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265 被引量:410H指数:9
- 相关作者:韦正吉黄小武黄溢泓李志源严斯刚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一种大动物唾液样本采集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动物唾液样本采集工具,包括一柔性材质制成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一采集棒,采集棒内具有一个封闭的容纳腔,容纳腔内靠近手柄的位置设置有一密封活塞;密封活塞远离手柄一端设置有一根推拉杆,采集棒的外部设...
- 韦青藏叶聃韦悦广李宏江熊桂荷严斯刚张红云
- 鸡IFN-γ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抗NDV活性被引量:4
- 2007年
- 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含有广西三黄鸡IFN-γ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ChIFN-γ中扩增出鸡的IFN-γ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ChIFN-γ,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其分子质量约为42.4 ku,表明鸡IFN-γ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了表达。采用NDV国内参考强毒株F48E9对复性后的IFN-γ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显示,IFN-γ的抗病毒活性为1.33×104U/mL。
- 董建宝黄溢泓谢芝勋孙建华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丽基
- 关键词:Γ-干扰素基因原核表达抗病毒活性
- 对一起耕牛免疫副反应处置的体会
- 2009年
- 邱新第赵香莲盘美妮李志源李纪春邓文星
- 关键词:免疫接种耕牛注射部位接种疫苗跛行
- 广西柳州市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建议
- 2017年
- 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保障其质量安全极为重要和迫切。通过调查了解广西柳州市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 严斯刚边岱英黄光文韦正吉黄小武朱旋卢军朱燕
- 关键词:养猪业生猪产品
- 广西柳州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分析报告
- 2009年
- 张红英李丹马小蓉邓家锋全宏怀
- 关键词: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食品食品安全工作动物疫病预防
- 柳州市2009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韦正吉陈强盘美妮黄溢泓黄小武
- 关键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秋季疫情动态
- 规模奶牛场全混合日粮技术应用试验及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探索全混合日粮(TMR)技术在我国南方规模奶牛场的应用效果,笔者在柳州市某奶牛场进行了TMR技术饲喂试验,对奶牛场的相关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与2015年同期使用传统的精粗分饲方式进行比较,以研究TMR技术对劳动生产率、泌乳牛平均日单产量、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MR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奶牛采食量;与2015年比较,2016年平均日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乳脂率、乳密度极显著提高(P<0.01),乳蛋白率略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TMR技术能够提高规模奶牛场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泌乳牛采食量,能够较好地提高泌乳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在做好防暑降温条件下我国南方规模奶牛场可以推广和应用TMR技术。
- 韦正吉莫明规梁伟君张岚箐代丽菊覃秋月何德团
- 关键词:规模奶牛场全混合日粮泌乳量乳品质生产效率
- 免疫和监测为核心的防控技术集成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10年
- 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以健全网络体系为主线,探索集成以免疫和监测为技术核心的预防控制、动物及其产品检疫、防疫监督三大体系。通过实践应用,家禽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密度提高了6.82个百分点、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提高了5.79个百分点,家畜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密度提高了7.93个百分点、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提高了6.64个百分点;家禽平均死亡率下降2.81个百分点,猪平均死亡率下降2.97个百分点,牛平均死亡率下降0.87个百分点。
- 严斯刚韦杏香邓海云黄小武黎业韦正吉
- 关键词:动物防疫
-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和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 刘针伶
- 关键词:生物安全
- 2022年柳州市秋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集中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估
- 2024年
- 高致病性禽流感(H5和H7亚型)为禽类烈性传染病,危害性较大,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疫苗免疫仍然是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强制免疫病种,实行强制免疫制度。由于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突变,不同毒株间免疫保护性差异大,所以疫苗要与流行情况相匹配,免疫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大。
- 许宗丽王翠梁竞臻周师师覃艳然马小蓉严斯刚卢军
-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烈性传染病免疫保护性强制免疫H7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