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 作品数:70 被引量:130H指数:6
- 相关作者:邱振威钟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安徽大学历史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更多>>
- 从植物遗存看古代新疆大麻的认识和利用被引量:2
- 2022年
- 新疆是连通丝绸之路东西方的重要区域,天然干燥少雨的优良环境使得植物遗存——大麻(Cannabis sativa)得以很好地保存。古代新疆地区大麻认识和利用的历史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史前时期,得益于地理环境的先天优势,新疆最先受到中亚古代文明影响,大麻多被用作精神活性药物;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促使西域与内地的交流往来,大麻的食用及纤维价值逐渐被广泛接受。故而古代新疆先民对大麻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从精神活性物到粮食作物、纤维作物,乃至药用植物的转变。综述新疆地区大麻研究成果,总结不同时期大麻利用方式与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植物学分类鉴定及年代测定等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麻遗存进行再研究,梳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书,探讨大麻药用价值的利用情况,为深入认识唐代汉方医学的传播提供新的线索。
- 刘妍顾漫陈涛王炳华蒋洪恩
- 关键词:大麻精神活性物质丝绸之路出土文书药用价值
- 吐鲁番晋唐时期的农业活动研究——以吐峪沟石窟作物遗存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本文根据新疆吐鲁番晋唐时期的吐峪沟石窟出土的小麦、粟、黍等6种粮食作物遗存,结合当地出土文献,探讨了先民对谷物的利用情况。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当地先民以小麦、粟、黍等3种谷物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青稞也得到了较多的栽培,除食用外可能被用作牲畜饲料。除此之外,吐峪沟石窟中发现了黑大豆,可以进一步补充豆科作物在此地利用的空白;发现的薏苡遗存则可能被用作念珠使用。多种粮食作物并存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水平已达到较高的程度,为当地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荆磊王龙蒋洪恩
- 关键词:农业活动
- 河南省淅川市王庄汉墓群M7彩绘颜料分析
- 2015年
- 一、引言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文化局等单位对丹江库区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王庄汉墓群,2003、2004年又两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复查。2009年9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
- 屈亚婷屈亚婷宋国定明朝方罗武干王昌燧
- 关键词:考古汉墓群文物
- 郑州地区商代建筑夯土材料的科技分析与研究——以郑州商城和郑州小双桥遗址为例
- 2024年
- 本研究以郑州商城和小双桥遗址发现的不同建筑类型的夯土材料(城墙、高台基址、建筑基础、水井等)为对象,利用显微观察、拉曼光谱分析、粒度分析、磁化率测定、烧失量测定等科技方法,结合形貌特征比对开展综合研究。研究初步探析了郑州地区商代各类型夯土材料的结构、组成和物性特征。通过土壤微形态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了夯土的微观结构、组分和微构造,揭示了先民夯筑行为对原生土壤的改造现象,进而探讨了夯土在建造和使用时期的人地关系。
- 谷天旸杨雪钦师东辉杨树刚马玉鹏郑晓旭吴金旭张玉修宋国定
- 关键词:古代建筑郑州商城
-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分析
- 2024年
-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曾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表面纹饰阴线中的白色填充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某种黏土矿物混合而成。该研究为东周时期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工艺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高惠婷郭长江韩宾徐思雯杨益民
- 关键词:青铜器
- 十二桥文化陶器生产的若干线索
- 2021年
- 十二桥文化形成了与聚落层级相对应的陶器生产体系。金沙遗址作为十二桥文化中心聚落,摸底河以北的大型陶器作坊群是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规模最大的陶器生产中心,反映出陶器生产在金沙聚落构成及十二桥文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次级中心聚落形成了专门的陶器作坊区,规模远小于中心聚落;小型聚落陶器作坊规模最小,散布于金沙遗址周围,与成都平原小型聚落分布的疏密程度大体相仿。小平底罐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尖底盏、尖底杯的标准化程度偏低,或与不同时间、更小区域陶器生产模式存在差异有关,成都平原陶器生产的专业化水准稍高于渝东峡江地区。总之,十二桥文化中心和次级中心聚落的陶器生产应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存在专门从事生产工作的陶工,而小型作坊的生产模式以及不同聚落的产品流通问题,则有赖于更多的资料披露和样品分析。
