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国泰
- 作品数:72 被引量:4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理性发展主题公园被引量:13
- 1998年
- 严国泰
- 关键词:主题公园旅游项目开发经济增长点
- 文化景观视角下海岛型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养马岛为例
- 2021年
- 随着烟台市大力开展海岸、海域及海岛整治修复的推进,如何传承保护好海岛村落景观风貌与特色,对助推"美丽海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承和发展具有海岛文化特色的项目,围绕海岛型乡村特有的资源、主营产业等,深挖海岛乡村文化底蕴,塑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通过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以养马岛整体规划与景观设计为例,探索"活化"保护,让海岛文化遗存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实现过去的与现在的、传统的与未来的无缝对接。在实现海岛乡村文化振兴的运作过程中,以文化兴旅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案例为借鉴。
- 马海英林轶南严国泰
- 关键词:文化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景观设计
- 滨水景观——水生植物规划设计
- 2017年
- 水生植物具有独特的造景功能,还能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分解、过滤和转化,从而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景的设计,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仅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可以体现真善美的风姿。
- 李真真严国泰
- 关键词:水生植物
-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探讨——以河北省涉县固新镇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更新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固新镇将保护与更新相结合,采取单位保护与群体保护相结合,实施点、线、面三个层次的保护模式,强化政府引导,注重文脉的传承,以达到保护固新历史文化资源、改善现有贫困状况、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 李海琳严国泰严国泰谢空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
-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构建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增强人们对美的感受,更好地实现艺术和风景空间的结合,就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论述,并明确指出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对园林设计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园林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 邱明严国泰
-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以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古石村为例被引量:13
- 2019年
- 乡村景观的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契机。现有的乡村景观建设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快速村镇化的建设,传统的乡村风貌、生态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受到严重挑战。本文以古石村为案例,提出以保护乡村文化和生态景观资源为底线,因地制宜,以发展促进保护的景观规划策略,来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之目标。
- 王瑞严国泰傅大伟
- 关键词:乡村景观资源保护景观规划
- 胶东半岛海洋文化景观的形成及类型被引量:2
- 2021年
- 根植于土地和地域文化发展文化景观,并在全球化中坚守地域的文化多样性。坚持自然和文化的历史发展演进,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并与环境生态发展相和谐,成为遗产保护应对全球化、城市化的有效方法与工具。本文立足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相关联的人类开发与利用历史,通过文化景观的挖掘与建构,以价值为导向,梳理胶东半岛海洋文化景观类型。以便有效地传承与共享文化景观价值,提升胶东半岛海洋文化景观的保护能力与保护效果。
- 马海英严国泰
- 关键词:胶东半岛文化景观
- 基于文化传承的传统村落景观营建--以吉安市银圳村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传统村落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极强的文化传承价值,也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近年来,快速的乡村建设使得部分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征消失,文脉断裂。文章以银圳古村为例,从“文化资源挖掘和提炼—文化要素重构和整合—文化景观传承和再生”三个层次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营建理念。通过文化和景观的结合,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和景观再生。
- 王瑞王瑞严国泰
-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村落景观营建
- 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被引量:3
- 1999年
- 从生态质量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这个角度出发,论证了生态容量开发在生态旅游系统中的地位,阐述了生态区域的游憩活动展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营造生态环境效益体系,以促进旅游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发展。
- 严国泰
-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育游憩活动环境效益
- 全球化之下中国现代景观多元化的思考被引量:7
- 2008年
- "熔炉"熔化任何外来异物,而"融合"则允许互相交流。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吞噬一切的"熔炉"型模式正在向倡导相融互渗的"融合"型模式转化。立足于上述理解,分析研究了现代景观的发展方向,总结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景观状况,认识到走"融合型"多元化景观之路,"谦逊包容,协同合作;因地制宜,构建网络;兼容并蓄,酿造创新"才是中国景观建设克服"东西夹攻、中间断代"的蜕变期困难,开创崭新局面的正确出路。
- 严国泰卢轶
- 关键词:风景园林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