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184 被引量:1,010H指数:15
- 相关作者:王敏张万方范健文杨翠辉蔡明伟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社区老年人中医“知识、态度/信念、行为”情况及生存质量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目标社区老年人中医“知信行”现状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两社区的老年居民200人,采用经德尔斐专家咨询法设计的中医知信行问卷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中医“知信行”及生存质量调查,比较两社区老年人中医“知信行”情况及生存质量,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中医“知信行”与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两社区的中医知信行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社区优于普通社区。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中医知信行得分越高,生存质量中的身体功能(PF)、身体问题-角色限制RP)、身体疼痛(BP)、健康感受(CH)、精神健康(MH)的得分越高。结论建立“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对在社区人群中普及中医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能提高老年居民的生存质量。
- 陈建伟李美婷何梅囡张万方夏国华
- 关键词:老年人中医知信行
- 广州市荔湾区2009年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防控措施,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附录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每1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疫情持续7d,共确诊36例病例,罹患率为1.68%;男女性别比0.5∶1;住宿生走读生比3.5∶1。结论此次疫情为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及时隔离病例以及规范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 杨丽莉范健文杨翠辉曾伟锋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 广州市荔湾区2008与2012年死亡监测系统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8与2012年网络直报死亡监测资料,评价广州市荔湾区死因资料报告质量,为该区死亡登记报告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广州市荔湾区2008与2012年网络直报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通过分析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最高诊断可靠性、常见根本死因编码错误等指标对广州市荔湾区2008与2012年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008年共报告死亡病例5 746例,报告及时的有1 265例,占总报告死亡数的22.02%;2012年共报告死亡病例5 863例,报告及时的有3 776例,占总报告死亡数的64.40%;2012年的死亡报告及时率高于2008年(P<0.01)。2008年审核及时率为64.91%(3 730/5 746),2012年审核及时率为66.76%(3 914/5 863),2012年的审核及时率高于2008年(P<0.05)。2008年最高诊断可靠的有3 058例,占总数的53.22%;2012年最高诊断可靠的有4 621例,占总数的78.82%。2008年共有1 109例为ICD编码错误,占报告总数的19.30%;2012年共有35例为ICD编码错误,占报告总数的0.60%。2008年死亡病例最高诊断单位为县级及以上的占报告总数的82.04%(4 714/5 746),2012年死亡病例最高诊断单位为县级及以上的占报告总数的98.79%(5 792/5 863),2012年高于2008年(P<0.01)。结论 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的死因登记报告质量明显高于2008年。加强医疗机构与公安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死因随访工作是提高报告质量的重要途径。
- 洪佳冬张万方余毅
- 关键词:病例报告信息系统
- 广州市荔湾区HIV抗体筛查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HIV抗体试验初筛(ELISA)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求HIV抗体筛查阳性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方法对98份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的样本与其WB法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ELI-SA检测S/CO值变化与WB结果的关系。结果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经免疫印迹确证试验,阳性的有91例,均为HIV-1抗体阳性,阴性3例,结果不确定的4例。ELISA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2.86%。确认为阳性标本的S/CO平均值为14.01;不确定标本S/CO值的平均为6.65;阴性标本S/CO值的平均为5.17。在阳性标本中,gp160、gp120出现率最高为100%,p24为98.90%,而p55,p17出现率较低,分别为58.24%及69.23%,其余条带出现率均达到90%以上;不确定标本中,gp160、gp120、p24条带出现的几率最高,均为100%,p17出现率为25%。结论 HIV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高S/CO值预示HIV抗体阳性的可能性较大。WB确认方法检测不确定标本有一定的缺陷。
- 付丽黄嘉盈张秋丽
- 关键词:HIV抗体筛查试验免疫印迹试验S/CO值
- 一种室外花架
- 一种室外花架,它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主支撑结构,在每组主支撑结构之间通过辅助支撑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面。所述的主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横杆和底座,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立柱设置在两根以上,...
- 张建华
- 文献传递
- 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荔湾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781例,发病率为86.95/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峰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男女性别比1∶1.14;发病年龄最大92岁,最小2岁,以中青年为主。全区疫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随后向老城区扩散,最后波及21个行政街,有8个较大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Ⅰ型。结论2013年荔湾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疫情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荔湾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 杨丽莉景钦隆曾伟锋王敏蔡明伟杨翠辉何国宽范健文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流行病学
- 婴儿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母传抗体消长特征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 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中和抗体水平,为建立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征集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并经知情同意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81对母亲和新生儿。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运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母传抗体消长特征研究。结果在纳入的181对母亲和新生儿中,母亲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98%和88.9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eometric mean reciprocal titer,GMRT)分别为25.42和27.00。新生儿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03%和71.82%,GMRT分别为20.50和16.48。新生儿的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滴度与其母亲的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rEV71=0.70,P〈0.001;rCoxA16=0.75,P〈0.001)。0-6月龄婴儿体内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随月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χ^2EV71=100.23,P〈0.001;χ^2CoxA16=112.24,P〈0.001)。结论 建议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在6月龄接种为宜,育龄期妇女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能提高婴儿体内抗体水平,以降低小于6月龄婴儿发病率。
- 崔敏李雅静杨琼英陆龙贺晴董智强吴新立曹毅敏傅传喜王鸣
- 关键词:手足口病婴儿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 2023年荔湾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报告
- 一、引言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对于个体来说,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从整体而言,健康素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提升公众健康素...
- 赵洁荣方桦
-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合理营养
- 2016—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掌握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荔湾区手足口病疫情以及病原学监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共报告15303例手足口病,男女比为1.49∶1;年均发病率320.23/10万,以华林街发病率最高,2019年发病率最高,达461.96/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为57.11/10万;每年5—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5岁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89.54%,以儿童散发多见,其次是托幼机构儿童;感染病毒类型以CoxA16为主。结论广州市荔湾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相关部门需在发病高峰月份、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对1~5岁儿童有针对性开展疾病防控和健康宣教工作。
- 王敏李海许少君陈纯余超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征
- 应用德尔斐法筛选中医“知信行”问卷的指标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筛选确定中医"知信行"问卷的指标。[方法]2008年,运用德尔斐(Delphi)专家咨询法经2轮咨询对备选条目进行评价筛选。[结果]剔除4个指标,修改5个指标,确定29个指标,专家积极系数100.00%,满分比超过50%的指标19个(占65.52%),平均分超过4分的指标28个(占96.55%),29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系数W为0.69(P<0.05),总体权威系数平均0.91。[结论]最终确定的29个指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代表性和权威性。
- 陈建伟李美婷何梅囡张万方
- 关键词:中医知识德尔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