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侠
- 作品数:28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B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CPR后不同时间血清B型钠尿肽(BNP)与肌钙蛋白I(TNI)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60例心脏骤停CPR成功患者CPR后即刻、3 h、12-24 h的血清BNP与TNI水平,根据CPR后不同时间点血清BNP的变化特点分为3组,A组为各时间点血清BNP水平一直小于200 pg/ml,B组为CPR后即刻BNP水平小于200 pg/ml,3 h和12-24 h BNP水平持续升高,且大于200 pg/ml;C组为CPR后即刻BNP水平小于200 pg/ml,3 h BNP水平大于200 pg/ml,但12-24 h BNP水平较3 h时降低。随访三组患者CPR后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 BNP和TNI具有交互作用(P〈0.05),即TNI表达水平随着血清BNP水平变化而变化。BNP高表达组(〉400 pg/ml)、TNI高表达组(〉1.5 ng/ml)患者病死率分别高于BNP、TNI低表达组(P〈0.05)。B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低于A组及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BNP与TNI水平变化能较好地评估心脏骤停CPR成功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
- 曹志民于海侠任长安檀立端刘巧丽程瑞年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I病死率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方式与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急诊PCI术2种不同再灌注治疗方式再通前、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4例STEMI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61例)和急诊PCI治疗组(63例),ELISA法测定2组患者血管再通前、后血清BN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STEMI组再灌注治疗前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和急诊PCI治疗组血管再通后血清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急诊PCI治疗组血清BNP水平明显低于溶栓治疗组(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与溶栓治疗均可明显降低STEMI患者血清BNP水平,急诊PCI治疗组BNP水平下降程度优于溶栓治疗组。
- 于海侠陈治国
-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钠肽急诊介入治疗溶栓治疗
- 血清可溶性ST2 NT-proBNP的联合检测在CPR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的患者给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后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s ST2)、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在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CPR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CPR后即刻、24h、48~72h的血清s ST2水平,根据血清s ST2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24h、48~72h血清s ST2水平一直小于200ug/L,B组:CPR后24h、48~72h血清s ST2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大于200ug/L;C组:CPR后24h、48~72h s ST2水平持续升高,但48~72h较24h时降低。同时检测每个时间点血清NT-pro BNP的水平。三组患者分别随访CPR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s ST2和NT-pro BNP具有交互作用(P<0.05)。s ST2高表达组(>200ug/L)、NT-pro BNP高表达组(>400pg/m L)患者死亡率均高于s ST2、NT-pro BNP低表达组(P<0.05)。B组死亡率明显大于A组和C组(P<0.05),A组死亡率低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C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生存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和C组患者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sST2、NT-proBNP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CPR患者近期预后的很好的指标。
- 武丽珠于海侠刘海洋刘跃会张文博
- 关键词:心肺复苏NT-PROBNP
-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联合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胱抑素 C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的患者给予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胱抑素(Cys)C在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14例CPR患者血清IL-6水平,根据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IL-6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三个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一直<200 pg/ml,B组:三个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200 pg/ml;C组:CPR后12 h、24~48 h的血清IL-6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检测每个时间点血清Cys C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组患者分别随访CPR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 LVEDD与LVEF随着血清IL-6、Cys C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C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和C组患者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IL-6、Cys C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CPR患者近期预后的很好的指标。
- 张艳利于海侠张倩崔艳艳郭金朋
- 关键词:心肺复苏胱抑素C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18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占87%[1]。存活患者半数以上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 宋云骏于海侠关亚男陈治国刘琛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 CPR后早期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及不同升高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早期升高水平及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0例CPR患者在CPR后即刻、3h和12~24h的血清BNP水平,并检测CPR后3h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血清BNP升高时间分为三组,A组:CPR后即刻、3h、12—24h血清BNP水平一直〈200ps/mL;B组:CPR后3h和12—24hBNP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200pg/mL;C组:CPR后3h和12~24hBNP水平持续升高,但12—24h较3h时降低。随访三组患者6个月后的死亡情况。结果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PR后3h血清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CPR后3h血清BNP水平高表达组6个月无病生存时间低于BNP低表达组。随访6个月,B组患者的死亡情况明显高于A组与c组;C组患者死亡情况稍高于A组。结论CPR过程中血清BNP可在心室早期激活,并且呈动态变化,这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如果CPR患者血清BNP大量持续表达,提示CPR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预后不良。CPR后早期血清BNP水平及变化趋势可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近期临床预后。临床上为了改善CPR患者近期预后,治疗上应积极改善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出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 于海侠曹志民檀立端任长安刘巧丽程瑞年
- 血清可溶性ST2水平变化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血清可溶性ST2(sST2)、N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0例CPR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CPR后即刻、24 h、48~72 h的血清sST2水平,根据血清sST2在不同时间点水平分为3组,A组(sST2低水平组):CPR后即刻、24 h、48~72 h血清sST2水平一直<200μg/L;B组(sST2高水平组):CPR后即刻、24 h、48~72 h血清sST2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200μg/L;C组(sST2升高下降组):CPR后即刻和24 h血清sST2水平升高,但48~72 h较24 h时降低。同时检测3个时间点血清NT-proBNP的水平。分别随访3组患者CPR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sST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高于B组(P<0.01),A组和C组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6个月生存率较C组低(P<0.01)。结论:血清sST2、NT-proBNP联合检测对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刘海洋于海侠武丽珠刘跃会张文博
- 关键词:心肺复苏近期预后
- 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康复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再次发生心力衰竭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高玉军武会志于海侠姚晶晶刘春涛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治疗生活质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PCAS患者102例,检测CPR成功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1 200 ng/L,B组:CPR后12 h和24~48 h的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1 200 ng/L;C组:CPR后12 h和24~48 h的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所有PCAS患者观察起点为CPR成功后即刻,随访终点为达到CPR后6个月或各种原因死亡。结果生存分析显示,B组(64.7%)患者6个月生存率低于A组(93.5%)和C组(89.2%),χ2=12.738和7.253,均为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血清GDF-15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536,95%CI:1.012~2.285,P=0.006)。结论血清GDF-15水平有望成为预测PCAS患者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 武会志于海侠任长安周大鹏李忠周景霞
- 关键词:心脏停搏生长分化因子15随访预后
- 简化MEWS-4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对EICU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简化MEWS-4P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对急诊监护室(EICU)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简化MEWS-4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200例EICU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分析两种评分方法的各段分值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度;分析两种评分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随着MEWS-4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分值的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4P评分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82(95%CI0.736~0.821),APACHEⅡ评分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8(95%CI 0.759~0.882),两种评分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分析,MEWS-4P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82,P<0.01)。结论:MEWS-4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都能初步评估EICU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MEWS-4P评分方法获得数据容易、使用方便,诊断准确度也与APACHEⅡ相当,更适用于EICU的危重患者。
- 郭星云陈治国石蕊于海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