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品数:3,183 被引量:9,002H指数:28
- 相关作者:江厚满李传胪张鹏飞王睿胡浩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用波段内激光增强波段外激光吸收的测量方法研究
- 基于半导体材料仅在响应波段外激光作用下,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吸收很小,而在响应波段内激光和波段外激光共同作用下,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的吸收增强,文中提出了差动法测量材料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并利用吸收系数的表达式,对比有无波段内...
- 濮俊艳李莉陆启生
- 关键词:反射率透射率
- 文献传递
- 宽边可调缝隙波导中缝隙谐振电导的变化规律
- 2014年
-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研究了波导窄边缝隙天线中缝隙随着波导宽边尺寸调节过程中其谐振电导的变化规律,包括缝隙的宽度、缝隙切入宽边的深度、波导壁厚等对谐振电导及谐振长度的影响。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拟合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得到的缝隙参数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此外,还分析了缝隙辐射电场随波导宽边调节的变化情况。
- 杨一明袁成卫钱宝良
-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波束扫描
- 两路飞秒光纤放大器相干偏振合成系统被引量:1
- 2016年
- 飞秒光纤激光在社会生产、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限于光纤内的非线性效应、光纤损伤、模式不稳定性等因素,单路功率或能量提升空间有限。近年来,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国际相干快印网络(ICAN)项目的支持和推动,相关研究如火如荼,各种合成技术不断涌现。目前,
- 于海龙罗亿张志新王小林粟荣涛张汉伟马阎星周朴许晓军陈金宝
- 关键词:飞秒光纤放大器弗里德里希平均功率席勒
- 2DPIV技术在激光辐照液体贮箱中的应用
- 2016年
- 实验研究激光对液体贮箱的辐照效应时,需测量贮箱内液体的流动状态。当壳体温度不超过液体的饱和温度时,贮箱内液体为自然对流形态。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搭建了二维数字PIV系统,实现了液体平面内的速度场测量。采用粒径1-5μm、密度1.05g/cm^3的空心玻璃微珠微粒做为示踪粒子;利用532nm连续波激光器和三个平凸柱透镜构建了片光系统;采用装有微透镜阵列的CCD相机记录粒子图像;利用互相关算法处理粒子图像计算速度场。将此技术应用于激光辐照液体贮箱实验之中,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较好。
- 焦路光赵国民王嘉睿杨在富
- 关键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自然对流
- 用三维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光子晶体薄板W3波导传输特性被引量:8
- 2006年
- 构建了用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PC机群环境,将基于此机群环境的三维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用于光子晶体薄板W3波导传输特性研究·性能分析表明:对于大规模问题,机群并行FDTD算法能够获得较理想的加速比·具体计算了W3波导的透射率频谱和光场分布·结果表明:光子晶体薄板W3波导能够实现光的三维约束,其导带中存在着微小禁带(mini-gap)·
- 朱志宏叶卫民季家镕袁晓东曾淳
- 关键词:光子晶体时域有限差分并行计算消息传递接口
- 舰船尾流的前向光散射对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优化前向光尾流自导的探测系统的设计,分析了舰船远程尾流中气泡群的前向光散射对测量气泡群衰减系数的影响。根据消光定理和Mie理论,推导了单散射条件下测量气泡群衰减系数的公式,给出了因前向光散射导致的测量误差因子和修正因子的表达式。基于此表达式对干净的尾流气泡群和覆盖着两种典型有机膜的脏尾流气泡群的误差因子和修正因子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探测系统的接收视场角和气泡表面附着的有机膜对衰减系数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向散射对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测量影响很大,在前向1°的散射角范围内这种影响尤为显著;气泡表面附着的有机膜对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测量影响很小。
- 孙春生张晓晖朱东华
- 关键词:MIE理论
- 谐振式光纤陀螺偏振噪声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是第二代光纤陀螺,其性能受各种噪声因素的影响。为提高谐振式光纤陀螺的性能,对谐振式光纤陀螺的瑞利背向散射、克尔效应、磁光法拉第效应和偏振态耦合等各种噪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偏振态耦合噪声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保偏光纤环旋转90°对接的谐振腔优化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减小谐振腔的偏振噪声和磁光法拉第噪声,且可改善陀螺系统的温度特性。
- 林惠祖胡永明姚琼
- 关键词:谐振式光纤陀螺
- 测量大型船体变形的折线光路摄像测量方法与系统研究
- <正>大型舰船的船体变形测量及其变形对测量设备与武备产生误差的修正是国际、国内的船舶界的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成熟的技术解决此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折线
- 于起峰姜广文丁晓华尚洋
- 文献传递
- 波导内场增强法测量微波气体击穿
- 2011年
- 提出并研究了波导内场增强法测量微波气体击穿的实验方案,在密闭波导内加金属针实现电场增强,通过调节微波源辐射功率及两针距离,使微波传输达到气体击穿的条件。介绍了实验原理及诊断方法,进行了频率2.86GHz、脉宽180ns的微波在0.1MPa空气中的击穿实验,分析了实验中得到的典型波形。结果表明实验现象与设计吻合,验证了该方案研究微波气体击穿的可行性。
- 杨一明袁成卫钱宝良
- 关键词:微波波导
-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腔长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改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性能,研究了腔长敏感性随温度和工作电流变化的规律。利用气体激光器模牵引效应的经典公式,推导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腔长敏感性的表达式。通过扫模实验研究了腔长敏感性与温度、放电电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腔长敏感性越小;放电电流越小,腔长敏感性越小。因此采取较小的放电电流可降低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腔长敏感性,降低稳频误差的影响。
- 王飞汪之国龙兴武
- 关键词:环形激光器四频差动激光陀螺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