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系 作品数:22 被引量:52 H指数:4 相关作者: 马佳 更多>> 相关机构: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的构建 2023年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L^(-1)GSH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处理TM3细胞1 h组(RSL3-T组)和3μmol·L^(-1)i FSP1处理TM3细胞24 h组(i FSP1-T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hen-Green-SK荧光探针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e2+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 根据MTS法选择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与T组相比,H_(2)O_(2)-T组ROS水平、MDA和LPO含量均上升(P均<0.001)、SOD活性下降(P <0.001);细胞内Fe2+含量上升(P<0.01),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比,H_(2)O_(2)-T组细胞内LPO、Fe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_(2)O_(2)-T组细胞线粒体变小皱缩,嵴减少,外膜破裂,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似。结论 H_(2)O_(2)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发生铁死亡。 王佳 马丽媛 母春兰 刘春莲 焦海燕关键词: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物 线粒体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比较 2023年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外泌体的提取方法。方法 提取大鼠原代BMMSCs,分别采用超速差速离心法和ExoQuick-TC^(TM)法提取外泌体,随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形态特征,BCA测定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典型标志蛋白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TA)分析其粒径。结果 通过TEM和NTA分析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均可得到具有双层膜、茶托样结构的囊泡,直径为30~150 nm。超速差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颗粒浓度[(399.00±55.56)×10^(8)particles·mL^(-1)vs.(7.94±0.50)×10^(8)particles·mL^(-1)]及电镜下数量[(13.53±2.55)个vs.(1.60±0.20)个]均较ExoQuick-TCTM法增加(P均<0.05),粒径峰值[(109.53±6.45)nm]较ExoQuick-TCTM法[(139.27±1.45)nm]降低(P<0.05)。BCA测定蛋白浓度显示,超速差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蛋白浓度[(12.43±0.98)mg·mL^(-1)]较ExoQuick-TCTM法[(4.30±0.48)mg·mL^(-1)]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超速差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和CD81的表达呈阳性,而ExoQuick-TC^(TM)法提取的外泌体呈阴性。结论 超速差速离心法是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BMMSCs外泌体提取方法。 徐彧 徐海瑾 李家瑞 孔斌 李卉 陆宏 宋辉关键词:外泌体 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与NOTCH1和HES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HES1蛋白在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在5%CO2、37℃、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胃癌BGC-823细胞和肝干细胞系(LEPC),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ES1和NOTCH1表达。结果培养48h时,BGC-823和LEPC细胞生长良好,MTT比色法检测显示,BGC-823细胞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LEPC组,BGC-823组培养24、48和72h的OD值(分别为0.67±0.17、1.02±0.14和1.22±0.24)均明显高于LEPC组(分别为0.36±0.16、0.35±0.07和0.38±0.14)(P均<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少数BGC-823细胞核HES1阳性,比较多的BGC-823细胞核周胞质呈HES1阳性,少数细胞阳性着色见于细胞质和细胞核;HES1阳性以弥漫性表达为主,细胞质表达明显多于细胞核,巨细胞表达更加明显。LEPC组部分细胞HES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阳性着色主要见于细胞核。在培养48和72h,BGC-823组HES1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平均光密度值(OD)均明显高于LEPC组(P<0.05)。BGC-823大多数细胞NOTCH1阴性,少数阳性。LEPC组可见部分细胞NOTCH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在培养24、48和72h,BGC-823组NOTCH1平均OD值与LEP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1高表达与BGC-823细胞增殖能力较强有关。 张竞文 徐方 胡以平 秦憬 张建中关键词:BGC-823细胞 肠道微生物群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因果关系: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4年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验证肠道微生物群(GM)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因果关系。方法GM数据来源于MiBioGen联盟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荟萃分析,包括18340例受试者;ASD汇总统计数据来自爱丁堡大学开放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项目(IEU Open GWAS)发布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众数和加权中位数估计(WME)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采用Cochran’s Q检验、MR-PRESSO和MR Egger截距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Dorea(OR=0.783,95%CI:0.676~0.908)、瘤胃球菌(RuminococcaceaeUCG005)(OR=0.781,95%CI:0.693~0.880)、瘤胃球菌(RuminococcaceaeUCG014)(OR=0.863,95%CI:0.761~0.980)和Victivallis菌属(OR=0.917,95%CI:0.857~0.981)可能对ASD有保护作用,而巴恩斯氏菌(Barnesiella)(OR=1.182,95%CI:1.047~1.334)、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OR=1.213,95%CI:1.017~1.447)和苏黎世杆菌(Turicibacter)菌属(OR=1.129,95%CI:1.007~1.267)可能增加ASD的风险(P均<0.05)。