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四景 作品数:49 被引量:266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以32例HCMV潜伏性感染患儿(潜伏组),92例活动性HCMV感染患儿(活动组)及48例健康婴儿(正常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患儿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三组间B细胞、IgG、IgM、IgA、IgE、NK细胞、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组总T细胞及CD4+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常组和潜伏组的CD8+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活动组(P〈0.01),而正常组和潜伏组CD8+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水平依次正常组显著高于潜伏组,潜伏组显著高于活动组(P均 〈0.01).[结论]HCMV感染机体后对患儿的天然免疫中的NK细胞、C3、C4以及体液免疫无影响,而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异常. 姜涛 李双杰 于四景 肖耿吉 张劲松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进行观察总结,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6%(71/241,95%CI:23.70%~35.21%),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08%(51/231,95%CI:16.73%~27.43%),肝损害发生率为9.71%(20/206,95%CI:5.67%~13.75%)。71例发生不良反应并完成疗程的患儿,治疗有效46例(64.79%);17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治疗有效120例(70.5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79,P=0.38)。患儿性别,入院时是否有黄疸,是否早产、剖宫产,是否伴有感染等因素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骨髓抑制和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于四景 李双杰 刘朝宙 张劲松 李清华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肝炎 婴儿 更昔洛韦 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Tfr表达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2%(41/44)比79.6%(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Tfr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Tfr表达量:(12.9±2.8)%比(8.7±2.7)%],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44)比6.8%(3/44)](P>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IM患儿具有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细胞数目维持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促进Tfr分化,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 廖亦男 于四景 肖耿吉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转移因子口服液 更昔洛韦 儿童急性盐酸克仑特罗中毒临床特征分析及救治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盐酸克仑特罗中毒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效果,为临床及时认识和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4月住院的28例急性盐酸克仑特罗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儿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至13岁(平均年龄7±5岁)。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呕吐、心悸、肢体抖动等;血生化改变主要为低血钾、高乳酸血症、高血糖、血肌酸激酶增高等,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和S-T段下移。经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补钾、护心等处理后,患儿在12~78 h后症状逐渐缓解。入院后48 h后血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5 d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访半个月无复发。结论儿童急性盐酸克仑特罗中毒以呕吐、心悸、肢体抖动、低血钾、高乳酸血症、心动过速为主要特征。早期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欧阳文献 祝益民 卢秀兰 于四景 丁川中 丁云峰 刘芙蓉 唐娟关键词:盐酸克仑特罗 急性中毒 儿童 某院248例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某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6月30日某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麻疹患儿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疾病的治疗和转归等。结果共调查248例麻疹患儿,平均年龄18.2月龄;其中≤9月龄组患儿98例,>9月龄组患儿150例;242例麻疹患儿未接种麻疹疫苗。83.06%麻疹患儿体温>39℃,平均热程为7.8 d;24例麻疹患儿表现为不典型皮疹。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为肺炎,占93.95%;≤9月龄组患儿声嘶、呛咳、喉炎、心衰竭的发生率较>9月龄组患儿高(P<0.05);典型皮疹、柯氏斑、畏光流泪、呼吸衰竭、重症麻疹的发生率较>9月龄组患儿低(P<0.05);两组患儿治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麻疹患儿中有41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合并肺炎的患儿痰培养检出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28.26%);X线胸部平片检查报告以肺炎为主(93.95%);9例麻疹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予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中6例好转出院,3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9月龄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患儿较多,易发生重症麻疹,而≤9月龄麻疹患儿易合并心衰竭。 姚婷新 谷芬 廖亦男 于四景关键词:麻疹 儿童 麻疹疫苗 黄芪甲甙对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对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5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无菌注射不含病毒的Eagle's培养基0.1 mL,30 min后,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共7 d;B组病毒性心肌炎对照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1 mL内含50%组织感染率(TCID50) 为1×10^5的CVB3病毒Eagle's培养基,30 min后,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共7 d;黄芪甲甙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为C、D、E组),在腹腔注射0.1 mL内含TCID50 为1×10^5的CVB3病毒Eagle's培养基,30 min后,用黄芪甲甙[具体剂量分别为0.07、0.2、0.6 mg/(kg·d)]0.1 mL灌胃,共7 d.