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6 被引量:184 H指数:6 相关作者: 聂康明 宋林勇 徐斌斌 杨丹丹 张赛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池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不同二胺后扩链对聚酯/聚醚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10)、聚酯二元醇(PBA)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性扩链剂,一缩二乙二醇(DEG)为小分子扩链剂,乙二胺(EDA)、异佛尔酮二胺(IPDA)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主要考察了后扩链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乳液粒径以及胶膜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胺后扩链之后,乳液稳定性变好,乳液粒径变小,胶膜吸水率减小,耐水性变好,胶膜拉伸强度增加,当采用IPDA后扩链且质量含量为2.7%时,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吸水率相对较低(16.7%),拉伸强度为31.23MPa,断裂伸长率为1022.31%。 饶舟 王焕 张威 许戈文关键词:水性聚氨酯 异佛尔酮二胺 乙二胺 衣康酸酐与L-丙交酯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5年 以衣康酸酐(IAn)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熔融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生物基聚乳酸共聚物(IAn-PLLA).用1 H-NMR、GPC、DSC、TGA、XRD、水降解测试表征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1 H-NMR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为预期产物;DSC和TGA分析表明,随着IAn摩尔比增大,IAnPLLA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但仍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的降解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衣康酸酐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降解速率显著提高. 滕丽晶 张明飞 高宗春 汪磊 徐晓红 聂王焰 周艺峰 陈鹏鹏关键词:衣康酸酐 L-丙交酯 开环聚合 降解性能 支化型水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反应制备预聚体,将自制的支化型核(B)引入到预聚体中,制得一系列支化型水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BHEUR)。利用FTIR和GPC对BHEUR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黏度计和旋转流变仪对BHEUR增稠性能及流变性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结构BHEUR对其增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时,合成的BHEUR-4具有较好的自增稠能力和对PU乳液的增稠效果;向PU乳液中加入BHEUR-4质量分数为1.6%时,增稠后的乳液黏度达到50 112 m Pa·s;流变性测试表明,4种样品均随剪切力增大出现不同程度变稀行为,BHEUR-4相比其他样品在较低的剪切力下出现剪切变稀行为,证明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缔合网络结构;粒径测试表明,BHEUR在PU乳液中形成的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触变性。 宋忠奥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关键词: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增稠性能 功能材料 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界面导热性能的模拟研究 2024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定性分析石墨烯取向对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的影响,研究石墨烯边缘功能化及其比例与石墨烯/PVDF界面热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节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及对石墨烯边缘功能化有利于提高石墨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模拟结果为设计和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陈梦娇 伍斌 夏茹 钱家盛 陈鹏关键词:石墨烯 聚偏二氟乙烯 分子动力学 导热性能 氢氧化铝/无机填料协同阻燃乙丙橡胶的性能研究 2024年 笔者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基体中通过熔融共混法添加氢氧化铝/膨胀石墨(ATH/EG)、氢氧化铝/有机蒙脱土(ATH/OMMT)、氢氧化铝/硼酸锌(ATH/ZB)3种复合阻燃剂,制得三元乙丙橡胶/氢氧化铝/膨胀石墨(EPDM/ATH/EG)、三元乙丙橡胶/氢氧化铝/有机蒙脱土(EPDM/ATH/OMMT)、三元乙丙橡胶/氢氧化铝/硼酸锌(EPDM/ATH/ZB)3种复合橡胶.