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
- 作品数:188 被引量:388H指数:7
- 相关作者:黄有丽杨亚丽翟浩曹绍锐金文彤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刑事非法证据取舍与法律价值的选择被引量:1
- 2005年
- 刑事非法证据的取舍,关系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利益冲突的权衡。在确立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必须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价值。掌握好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之间的度,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邵军锋
- 关键词:非法证据
- 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属性权利,它属于法律直接确认的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并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当人类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时,知识产权在各种权利形态中的重要地位日益...
- 王永慧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与发展对策研究
- 2021年
-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借助网络载体和信息技术优势赢得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风险,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以及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就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与发展对策进行重点研究。
- 刘昕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 我国物业管理问题探讨被引量:10
- 2006年
- 王永慧
- 关键词:物业管理行业物业管理纠纷房地产业
- 渎职罪主体探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对渎职罪主体作了严格限定,2002年12月全国人大九次会议对渎职罪的主体的适用范围作出了解释。增加了四类人员。主体范围的扩大势必影响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内涵的界定,基于此,笔者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作出了界定,笔者以为应坚持以具备资格为前提,以拥有职责和职权为基础,以职务名义从事公务为棱心的三位一体的“新公务论”。
- 张胜英
- 关键词:渎职罪主体《刑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被引量:3
- 2009年
- 刑事和解制度是我国当前刑事法学领域一个热点问题,在实践中发挥出明显的作用,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公诉权的价值追求与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具有合理性,能够克弊求利,以尽其效。
- 冯中华
- 关键词:公诉权刑事和解制度
-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被引量:17
- 2008年
- "公共利益"是我国法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作为法律保留条款或说是法律限制条款,其本质是对个人和部分利益的限制,对全民或整体利益的维护和偏袒。"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有实体和程序标准。"公共利益"的实体界定标准主要有三个:(一)客观具体性。即现实中没有抽象的公共利益,针对某一具体情况时,其内涵不再是概括的、抽象的、不可确定的,而是具体的、可以确定的客观存在。(二)公共性。受益主体的共同性即共享性、受益内容的共同性即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共同性即政府提供。(三)和谐发展性。程序界定标准主要包括:1.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民主程序;2.确立"公共利益"的司法审查标准;3.赋予人民群众拥有公益诉讼的权利;4.设置公共利益确认的单独程序四个方面。
- 黄有丽
- 关键词:公共利益
- 以人权保障为核心构建我国未决羁押的基本理论体系被引量:2
- 2008年
- 未决羁押是依法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未决羁押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也属于例外性的程序性保障措施。未决羁押具有双重目的:其一,提供程序保障,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其二,预防犯罪嫌疑人再次实施新的危害社会行为,保障人权。应该合理地设定与运用未决羁押措施以实现其程序性与实体性目的,协调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同时兼顾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体现国家的法治文明程度和社会理想。
- 姜海霞
- 关键词:未决羁押人权保障刑事诉讼制度
- 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分析
- 2009年
-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刑事诉讼法原则,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所采用。它旨在确立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诉讼主体的法律地位,并给予其相应的程序保障,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尊重人权的进步理念,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重大进步,对于实现刑事诉讼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保障受刑事追诉者人权,实现诉讼民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确立标志着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程序活动民主化和文明化的价值取向。
- 金文彤
- 关键词:无罪推定推定公正审判
- 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当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我国并没有对危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而我国当前针对环境污染、公共食品卫生安全等设立的公益诉讼制度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效果较好。因此,建议通过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明确公益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等方面,以实现对未成年人各项权益的全面保护。
- 刘伟丽
- 关键词: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