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病研究室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0H指数:7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疸型婴儿肝炎预后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研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黄疸型婴儿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除外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其他先天性异常后的黄疸型婴儿肝炎的临床资料,以死亡、肝移植或等待肝移植、1岁后仍持续或反复黄疸为预后不良指标,按最初GGT的高低分为≤50U/L和>50U/L组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有无差别。结果最初的GGT≤50U/L组6例中5例预后不良;>50U/L组32例中3例预后不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态分析发现,8例预后不良患儿中5例GGT始终在正常水平,与胆红素和转氨酶等指标波动无关;3例GGT在开始时升高,随病情进展,反而降为正常。预后良好患儿,随黄疸消退,GGT渐达高峰然后恢复正常。结论在黄疸型婴儿肝炎中,GGT不升或随黄疸加深或持续,GGT反而降为正常,是预后不良的指标;病程中黄疸波动,而GGT始终正常者,需考虑有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可能。
- 王中林朱启镕王晓红王建设
- 关键词:婴儿肝炎谷氨酰转肽酶
- 宫内感染HBV免疫失败儿童Th1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转录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转录变化对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免疫失败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2 9例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儿童、9例宫内感染免疫有效儿童及 2 5例正常免疫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丝裂原 (植物血凝素和细菌脂多糖 )、酵母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及无刺激物时的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4(IL 4)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FN γmRNA自发表达在免疫失败组增高 ( 95 %可信限免疫失败组 16 6 5~ 30 89,对照组 76 3~ 16 0 9,P =0 .0 0 8)。与自发表达比较 ,在HBsAg刺激时 ,对照组、有效组和免疫失败组均表现为转录增加 ,但免疫失败组增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小剂量HBsAg刺激增加值 95 %可信限对照组 899~ 170 3 ,免疫失败组 170~ 85 4,P =0 .0 0 4)。IL 4mRNA自发转录和丝裂原刺激时转录水平在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大剂量HBsAg刺激时对照组表现为转录增加 (增加值 95 %可信限 2 13~ 86 1,P =0 .0 11) ,而免疫失败组无显著增加。丝裂原刺激时IFN γmRNA转录水平和大剂量HBsAg刺激时IFN γmRNA/IL 4mRNA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正相关。 结论 宫内感染HBV免疫失败儿童存在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异性反应低下 ,Th1型细胞因?
- 王建设朱启镕
- 关键词:宫内感染HBVTH2型细胞因子MRNA转录
- 第七次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被引量:2
- 2004年
- 王建设朱启镕
- 关键词:小儿肝病
- 西尼罗河病毒感染被引量:1
- 2004年
- 葛艳玲朱启镕
- 关键词:西尼罗河病毒播散非特异性症状新发传染病和牛
- 母乳喂养不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被引量:81
- 2003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 HBs Ag阳性母亲的婴儿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 方法 HBs Ag阳性母亲的婴儿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并随访。6 2例婴儿单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2 1例母乳喂养 ,41例人工喂养 ;16 8例婴儿联合免疫 ,33例母乳喂养 ,135例人工喂养。 结果 单用疫苗时 1、3、6、12月龄抗 - HBs阳性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 4.8%、42 .9%、5 7.9%、80 .9% ,人工喂养组分别为 12 .2 %、2 6 .3%、6 0 .5 %、73.2 % ;联合免疫时 1、4、7、12月龄抗 - HBs阳性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 72 .7%、75 .8%、77.4%、90 .9% ,人工喂养组为77.0 %、72 .9%、76 .2 %、90 .4%。单用疫苗时 ,母乳喂养组 1例、人工喂养组 3例免疫失败 ;联合免疫时 ,母乳喂养组无一例免疫失败 ,人工喂养组 4例免疫失败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母乳喂养不影响抗 - HBs产生 ,不增加免疫失败。
- 王建设朱启张公惠费林娥
- 关键词:母乳喂养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 SLC25A13基因突变在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SLC25A13基因突变在中国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中的地位。
方法:2003.12~2006.12三年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115例进行血氨基酸质谱分析。对其中伴血瓜氨酸...
- 张绍仁王建设朱启镕
- 关键词:质谱分析
- 文献传递
- 感染性疾病与遗传背景
- 2006年
-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人们对疾病研究的重点开始向宿主的遗传背景转移。而在感染性疾病领域,不同个体暴露于同一病原体后的易感性、临床表现、疗效及转归等方面均有不同。针对上述现象,研究者们利用基因敲除鼠、基因突变鼠以及转基因鼠等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以研究动物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性和抗感染性,证实了宿主的基因因素在抗感染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对于遗传因素在人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则比较复杂,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确定危险因素)和遗传学信息(通过家系研究了解研究对象与基因标志物间的联系)来对疾病进行研究。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临床表型、种族差异以及对双胎研究都证实人体的基因型与疾病的易感性、严重程度有关。而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麻风病,因其有极强的家族聚集性,导致在早期人们普遍误认为麻风病是直接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 葛艳玲朱启镕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人类基因组计划动物宿主基因标志物家族聚集性疾病研究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过程中病毒S区基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在阻断母婴传播过程中S基因变异的特点,比较与未予阻断者的差异,探讨基因变异与宫内传播的关系,协助评价HBIG的治疗安全性。方法将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母亲及其宫内感染新生儿按母亲产前处理分为HBIG组8对,母亲于产前3月起肌肉注射HBIG 200-400 IU至分娩前;对照组10对,母亲产前不接受HBIG者。巢式PCR扩增HBV S基因片段并直接测序。以每对病例第一份(母亲孕中期)血清HBV株S基因区氨基酸(或核苷酸)作为标准,对每对病例第二份血清(母亲分娩前)和第三份血清(新生儿)HBV株进行分析。结果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例宫内感染儿17例其病毒株与母亲分娩前的优势株一致,其中4例为S区变异株;18例宫内感染儿病毒株分型B型adw2 12例,C型adrq+6例。结论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现有剂量HBIG至临产并未增加HBV S区的变异。HBV S区变异株和未变异株均可经宫内传播,宫内感染发生于孕后期;HBV S区变异并非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 陈素清朱启镕王建设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
- 感染的历史和新挑战
- 2002年
- 王建设王晓红朱启镕
- 关键词:传染病学微生物学感染性疾病生物学药物治疗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大便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了解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是否存在EV71病毒感染,并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大便标本中EV71病毒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荧光探针体外扩增法对47例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大便标本中抽提的RNA进行抽样检测。结果22例(46.81%)手足口病患儿大便标本中EV71的病毒载量大于103copies/ml,最高者达1.03×107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其标准曲线显示,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log1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00,相关性较好。结论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入住儿科医院的手足口病患儿近半数为EV71病毒感染。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大便标本中的EV71RNA定量检测较方便快捷,结果直观,为进一步研究病毒载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 刘丽艳叶颖子王建设俞蕙朱启镕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