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
- 作品数:310 被引量:473H指数:10
- 相关作者:谢恩彭侃王玉梅侯卫坤唐小卓更多>>
-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被引量:7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82例,女142例;年龄为65~93岁,平均77.4岁;股骨颈骨折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8例。关节置换101例,内固定123例。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5d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于术前及术后进行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经B超检查,术前发生DVT64例(28.6%),主要集中于伤后3~6d;血栓类型:远端血栓53例(82.8%),混合血栓11例(17.2%)。术后发生DVT118例(52.7%),主要集中于术后3d内;血栓类型:远端血栓105例(89.0%),近端血栓1例(0.8%),混合血栓12例(10.2%)。本组患者人院时、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5d血浆D-二聚体浓度平均分别为(11.88±13.42)、(9.29±10.99)、(10.25±9.04)、(7.93±7.04)、(7.00±6.5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8,P=0.012);入院时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术前1d、术后3d、术后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69。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率高,以远端血栓为主。围手术期DVT多发生于伤后3~6d及术后3d内。入院时及术后1d患者D-二聚体浓度较高。D-二聚体检查在髋部骨折患者DVT筛查中意义有限。
- 付亚辉王鹏飞王宝辉田丁杨娜刘萍冯尚华王虎李明张堃
- 关键词:髋骨折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
- 加味当归补血汤改善老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老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3例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气血两虚证)老老年患者,将行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者设为治疗组(31例),行琥珀酸亚铁(速立菲)治疗者设为对照组(42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证候疗效,贫血疗效,术后第1天(T1)、第8天(T2)、第15天(T3)、第22天(T4)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术后第22天,治疗组"面色萎黄"的总有效率为77.42%,与对照组的71.43%相近(P>0.05);治疗组"头晕眼花"(93.55%vs 66.67%)、"神疲乏力"(87.10%vs 54.76%)、"气短"(100%vs 80.96%)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贫血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5%vs 78.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ct均有所改善,与本组T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在T3、T4时Hb、Hct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在老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治疗中疗效显著,适用于轻中度失血性贫血的患者。
- 鲁超任敬王智耀侯卫坤郭浩郝阳泉
- 关键词:加味当归补血汤半髋关节置换术贫血老老年
- 外伤性截瘫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与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 相洁刘晓霞
- 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肱二头肌腱鞘炎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肱二头肌腱鞘炎引起肩关节疼痛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玻璃酸钠在肱二头肌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肱二头肌腱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病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
- 朱宇季艳丽康汇李红川
- 关键词:玻璃酸钠肱二头肌腱疼痛关节功能
-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细节管理在康复护理管理中的临床研究
- 相洁刘晓霞
- PKP、PVP治疗ASOTLF分型ⅢA型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分型Ⅲ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08例ASOTLF分型ⅢA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KP组(58例)与PVP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背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脊柱功能,采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后凸Cobb角评估临床疗效;观察骨水泥渗漏和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均显著优于术前(均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局部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与PVP均能有效改善ASOTLF分型ⅢA型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和脊柱功能,但PKP在恢复伤椎高度、改善局部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更具优势。
- 李庆达贺宝荣刘团江高林杨俊松郝定均
- 关键词:脊柱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
- 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的构建及其检测STAT3活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构建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并检测STAT3活化能力,为筛选STAT3活性调控相关药物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基因合成STAT3反应元件序列,退火形成含酶切位点的双链DNA,内切酶XhoⅠ和HindⅢ双酶切报告基因载体p GL6-TA,T4 DNA连接酶将STAT3反应元件插入p GL6-TA载体多克隆位点,将该载体转染He La细胞,G418筛选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表达的单克隆He La细胞株。5,10,20 ng/ml不同浓度激动剂IL-6和20,40,80μmol/L抑制剂S3I-201刺激单克隆He La-STAT3-Luc细胞,检测荧光素酶对应的发光值验证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结果测序和比对结果显示,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p GL6-STAT3-Luc中STAT3反应元件序列正确;G418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单克隆He La细胞株;5,10和20 ng/ml浓度IL-6可刺激He La-STAT3-Luc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01),且分别升高5.4,10.3和20.0倍;不同时间点检测1 ng/ml和5 ng/ml浓度IL-6刺激He La-STAT3-Luc细胞,其荧光素酶的活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40μmol/L和80μmol/L浓度的抑制剂S3I-201与10 ng/ml浓度IL-6共刺激He La-STAT3-Luc细胞,其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01),STAT3活化的抑制率分别为18.9%和43.7%。结论成功构建STAT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有效检测STAT3活化水平的能力。
- 王博张英张英王林玉蔡永松周艳李琰清周艳
- 关键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STAT3
- 柚皮苷对骨关节炎软骨破坏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考察柚皮苷对骨关节炎软骨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柚皮苷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柚皮苷组大鼠通过切断右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建模后,柚皮苷组大鼠每天灌胃200 mg/kg的柚皮苷溶液,共灌胃4周。通过番红O/固绿染色和OARSI评分评估大鼠的关节软骨损伤程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组织中p-IκBα和NLRP3的表达。通过用IL-1β体外诱导SW1353细胞来模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病理微环境,并分别应用NF-κB抑制剂(PDTC)或NLRP3抑制剂(CY-09)处理SW1353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NLRP3、caspase-1、IL-6、IL-10、IL-18、MMP13和ADAMTS-5的表达。通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柚皮苷组的OARSI评分显著降低(2.63 vs 0.94,P<0.05)。柚皮苷组的p-IκBα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IL-1β组相比,IL-1β+柚皮苷组的SW1353细胞中NF-κB、NLRP3、caspase-1、IL-6、IL-18、MMP13和ADAMTS-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IL-10显著升高(P<0.05)。PDTC和CY-09对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调控作用与柚皮苷一致。与IL-1β组相比,IL-1β+柚皮苷组、IL-1β+PDTC组和IL-1β+CY-09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柚皮苷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柚皮苷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部分依赖于对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抑制。
- 彭侃鲁超胡守业李政武文韬
- 关键词:柚皮苷骨关节炎软骨NF-ΚB信号通路
-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 目的:观察运用微信平台对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4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可熟练使用微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
- 焦淼相洁孙银娣刘晓霞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
- 人细胞角蛋白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 2017年
- 目的克隆人细胞角蛋白1(cytokeratin 1,CK1),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从人角质形成细胞系中提取RNA,以RT-PCR反转录cDNA,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人CK1编码区全长基因(NM_006121.3),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PCR产物和p ET-28a载体,T4 DNA连接酶将人CK1编码区全长基因克隆到pET-28a载体上,IPTG诱导融合蛋白his-CK1的表达。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测序鉴定表明构建表达载体中人CK1序列正确;融合蛋白his-CK1的相对分子量为70 kD,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在变性条件下纯化融合蛋白his-CK1,其纯度大于90%;纯化的融合蛋白his-CK1可与商品化CK1抗体以及His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K1,并成功诱导表达及纯化融合蛋白his-CK1。
- 王博侯卫坤周艳蔡永松王林玉张英韩燕孟列素
- 关键词:基因克隆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