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新型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英涛更多>>
- 相关机构: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松油醇与d-柠檬烯对花生白绢病菌的生物活性及协同增效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植物源松油醇和d-柠檬烯对花生白绢病菌的生物活性和应用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松油醇与d-柠檬烯对花生白绢病菌的抑菌活性,室内筛选了对花生白绢病菌抑制效果好的最佳混配比(质量比),并采用共毒系数法和盆栽法评价了二者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松油醇与d-柠檬烯对花生白绢病菌的抑制活性均较强,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49.23μg/mL和60.87μg/mL。且在500μg/mL和1000μg/mL浓度下,松油醇处理15 d和30 d可完全抑制花生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以及菌核再萌发。而相同条件下d-柠檬烯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菌核萌发无影响。在特定浓度下,松油醇与d-柠檬烯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均能提高对花生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松油醇和d-柠檬烯以1∶4和1∶2复配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47.87和216.57。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松油醇和d-柠檬烯以1∶4和1∶2复配的防效均高于单剂。综上,松油醇和D-柠檬烯复配可作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进行开发利用。
- 王芹芹冯靖文刘迪张国彦王立毛雪伟汪梅子崔凯娣周琳
- 关键词:松油醇花生病原真菌
- 河南省花生白绢病菌群体多样性及对萎锈灵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花生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目前已成为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解河南省花生白绢病菌群体多样性及其对常用防治药剂萎锈灵的敏感性,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河南省南阳、驻马店、商丘、郑州、新乡5个花生主产区花生白绢病的发生率,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分析了采自5个主产区的28株花生白绢病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菌丝亲和群(MCG),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萎锈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南阳、驻马店、商丘、郑州和新乡花生白绢病的发病率为3.6%~50.4%;28株花生白绢病菌株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在PDA平板上的分布及菌核的数量、干质量、直径上均存在差异,且菌株的菌核数量、干质量和直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8株菌株被划分为5个MCG,最大的MCG1包含来自4个主产区的15株菌株,除商丘外,其他主产区出现的MCG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相关性;28株菌株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为1.13。28株菌株对萎锈灵均表现为敏感,EC50平均值为0.1828 mg/L,且不同主产区菌株对萎锈灵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河南省花生白绢病菌群体具有相对较低的多样性,萎锈灵可作为防治花生白绢病的有效药剂。
- 李敏李爽张忠信杜鹏强周琳董文召
- 关键词:花生白绢病萎锈灵敏感性
- 草地贪夜蛾V-ATPase亚基E、F、G和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2022年
- 【目的】液泡型ATP酶(vacuolar-type proton ATPase,V-ATP酶)维持着适合真核细胞内膜室生化功能的pH环境。本研究旨在克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V-ATP酶V_(1)结构域E、F、G和H亚基基因,并对其时空表达谱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草地贪夜蛾V-ATP酶E、F、G和H亚基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其在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动态。【结果】V_(1)结构域E、F、G和H亚基在鳞翅目昆虫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均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同源性最高。E~H亚基在草地贪夜蛾所有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都出现了在卵期和蛹期表达量低,雄成虫中高量表达的现象,同时不同的亚基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又有差异。【结论】本研究克隆了草地贪夜蛾V-ATP酶E、F、G和H亚基基因,明确了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以及筛选分子靶标奠定了基础。
- 邱琪琪王聪珂张阳王梦珂赵特周琳汪梅子
- 关键词:克隆荧光定量PCR
- 外源水杨酸对毒死蜱胁迫下蔬菜上海青抗氧化防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室内栽培条件下,观察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对蔬菜上海青造成的胁迫和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上海青应对毒死蜱胁迫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喷施91.2、182.4、273.6mg/L的毒死蜱后,短期内(2~4d)上海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受到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有所升高,且伴随POD活性升高的还有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增加,表明毒死蜱在喷施后短期内对上海青具有一定的胁迫;高浓度外源水杨酸可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SOD和CAT的直接抑制,使SOD和CAT活性增强,但对POD活性和MDA、Pro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外源水杨酸可部分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的胁迫。
- 刘向阳李英涛高飞赵特周琳
- 关键词:毒死蜱农药胁迫水杨酸防御反应
- 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选择假说述介被引量:15
- 2021年
- 寄主植物这个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寄主植物选择是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表述寄主植物选择的假说主要有4个:霍普金斯寄主选择原理、新霍普金斯寄主选择原理、化学遗存假说和偏好-表现假说。本文在界定并讨论寄主植物概念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说作了介绍和讨论。
- 郭线茹李为争董钧锋丁识伯周洲宋南马继盛
- 关键词: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
- 齐整小核菌研究进展
- 近年来,由土传病原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ardo引起的植物病害在多种作物上被发现,且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我国部分重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对齐整小核菌的分类学地位、分布与...
