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
- 作品数:200 被引量:430H指数:10
- 相关作者:张艾理李金先余水军韩水永胡建杰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萧山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调查
- 2006年
-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基层农技人员直接起传、帮、带的作用。因此,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趋向不稳。
- 何冯林陈海江程湘虹
-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总产值
- 萧山区农业当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11年
- 萧山区农业局在开展春耕备耕调研中发现,全区农业形势良好,“两区”建设迅猛推进,设施农业稳步提升,扶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阻碍农业发展的问题。
- 余水军
- 关键词:山区农业春耕备耕设施农业农业发展
- 强化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 2011年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 张洪其许东海程湘虹
-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
- 影响哺坊苗禽质量的主要因素
- 2005年
- 李洪洲吴金良李明
- 关键词:种蛋质量苗禽养禽生产孵化场孵化技术消毒工作
- 人口、气候与生态公益林建设
- 2001年
- 全面、客观地对萧山的人口变化、气候灾害和生态公益林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人口和气候不确定因素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必要性的阐述,提出今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 金久宏张关通
- 关键词:人口气候生态公益林
- 利用联体棚避雨栽培欧亚种葡萄的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2002年引入抗病性差的欧亚种葡萄品种粉红亚都蜜和奥古斯特,在多雨高湿条件下,采用联体大棚避雨栽培,双十字高篱架“V”形整枝,株行距1m×2.5m。2月上旬灌透水后,覆盖地膜,2月15日扣棚,及时调控棚内温湿度,5月下旬揭去畦间连接膜和裙膜实施避雨栽培,加强土肥水和树体管理,栽后第3年平均株产4.2kg,平均666.7m2产1092kg。果实6月下旬开始采摘,较露地栽培提前25~30天,品质优良,优质果率达98%。
- 王世福俞妙凤杨昌云沈月芳
- 关键词: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 浙江萧山“一刀切”萝卜产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浙江萧山萝卜干肉质鲜美、产量高、抗逆性强,易于种植和加工。这些优良品质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还与其产地的土壤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与浙江平原土壤元素平均值对比,产地的MgO、B、P、CaO、Mn含量较高,N、K、Mo、Fe、Zn含量较低;从该区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分析结果来看,碱解氮、Fe、Mn、Cu含量丰富,速效磷、有机质和Zn含量一般。由于产地土壤成熟度不高,加上该区复种指数高等问题,造成土壤N、K流失和B、Mo缺乏,影响和制约了萝卜的产量和质量。建议及时追加微肥和有机肥,做到科学养地。
- 宋明义周涛发蔡子华李恒溪陈叶爱郦逸根
-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
- 杭州市萧山区苗木立体培育模式效益浅析
- 2016年
- 通过苗木立体培育模式与常规(非立体)苗木培育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苗木立体培育模式,1hm2苗圃的产值比常规(非立体)苗木培育多20.87%,利润增加31.59%,这种培育模式还可提高苗木质量、优化苗木生产结构、提升苗木生产集约化程度、缩短苗木生产受益周期和增强苗木(圃)的防护能力。其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非立体)苗木培育。
- 王华锋金久宏许乔
- 关键词:苗木
- 地理标志产品 萧山萝卜干
- 本标准规定了萧山萝卜干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萧山萝卜干。
- 关键词:蔬菜地理学
- 文献传递
- 日本胡瓜施肥技术研究
- 2009年
- 日本胡瓜为萧山区主要加工蔬菜,但尚无较完整的肥料配施方案,本试验研究分析了日本胡瓜施肥技术、存在问题,提出了较合理的施肥技术措施。
- 李金先王华英应金耀陈尤嘉李秀英孙关兴童文君
- 关键词:施肥技术施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