- 吴超明
- 关键词: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聚落考古
- 昌宁出土铜镯的工艺及合金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铜镯是“西南夷”地区青铜时代最为常见的青铜器种类之一,考古发现数量众多,造型和纹饰因地而异。这种装饰品对于研究青铜时代西南先民的青铜艺术、技术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之前关于西南夷青铜器的研究,更多集中于铜鼓、铜兵器等主要铜器类型,而专门对铜镯展开的专题研究较少,因此目前对云南各地域铜镯的合金成分与制作技术特征缺乏整体性认识。与此同时,由于铜镯是一类常见的装饰品,对其进行研究可更直接地反映不同文化人群对金属资源的掌控、青铜技术的选择等考古学问题。根据文献记载,云南西部保山昌宁一带是西南夷中哀牢的主要分布区,近年来对该地展开的考古发掘工作为研究哀牢青铜文化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为了探讨昌宁地区哀牢青铜文化铜镯的合金成分及制作工艺特点,深化对云南不同地区出土铜镯技术特征的认识,本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昌宁出土的6件铜镯进行了成分分析和金相观察。结果显示,此批铜镯全部为锡青铜,含有少量的砷、硫、锑等杂质元素;其制作工艺多样,铸造、热锻和热锻后冷加工等多种方法并用。在此基础上,收集云南其他地区出土铜镯的科技分析数据,并结合类型学展开对比分析,把握各地铜镯制作技术的差异和联系。结果表明,云南各地出土铜镯,均以锡青铜为主,制作工艺上铸锻并重,这反映了西南夷青铜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进一步观察发现,铜镯的合金配比和加工方式又表现出明显的当地特色,如哀牢铜镯的平均含锡量最高且十分稳定,而滇、昆明夷铜镯的锡含量范围非常离散。各西南夷族群所采用的铜镯制作方法的同与异,究其原因,可能和铜镯造型、族群对资源的掌控能力、人的审美喜好等方面有关。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从铜镯这一被较少关注的青铜器类出�
- 王晓婷马仁杰闵锐崔剑锋罗武干
- 关键词:西南夷金相
- 传统考古与科学技术的碰撞与融合——从商周考古到仰韶文化石器研究
- 2021年
- 中原地区是商周考古的重要舞台。郑州商城和小双桥等商代都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看出宫庙建筑在城市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水利工程和设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祭祀活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周时期郑国贵族墓地、韩国王陵区、楚国封君墓与东周平民墓葬的调查和发掘,为研究东周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近年来,传统考古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利用科技手段和实验室考古方法开展的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遗址出土磨制石器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期收录的“仰韶文化石器研究”系列论文注重科技考古方法的运用,聚焦学术前沿问题,所得结论颇有新意。
- 宋国定
- 关键词:商周时期科技考古
- 早期城市化进程中石器工业的初步考察--以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出土石器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郑州西山城址是已知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对于探讨区域早期城市起源和社会复杂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石器类型与其聚落空间的考察,初步探讨了西山石器手工业面貌,从而大体揭示了城市起源阶段西山聚落的社会发展状况。已知西山城址的石器以日常生活、生产用具为主,并未出现集中化生产的现象。不同类别的石器有着相对明确的原料选择倾向,这与石器的功能息息相关。其中,小型日常生活生产用具可以在城内制作,大型石器则应是在石料产地制作成形后带入聚落内。西山城址生活居住空间少见礼制性石器,而墓葬出土石器则主要代表了性别分工,石器在反映社会等级分化上作用较为有限。其城垣和环壕区分不同人群社会身份的功能并不太明显。
- 刘亦方魏兴涛宋国定顾万发
- 关键词:聚落空间
- 试论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石刀类型与技术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将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出土的石刀分为甲、乙、丙三类,并对其演进趋势、生产技术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仰韶晚期以乙、丙类石刀为主向龙山时期以丙类石刀为主的阶段化转变得到了更清楚的勾勒,细化了郑州地区石刀的谱系研究,各类石刀生产技术的差异也得到了揭示。值得注意的是,仰韶中晚期石刀形态设计的规整程度、加工技术的选择倾向及类型演进的主导趋势等方面都体现出由乙类向丙类的渐变特点,这种类型、技术与演进的正向关联体现出先民在仰韶中晚期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中对石刀这一主要割刈工具的综合认知与相互作用。
- 吴超明魏青利刘亦方宋国定顾万发胡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