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皆平

作品数:542 被引量:2,468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0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3篇细胞
  • 108篇肿瘤
  • 97篇结肠
  • 83篇肠癌
  • 81篇胃癌
  • 70篇基因
  • 67篇大肠
  • 64篇内镜
  • 64篇癌细胞
  • 53篇蛋白
  • 43篇溃疡
  • 41篇肠肿瘤
  • 41篇大肠癌
  • 39篇结肠炎
  • 38篇食管
  • 35篇结肠癌
  • 34篇胃癌细胞
  • 27篇病理
  • 26篇凋亡
  • 24篇激酶

机构

  • 348篇武汉大学
  • 67篇湖北医科大学...
  • 64篇湖北医学院
  • 40篇湖北医科大学
  • 34篇太和医院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咸宁医学院
  • 8篇广东医学院附...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郧阳医学院
  • 6篇武汉市第一医...
  • 6篇咸宁医学院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咸宁学院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襄樊市中心医...

作者

  • 525篇于皆平
  • 174篇罗和生
  • 96篇于红刚
  • 51篇沈志祥
  • 44篇余保平
  • 37篇吴清明
  • 28篇谭诗云
  • 25篇董卫国
  • 23篇冉宗学
  • 22篇王小众
  • 21篇沈志祥
  • 20篇沈磊
  • 19篇曹俊
  • 18篇谢国建
  • 18篇何小飞
  • 16篇刘诗权
  • 16篇黄杰安
  • 16篇王小虎
  • 16篇童强
  • 16篇刘重贞

传媒

  • 48篇世界华人消化...
  • 27篇胃肠病学和肝...
  • 26篇中华消化内镜...
  • 26篇中华消化杂志
  • 19篇中国实用内科...
  • 17篇中国医学影像...
  • 16篇临床内科杂志
  • 15篇胃肠病学
  • 15篇肿瘤防治研究
  • 14篇中国内镜杂志
  • 14篇中级医刊
  • 14篇临床消化病杂...
  • 14篇武汉大学学报...
  • 13篇国外医学(内...
  • 11篇中华内科杂志
  • 9篇中国药理学通...
  • 8篇华中医学杂志
  • 7篇国外医学(消...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12篇2008
  • 31篇2007
  • 31篇2006
  • 38篇2005
  • 49篇2004
  • 45篇2003
  • 53篇2002
  • 40篇2001
  • 32篇2000
  • 27篇1999
  • 15篇1998
5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胃癌淋巴管转移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探讨二者在胃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 PCR技术 ,分别检测了 6 4例胃癌石蜡组织中COX 2和VEGF C的表达及其中 2 2例胃癌新鲜组织中二者mRNA的表达。结果  2 2例胃癌新鲜组织中COX 2和VEGF C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2 %和73% ,其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 (P <0 0 0 1) ,与 6 4例胃癌石蜡标本COX 2和VEGF C的表达结果较一致。且COX 2和VEGF C表达之间存在明显关联性 (P <0 0 5 )。二者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有COX 2和VEGF C的高表达 ,而COX 2可能参与VEGF C淋巴管生成通路 。
刘晋于皆平王晓玲周晓东于红刚
关键词:胃癌淋巴管生成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石蜡标本
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被引量:17
2000年
洪流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洪俊袁藕莲陈金斌
关键词:老年人贲门癌内窥镜病理
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活化对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息传导通路的激活已被认为是肿瘤细胞抗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我们前阶段对胃癌化疗药物对蛋白激酶B(PKB)及其下游分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P13'K作为其上游信号分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得而知。我们通过观察阿霉素、足叶乙甙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作用,探讨P13'K信号通路活化对体外胃癌细胞化疗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艾耀伟于红刚于皆平杨艳李欢胡晓雯
关键词:胃癌细胞凋亡化疗药物诱导传导通路胃癌细胞系SGC7901活化信号分子
腺病毒介导的p27kip1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背景:近年来胃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疗效尚不尽人意,目前正积极寻求组织特异性基因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突破点。目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研究p27kipl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将成功构建的携带人p27kip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27kipl和LacZ重组腺病毒Ad-LacZ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实验测定细胞DNA合成。结果:Ad-p27kip1转染SGC-7901细胞后,细胞变圆、呈葡萄串样聚集以致脱落,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8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并有凋亡发生,^3H-TdR掺入量亦显著降低。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27kipl基因能使SGC-7901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表明该基因疗法能有效抑制体外胃癌细胞的生长。
张卫国吴清明童强于皆平王小虎谢国建
关键词:腺病毒介导胃癌细胞周期DNA合成
应用Ag-NOR计数、DNA含量检测大肠癌的预后价值
1997年
该文应用胶质银染技术、自动图像分析仪DNA含量测量技术对56例大肠癌手术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g-NOR计数与患者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0.77P<0.001)。Ag-NOR计数低,患者存活时间长,预后好;反之则预后差。对数秩时序检验P<0.001。在DNA含量总体直方图中,大肠癌细胞DNA主峰位于2~6C之间,预后好组,其主峰左移至2C附近,大于5C细胞群较少(10.48±9.89),而预后差组主峰右移至5C附近,大于5C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多(61.59±21.45)。2C细胞群为主大肠癌Ag-NOR计数(4.04±0.66)低于以非整倍体细胞群占多数大肠癌(5.92±1.49)(P<0.01)。结合运用上述指标可提高判断预后的准确性。
谭诗云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
关键词:AG-NOR预后大肠肿瘤
经内镜诊断治疗胃异位胰腺研究
1994年
经内镜诊断治疗胃异位胰腺研究韩兵,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汪朱文,杨咏梅胃异位胰腺是一种发育异常性疾病,以胰腺组织迷走,出现于胃粘膜下或肌层为其组织学特征。而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诊断困难。以往多因异位胰腺引起的急腹症样表现或因其他疾病行手术治疗后,在...
韩兵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汪朱文杨咏梅
关键词:胃异位胰腺胰腺疾病内窥镜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大肠癌化学预防被引量:9
2001年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研究表明 ,长期服用NSAIDs可以预防大肠肿瘤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NSAIDs抑制Cox 2合成PG有关 ,另外促进凋亡和抗氧化等也是NSAIDs作用机制之一 ,无胃肠道副作用的新的选择性Cox 2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大肠肿瘤的化学预防剂。
梅俏于皆平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大肠癌化学预防环氧酶
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大肠癌细胞DNA含量的预后价值
1994年
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大肠癌细胞DNA含量的预后价值谭诗云,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应用显微分光光度仪(MSP)或流式细胞检测(flowcytometry;FCM)消化道肿瘤细胞的DNA含量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1,2],认为大肠癌细胞DNA含量与患者预后...
谭诗云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
关键词:大肠肿瘤预后
粘着斑激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粘着斑激酶(FAK)在胃癌及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探讨FAK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FAK的表达。结果FAK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53/61)和75.4%(46/61),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FAK较强阳性/强阳性(即++/+++)的表达率分别为59%、26.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FAK(++/+++)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提示FAK参与胃癌的发病,并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刘竹军于皆平于红刚周晓东张险峰罗和生
关键词:胃癌组织FAK粘着斑激酶癌旁组织目的观
经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凝摘除小儿大肠息肉——附151例报告被引量:2
1993年
经结肠镜对151例小儿大肠息肉进行了高频电凝摘除术,结果显示,高频电凝摘除小儿大肠息肉明显优于丝线结扎,手术摘除等传统治疗方法。尽早地摘除小儿大肠息肉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途径之一。
沈志祥洪流于皆平廖红玉
关键词:肠肿瘤大肠息肉结肠镜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