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麻醉科
- 作品数:152 被引量:500H指数:10
- 相关作者:郭素莲张义轩牛强赵景霞陈宗更多>>
-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联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中脑氧耗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我们通过静脉注射高渗盐复合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H40)联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中脑氧耗量的影响,探讨静脉注射HH40联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用于改善脑氧代谢的可行性。
- 张义轩信文启闫增马传根刘红林
-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控制性降压异氟烷高渗盐复合液
- 吗啡和曲马多术后镇痛对卵巢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吗啡和曲马多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卵巢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卵巢癌患者40例,均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卵巢癌根治术,术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为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Ⅱ组为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分别于麻醉前、手术2h、术后24、48h、术后72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结果 2组CD4+、CD4+/CD8+、NK细胞在手术2h降低(P<0.05),CD3+在术后24h降低(P<0.05),术后48hⅡ组上述指标仍较低,而Ⅰ组已恢复至麻醉前水平,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72h2组上述指标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2组CD8+术后各时点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卵巢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较吗啡小。
- 郭素莲阎宇昕
- 关键词:曲马多吗啡自控镇痛卵巢癌T淋巴细胞亚群
-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116例拟行L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组,各58例。两组手术方案、术中麻醉方案一致,术毕均安装静脉镇痛泵,其中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复合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后3 h、6 h、12 h、24 h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asy评分评估两组疼痛及躁动程度,于术前(T0),术后4 h(T1)、术后8 h(T2)、术后16 h(T3)、术后32 h(T4)时采用病人监护仪监测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于T0-T4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于术后3 d、6 d、12 d采用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评估两组恢复质量,记录对比两组舒芬太尼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复合组术后12 h、24 h的VAS、Ramas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T1-T3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T1-T4时的Cor、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舒芬太尼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且术后6 d、12 d的QoR-1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可有效提升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水平、降低术后疼痛及躁动程度。
- 赵星王永胜雷震营信文启
-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镇痛血流动力学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在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应用中的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牛强马传根赵冬梅
- 关键词:高血压
- 地塞米松预防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并发症
- 2004年
- 赵景霞王玮娜
- 关键词:地塞米松吗啡镇痛
- 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经左心房导管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术患者40例,患者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组(L组).C组与L组均在心脏复跳后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泵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与此同时L组经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记录并行循环(T1)、CPB停机后15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各时间点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乳酸数值.观察术后患者主、肺动脉压力倒置率、右心衰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将C组与L组术后主、肺动脉压力倒置率(11例比1例);右心衰发生率(16例比1例;80%:5%);机械通气时间[(123.00±13.50)h比(76.00±7.25) h];ICU停留时间[(8.00±1.60)d比(5.00±0.70)d];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4例比2例;70%:10%);病死率(2例比0例;10%:0%)进行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L组数值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通过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这一治疗方法来维护适当的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能有效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 张义轩李亚楠张挚马传根
- 关键词:导管置入术左心房去甲肾上腺素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观察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 ,观察组采用联合麻醉的方法 ,即选择T6-7或T7-8椎间隙行硬外阻滞成功后再行全麻插管 ,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安氟醚静吸维持麻醉深度 ,每隔 4 0min~ 5 0min经硬外导管注入 0 .2 5 %布比卡因 5ml~ 6ml。对照组仅用全麻 ,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镇痛和肌松均较满意 ,观察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毕清醒快、拨管早 ,烦燥、呕吐发生率低 ,围拨管期血压、心率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机体创伤后应激反应 ,麻醉过程平稳 ,术中易管理 ,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 ,是胸科手术良好的麻醉选择。
- 赵冬梅杨军牛强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胸腔手术
- 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及锁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郭素莲
- 关键词:肩关节外科学锁骨
- 盐酸戊乙奎醚对全麻病人唾液分泌的影响
- 2005年
- 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抗胆碱能药物.该药已在全国很多医疗单位推广应用,疗效显著,但作为麻醉前用药目前还少有报道.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200例全麻手术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前用药,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 马传根杨少琴王莹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全麻病人唾液分泌麻醉前用药抗胆碱能药物疗效显著
- 麻醉中确诊的嗜铬细胞瘤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郭素莲马传根牛强
- 关键词:隐匿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肿瘤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