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作品数:76 被引量:147H指数:5
- 相关作者:翟宏伟刘志发王开军丛慧丽陈磊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化学工程更多>>
-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试验总结被引量:6
- 2011年
- 方正县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子使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水稻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处理较空白对照增产23.4 kg/667 m2,增产率5.31%。
- 陈磊
- 关键词:水稻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种子处理
- 长期施钾对草甸土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采用定位方法研究连年施用钾肥对草甸土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红兴隆草甸土钾素含量较高 ,施钾对大豆和小麦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但增产幅度不大。施钾肥结合秸秆还田对增加作物产量 ,提高钾肥利用率有积极作用。施钾肥和秸秆还田明显缓解土壤耕层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下降 。
- 李玉影刘双全吴英林春芝赵云峰升显江
- 关键词:草甸土钾肥速效钾缓效钾大豆
-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推广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马铃薯在当地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升,如何加快创新种植技术,在进一步提升产量的同时,改善品质至关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 李辉
- 关键词:马铃薯
- 方正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5年
- 方正县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为研究方正县土壤全硒(Se)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哈尔滨市所属方正县境内采集127个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了方正县土壤全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方正县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030~0.496 mg kg-1,算术平均值为0.228 mg kg-1略低于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边缘及缺乏水平。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泥炭土硒含量相对较高(0.267 mg kg-1)而沼泽土硒含量相对较低(0.153 mg kg-1)。不同成土母质中,以坡积物为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较高(0.276 mg kg-1)而以冲洪积物为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较低(0.207 mg kg-1)。在土地利用方面,稻田土壤全硒含量略高于旱地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SOC)与土壤粒径分布(PSD)是影响研究区表土层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
-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王伟郭喜忠马晓明
- “绿色稻米”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2年
- 于立军
- 关键词:寒冷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侧条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选用几种品牌的肥料进行侧条施肥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肥料品牌变化和用量的差异对水稻生育进程、长势和产量均有着较大影响。从肥料品牌上看,住商缓释肥料比其它肥料肥效好。从施用数量上看,施常规施肥85%的氮量对水稻的长生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效果最好。
- 王开军
- 关键词:生长发育
- 方正县水稻田农药减量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方正县目前水稻病虫危害的控制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而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是应对水稻病虫害、降低农药污染的重要举措。合理使用农药,尽量采取其它替代技术措施,科学合理的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尽量减小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水稻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农民的粮食稳产和节本增收。
- 翟宏伟
- 关键词:水稻病虫水稻田节本增收生物防治技术病虫危害
- 浅析水稻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5
- 2016年
- 水稻倒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都非常大。通过对水稻倒伏地块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品种不抗倒、耕作层过浅、水整地过细、栽培密度过大、氮肥施用不合理等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水稻倒伏的预防措施及倒伏后的保产措施。
- 刘宝石刘志发
- 关键词:水稻倒伏预防措施
- 黑龙江省方正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被引量:1
- 2016年
- 方正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利用病虫测报,会商最佳防治方案,做到防治有档案、操作有规程、实施有方案,示范有技术操作牌。该技术的示范推广,有效控制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了防治成本,减少了农田污染源,达到生态控害和无害化防治的目标,既实现了增产增收,又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是一项消费者渴望的惠民工程,推广前景广阔。
- 翟宏伟
- 关键词:水稻
- 佳旺牌壮秧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
- 2009年
- 为验证佳旺牌壮秧剂在水稻秧田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肥肥效长,后劲足。应用后秧苗健壮、叶色鲜绿、叶片宽厚,秧苗素质好。处理区平均产量545.9 kg/667 m2,较对照区增产8.1%。
- 王常英
- 关键词:壮秧剂秧苗素质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