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吕梁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保留硬化骨壁)颗粒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2019年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病灶清除(保留硬化骨壁)、颗粒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5±20.3)岁。术前规范抗结核治疗2~3周,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改善,血沉小于30 mm/h后手术。术后每3个月复查胸椎X线片、C反应蛋白和血沉,同时评估植骨融合、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n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20±6)个月。手术时间为(138±30)min,出血量为(310±100)mL,植骨融合时间为(6.5±1.8)个月。术前12例神经功能不全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提高,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2例由C级至D级,1例由C级至E级,9例由D级至E级。胸椎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25±9)°,术后即刻平均(13±8)°,末次随访时平均(15±7)°,随访期间平均丢失(2.1±1.5)°,术前、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术后第2个月出现切口处皮下脓肿,行切开引流置管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硫酸链霉素灌注和静脉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保留硬化骨壁)、颗粒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安全有效。 刘金华 关海山 乔晓红 韩来春 史洁 梁硕关键词:结核 植骨 颗粒骨 后路 经皮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研究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经皮后路椎间盘镜(MED)与传统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2015年11月-2017年7月在我科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DLSS患者75例,椎板开窗减压组35例,MED组40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自如下地行走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手术优良率,并对比两组术后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内科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MED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及自如下地行走时间均优于椎板开窗组,手术时间则较长(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一周MED组VAS评分优于椎板开窗组(P<0.05),而末次随访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Macnab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MED与椎板开窗减压治疗DLSS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MED较椎板开窗减压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更快。 杨慧峰 乔晓红 高翻丽 牛建军 任立新 薛晓峰 杜玉勇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近年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2010年7月~2013年2月,共对5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行手术治疗。排除失随访者(9例),资料完整者42例。男38例,女4例,年龄29~65岁,平均41.6岁。按照Schatzker骨折分型:V型33例,VI型9例。按照三柱理论分型:双柱骨折37例,其中外侧柱+内侧柱14例,外侧柱+后柱12例,内侧柱+后柱11例。三柱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在完善术前准备后接受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予以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影像学评分。术后6个月,1、2年予以膝关节HSS评分以及Satku关节炎放射学评分。[结果]术后随访24~52个月,平均33.8个月。术后即刻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影像学评分为(14.2±2.7)分(10~18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为(81.9±7.3)分(65~92分),Satku膝关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为(1.5±0.7)分(1~3分)。术后1年的HSS评分为(84.3±7.2)分(70~96分),Satku膝关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为(1.9±0.9)分(1~4分)。术后2年的HSS评分为(82.5±6.6)分(67~96分),Satku膝关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为(2.6±1.5)分(1~6分)。术后6个月,1、2年的膝关节HS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F=1.290,P=0.279)。[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稳定性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乔晓红 查振刚 牛建军 任立新 张江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入路 功能评分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由于患肢短期内常常不能负重,且高刚度的内植物对骨折断端存在应力遮挡效应,易导致患肢出现骨质疏松,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分布发生变化,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病率较高,目前关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对股骨近端及空心钉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骨质疏松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影响,探究生物力学因素在股骨头坏死进程中的作用。方法:获取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 19.0、3-Matic、UG 11.0、Hypermesh 14.0、Abaqus软件建立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1种术后股骨近端无骨质疏松、3种术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的有限元模型,测量分析4种模型不同部件的应力、接触压力、位移峰值及云图,对比分析股骨头内部应力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股骨头及下前空心钉的应力、接触压力随骨质疏松程度变化较大,4种模型的位移峰值随着骨质疏松程度加重而缓慢增长。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程度对不同部件的应力、接触压力、位移峰值无显著性影响,股骨头内部应力分布随骨质疏松发生相应变化,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环境变化对股骨头坏死有着重要影响。 薛晓峰 魏永康 乔晓红 杜玉勇 牛建军 任立新 杨慧峰 张治民 郭媛 陈维毅关键词:股骨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内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国人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牛建军 马迅 赵斌 乔晓红 冯育明 任刚 问全海 王富珍 李艳峰 李有连 车欢娥 蔡云花 尹淑珍 蔡若莲 1.标本取材: 该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山西医科大学解剖教研组国人体质研究室提供的太原地区出土完整的国人干燥寰枢椎配套标本,并从外观上排除了畸形及破损。2.大体观察: 观察寰枢侧块关节面,枢椎横突孔情况,再按关节面解剖复位...关键词:关键词:解剖学 寰枢关节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对比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与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吕梁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前内侧或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的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A组(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20~73岁,平均(46.31±14.56)岁;B组(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3~73岁,平均(45.30±14.5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使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评定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的改变。结果 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7.93±4.13)个月。术后骨折均临床愈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时两组间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时A组膝关节HS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A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和3 d VAS评分及术后半年胫骨平台后倾角高于B组;B组负重活动时间及术后当天内翻角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短期随访治疗效果更佳,由于病例数较少且缺乏远期随访结果,还需要更进一步观察研究。 王利兵 尚晋 杨慧峰 郭秀珍 王东东 祁正玺 乔晓红关键词:膝关节 胫骨平台骨折 强筋通络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乔晓红 牛建军 蔡若莲 杨彗峰 蔡云花 尹淑珍 孙敬斌 任立新 刘晓华 李雪梅 一、方法1、临床病例的选择 诊断标准:①患者有或无腰部外伤史;②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常位于腰骶部,下肢疼痛可沿患侧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及足背外侧,常为单侧下肢放射痛;③咳嗽、喷嚏、用力排...关键词: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aspin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aspin的表达水平,来探讨Vaspin在骨关节炎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对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应用K/L分级标准对患者膝关节进行评分,分别选取轻度骨关节炎(K/L分级≤2)患者30例和重度骨关节炎(K/L分级≥3)患者70例,留取患者血液标本,离心后获取血清并冰冻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所取血清中的Vaspin的水平,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关节炎中Vaspin的表达变化、不同BMI患者血清中Vaspin的表达差异、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aspin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指标C型反应性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骨关节炎患者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是否为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首先检测到重度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aspin的表达水平较轻度骨关节炎患者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次发现肥胖组(BMI≥28)患者血清中Vasp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BMI<24)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更有意义的是,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了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aspin的水平与患者的CRP存在正相关(R=0.36,P<0.01),而Vaspin与ESR间的相关性分析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R=0.20,P=0.11);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血清Vaspin水平是独立于患者肥胖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为骨关节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作为一种与肥胖及代谢密切相关的脂肪因子,骨关节炎中异常表达的Vaspin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肥胖与骨关节炎之间一个关联分子,并对骨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乔晓红 薛晓峰 查振刚 蔡若莲 牛建军 任立新 杨慧峰 李雪梅 郭秀珍关键词:骨关节炎 血清 疾病活动度 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Sanders Ⅲ 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应用术前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80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手法复位,待消肿后再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随访评价患者的术前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伤口情况。结果 6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10.1个月。术前消肿时间为3 d^5 d,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周~12周。按照美国足踝协会后足评分(AOFAS)进行功能评定,优38例,良20例,可10例,优良率为85%。本组患者中有3例于术后1周出现切口转弯处伤口渗出,经换药后于术后3周愈合。结论术前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薛晓峰 乔晓红 王利民 任立新 杨慧峰关键词:跟骨骨折 SANDERS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种腰穿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穿针,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腰穿针包括针管、针芯、针座以及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单向阀,针管的一端设有用于穿刺的针尖,针尖侧壁上设有与针管连通的进液孔,针座设于针管的另一端且该针座上设有与针管连通的通孔,... 杜彦蓉 段虎斌 乔晓红 成军军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