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增高(0.57±0.16vs 0.06±0.02,P〈0.01);抑制凋亡因子Bcl-2基因(0.52±0.12 vs 0.76±0.11,P〈0.01)及蛋白(6.08±1.15 vs 12.38±3.05, P 〈0.01)表达下降,而促进凋亡因子Bax基因(0.79±0.12 vs 0.61±0.14, P 〈0.01)及蛋白(6.21±1.52 vs 3.01±0.75, P 〈0.01)表达增强,Bcl-2/Bax mRNA比值降低(0.58±0.14vs0.87±0.12,P〈0.05).与B组比较,E组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0.09±0.03vs 0.57±0.16,P〈0.05)降低,Bcl-2基因(0.74±0.12 vs 0.52±0.12,P〈0.05)及蛋白水平(11.82±2.96 vs 6.08±1.15, P 〈0.05)表达增强,Bax基因(0.63±0.13 vs 0.79±0.12,P〈0.05)及蛋白(3.15±0.72 vs 6.21±1.52,P〈0.05)水平表达下降.[结论]黄芪甲甙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中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而抑制促凋亡Bax基因表达. 李双杰 刘朝宙 张劲松 于四景 杨英珍 陈端珍关键词:脱噬作用 基因,BCL-2 2010年湖南省就诊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 599例儿童检测乙肝5项。结果 HBsAg阳性81人,阳性率1.76%,抗-HBs阳性3 219人,阳性率69.99%,乙肝5项全阴性儿童1 041人,占22.64%;大三阳57人,占1.24%;小三阳24人,占0.52%;15岁以下儿童男、女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增长趋势。结论 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76%,远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感染率;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预防乙肝成效显著。 刘朝宙 李双杰 于四景 张劲松关键词:儿童 乙肝标志物 HBV 145例小儿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本院2011~2016年小儿非伤寒沙门茵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且大便培养证实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145例患儿,记录这些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沙门茵的血清型、药敏结果及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等情况。【结果】145例患儿中男性83例,女性62例,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以小于两岁的婴幼儿为主,与其他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主集中在每年8~10月份。临床症状主是发热,腹泻,呕吐及腹痛,部分患儿有脓血便;经沙门菌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茵82株,肠炎沙门茵25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1%和95.9%,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79.3%,81.5%,82.7%,78.6%,91%,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88.2%,89.7%,98.7%。鼠伤寒沙门茵及肠炎沙门茵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便培养是确诊沙门菌肠炎的重方法,2岁以下婴幼儿为易感人群,引起儿童腹泻的非伤寒沙门茵属以鼠伤寒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茵为主,对于夏秋季节出现发热、腹泻及呕吐的患儿,需及时行大便培养检查。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以作为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三四代头孢疗效欠佳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雏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者亚胺培南。 刘芙蓉 于四景 罗如平关键词:儿童 住院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HFM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丙种球蛋白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儿均为43例。常规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用药治疗;丙种球蛋白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1)·d^(-1),连用2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治愈时间(d):6.54±2.21比9.47±3.45,住院时间(d):11.83±1.48比15.93±2.35];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5.35%(41/43)比55.81%(24/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HFMD患儿,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于四景 牟纲 张劲松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小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9例麻疹并发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并发重症肺炎,47例并发普通肺炎.分析患儿年龄、性别、有无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近期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无免疫功能低下及是否合并耐药细菌感染与并发重症肺炎的关系.结果 重症肺炎CRP及PCT水平均高于普通肺炎(t=2.31,2.30,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小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与男性、先天性心脏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合并耐药细菌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近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耐药细菌感染是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与近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及合并耐药细菌感染密切相关.监测CRP、PCT及免疫指标对预测小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有参考价值. 刘芙蓉 罗如平 于四景关键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