了土壤DOC在土壤碳固持与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作用;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如土壤酸化、气候变暖等),探讨了土壤DOC的相关影响因素如土壤性质、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对土壤DOC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进一步理解土壤DOC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李玲仇少君刘京涛刘庆陆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