结论GM和ASD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改善GM可能对预防和治疗ASD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谢娜娜 吕环环 王胜利 霍正浩 党洁 马占兵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 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分布特征,了解其热点突变位点及区域。方法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首先对30例宁夏地区 PKU 患者 PAH 基因6个热点突变外显子3,5,6,7,11,12进行测序,对未检出突变的患者再进行外显子1,2,4,8,9,10,13测序。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方法对于通过测序方法未能明确突变基因型的患者进行外显子大片段缺失突变检测。结果通过对30例患者进行全部外显子序列突变分析,在60个等位基因中明确了58个突变等位,检出率为96.7%。其中在外显子3、5、6、7、11、12检出了49个突变,检出率为81.6%。这58个突变等位分属于23个突变位点,包括错义突变9种、剪接突变9种、无义突变2种、微小缺失突变2种、大片段缺失突变1种。其中 R243Q 突变频率最高(18.3%),其次是 IVS4-1G ﹥ A(11.7%)和 R111X(11.7%)。在外显子11的测序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缺失突变 N393del。采用 MLPA 技术在3例患者中检测到了大片段缺失突变 c.-1932+3402del,其中1例为纯合缺失,2例为杂合缺失突变。结论宁夏地区 PKU 患者 PAH 基因突变具有明显的热点突变和突变热点区域。宁夏地区 PKU 患者存在 PAH 基因大片段缺失突变,MLPA 技术是检测 PAH 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有效手段。 张宁娟 闫有圣 戴宁兰 王东芳 王钢 焦海燕关键词: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测序 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性别二态性 2024年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类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二态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已证实包括TLR7、CD40L、IRAK-1、CXCR3、CXorf21等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女性好发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失活X染色体上基因逃逸以及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阐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及调控机理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茜 周少岚 周少岚 霍正浩 党洁关键词:基因 逃逸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 2021年 文章选取了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185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师生交流的影响。 宋辉 宋辉 陆宏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医学遗传学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小扩增子法结合混样法在线粒体13928G>C突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在线粒体13928G>C突变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PCR前,体系中加入饱和染料、高温寡核苷酸内参(96℃)、低温寡核苷酸内参(60℃)和与待测样本等体积的已知基因型为GG的模板进行混样扩增,运用HRM技术对定量DNA的PCR产物进行基因分型,并从中随机抽取20例进行测序验证。结果930例样本中野生型GG占728例,突变型CC占202例;DNA定量有助于HRM分析时对分型结果的判断;同时联合运用高、低温内参比只用一种内参分型效果好;随机抽取的20例样本的测序结果与HRM分型结果相一致。结论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小扩增子法结合混样法可对线粒体基因组13928G>C突变进行准确分型。 张建佚 冯洁 杨泽 霍正浩关键词:突变 线粒体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FGFR2基因rs2981582和rs1219648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基因第2内含子rs2981582和rs1219648及其单体型与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性,分析各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PCR-RFLP方法检测203例乳腺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各位点基因型,分析各SNP及其单体型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rs2981582基因TT型在病例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831,95% CI=1.033~3.244,P=0.037),rs1219648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绝经后女性rs2981582基因TT型在病例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659,95%CI=1.168~6.056,P=0.018);rs1219648基因TT型在病例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 =3.051,95%CI=1.383 ~ 6.734,P=0.005).两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FGFR2 rs2981582可能与乳腺癌具有相关性;rs2981582和rs1219648可能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具有相关性.(2)FGFR2 rs2981582和rs1219648与乳腺癌病人的发病年龄、有无淋巴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相关性. 潘琳 胡小平 郭卫东 刘春莲 杨丽 焦海燕关键词:乳腺癌 基因多态性 单体型 REV3基因联合抗癌药物对SW-48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REV3基因低表达联合抗癌药物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i技术降低REV3基因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EV3表达量的降低情况,选择低表达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细胞作为实验组细胞,再用抗癌药物作用48h后运用MTT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情况的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V3基因低表达或抗癌药物(顺铂或槐定碱)单独作用均能促进SW-480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P<0.01);实验组内,与药物空白组相比,REV3基因低表达的同时再联合一种抗癌药物(顺铂或槐定碱),对SW-480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较单一因素更加显著;若将三者联合则比以上任一两种联合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V3基因低表达、顺铂、槐定碱或这三因素两两联合均可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若三者同时联合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提示"基因+药物"联合抑癌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黄金娟 隋御 李元杰 金彩霞 张竞文 贾伟 李利坚 周翔 徐方关键词:RNAI技术 SW-480 流式细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