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等手段,研究了3种无机阻燃剂EG、OMMT及ZB与ATH对EPDM的协同阻燃效果.结果表明,3种协同阻燃剂都能增加复合橡胶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加残炭量,降低燃烧峰值,提高极限氧指数.说明3种无机阻燃剂都对EPDM/ATH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其中,EPDM/ATH/EG复合橡胶的初始分解温度(443.7℃)和残炭量(40.3%)最高,EPDM/ATH/OMMT复合橡胶的总热释放量(62.3MJ·m^(-2))和燃烧峰值(232.9kW·m^(-2))最低,极限氧指数(34.5%)最高.综合比较发现,OMMT协同ATH阻燃EPDM最为理想. 石志强 徐香 杨斌 夏茹 钱家盛 柯玉超关键词:氢氧化铝 膨胀石墨 有机蒙脱土 硼酸锌 阻燃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020年 以尿素-甲醛树脂作为囊壁,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为系统分散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分散染料进行包裹,制备了尿醛树脂微胶囊。探讨了系统分散剂SMA的用量及分子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分析仪、包封率和控制释放速率测试对微胶囊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的微胶囊分散性、包封性都优于未加分散剂的微胶囊;当尿/醛比为1∶2,引发剂的用量为50 mg,分散剂的用量为1 g时,微胶囊的包封率达到50%,控释速率最佳。 丁冉 姜时锋 田振 黄毅萍 许戈文 鲍俊杰关键词:分散染料 包封率 双层聚乙烯醇微凝胶的合成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英文) 2014年 首先采用细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聚乙酸乙烯酯种子微球,继续滴加单体和交联剂获得核壳不同交联度的聚乙酸乙烯酯微球,经皂化反应后制备了生物相容性的双层结构聚乙烯醇微凝胶;以水杨酸为模拟药物,研究了微凝胶对药物的吸附和释放行为,发现载药微凝胶的药物释放符合0级动力学,在12 h内释放了85%。 宋媛媛 谭深 张建安 吴明元 吴庆云 杨建军关键词:聚乙烯醇 微凝胶 生物相容性 细乳液 药物载体 无卤阻燃改性PET复合材料的阻燃与热力学性能 被引量:7 2021年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三聚氰胺氰尿酸盐(nano-MCA)和PET/密胺焦磷酸盐(MPP)硼酸锌(ZB)两个体系的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MCA的添加量、MPP/ZB的复配比例对PE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体系阻燃剂均不同程度上损害了PET基体的力学性能,且能使分解提前开始并降低分解速率,发挥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作用,使得复合材料氧指数升高,热量和烟气释放总量降低,并促进形成隔热炭层。nano-MCA因粒径更小分布较均匀,损害程度较小。而MPP/ZB由于热分解温度较低、分解速率较小且热量降低幅度大、形成的炭层紧密可抗熔滴,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优于nano-MCA。此外,MPP/ZB复配比例为10∶30的热释放总量(25.6 MJ/m^(2))、火灾生长指数[1.64 kW/(m^(2)·s)]、产烟量(1.5 m^(2))最低,残炭率(45.7%)最高,UL94测试达到V-1级,阻燃效果最好。综合比较三种性能,PET/MPP/ZB协同阻燃体系较为理想。 贾宁 杨斌 陈进 郑争志 夏茹 钱家盛 石优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无卤阻燃 Cu_2SnSe_3-Ag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热电性质研究 2017年 采用Schlenk line技术,通过一种简单的硒源热注射的方法合成了Cu_2SnSe_3(CTSe)纳米晶,同时采用胶体法得到了单分散性极好的、粒径为4nm左右的Ag纳米颗粒(Ag NPs),之后通过简单的滴加法向CTSe纳米晶基质中掺入了特定比例的Ag NPs,得到CTSe-Ag纳米复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同时对合成样品的热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相关的测试结果表明,以CTSe为基体掺杂AgNPs的样品中,CTSe-1(mol)%Ag具有最佳的热电优值(ZT=0.23,655K),相较纯相CTSe(ZT=0.18,655K)提高了27%。 何琼平 左永 许婷婷 徐瑞 宋吉明关键词:AG纳米颗粒 热电性质 一种含噻吩环的咔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和理论计算 2014年 以咔唑为原料,经甲酰化、碘代和Suzuki等反应合成了咔唑衍生物3-羟甲基-6-(5-甲酰基-2-噻吩)-N-正己基咔唑(M),其结构经核磁氢谱、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M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对M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理论计算结论.结果表明:噻吩的引入使M的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且理论计算也证实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 张晴 朱维菊 方敏 殷芳芳 李村关键词:噻吩 羟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