- 李敏何磊鸣赵特杜鹏强高飞汪梅子张静静崔凯娣游秀峰孙淑君周琳
- 关键词:致病机理白绢病
- 双委夜蛾雌蛾性信息素组分及其室内活性测定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明确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雌蛾性信息素主要组分及其对雄蛾的引诱效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双委夜蛾未交配雌蛾性腺提取物的活性组分进行鉴定,分析不同日龄雌蛾性腺活性组分滴度的变化,同时利用二项选择嗅觉仪测定未交配雄蛾对雌蛾性腺活性组分的选择反应。结果显示,从双委夜蛾未交配雌蛾性腺提取物中分离到顺-9-十四碳烯醇、顺-7-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3个组分,其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依次为21.940、26.312和26.844 min,各组分滴度分别为2.00、1.20和1.86 ng/雌,三者的比例约为3∶2∶3。这3种组分以不同体积比混合后对雄蛾的引诱活性不同,以1∶1∶1三元混合物的引诱效果最好,且在使用剂量为0.2μg时雄蛾对其的选择率最高,达80.77%。顺-9-十四碳烯醇和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在不同日龄雌蛾中的滴度变化基本一致,均为羽化后前3 d缓慢增加,第4天升至最高,此后又快速下降;顺-7-十六碳烯醛的滴度在羽化后前2 d差异不大,第3天显著升高,第4天略有下降,之后再度升高并于第6天达到最高。推测顺-9-十四碳烯醇、顺-7-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为双委夜蛾的雌性信息素活性组分,可用于双委夜蛾性信息素的田间试验。
- 王鑫辉董少奇袁星星赵曼郭线茹
- 关键词:滴度引诱效果
- 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13
- 2020年
- 为评价牛至精油及其2种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3种物质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采用黄瓜子叶法测定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在500 mg/L浓度处理下可完全抑制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也达到97.66%。牛至精油对这13种病原真菌的EC50在83.09~236.58 mg/L之间,香芹酚和百里酚对这13种病原真菌的毒力均高于牛至精油,其中香芹酚对黄瓜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棉花黄萎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9.09、22.45、24.28、28.40和28.80 mg/L;百里酚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21.32 mg/L和27.08 mg/L。香芹酚和百里酚对棉花黄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孢子萌发亦有较强毒力,其EC50为3.78~289.07 mg/L。1000 mg/L牛至精油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效果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的预防效果无显著差异;500 mg/L百里酚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的效果相当,而香芹酚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表明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的抑菌谱广且活性强,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应用潜力。
- 侯辉宇李敏李爽杜鹏强赵特周琳
- 关键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作用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成员及在昆虫中的功能被引量:1
- 2021年
- 综述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成员,包括Wnt蛋白配体、Fzd(Frizzled)受体、LRP5/6(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6)辅助受体、β-catenin、Axin、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GSK-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CK1(Casein kinase 1)、Dvl(Dishevelled)和TCF/LEF(T Cell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同时概述了这些主要成员在昆虫上的研究概况以及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并对该信号通路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赵特李瑞付晓政邱琪琪王梦珂周琳
-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昆虫
-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幼虫神经系统酶活性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明确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生物碱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神经系统的影响,为阐明其杀虫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载毒叶片法测定粘虫5龄幼虫经雷公藤总生物碱处理后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 E)、Na+,K+-ATPase、Ca2+,Mg2+-ATPase、谷丙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脱羧酶(GAD)等重要神经系统酶活性及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雷公藤总生物碱处理对粘虫5龄幼虫ACh E无明显影响,麻醉期处理粘虫幼虫体内ACh相对含量与同期对照无显著差异。处理粘虫幼虫在轻度麻醉期、深度麻醉期和复苏期体内GABA和Glu含量显著升高,GABA含量分别升高了89.86%,49.28%和20.29%,Glu含量分别升高了24.55%,23.33%和8.13%。处理粘虫幼虫GPT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而GAD活性无明显变化。处理明显抑制粘虫幼虫头部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但对中肠两种ATPase活性影响不大。【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雷公藤生物碱对昆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靶标奠定了基础。
- 周琳李俊领刘向阳马志卿冯俊涛张兴
- 关键词:粘虫总生物碱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