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第一性原理
  • 2篇陶瓷
  • 1篇支撑结构
  • 1篇织构
  • 1篇制备SIC
  • 1篇三杆
  • 1篇碳化
  • 1篇燃料包壳
  • 1篇热解碳
  • 1篇热蒸发
  • 1篇吸附能
  • 1篇相机
  • 1篇流延
  • 1篇流延法
  • 1篇模板法
  • 1篇模态
  • 1篇模态分析
  • 1篇结构拓扑
  • 1篇介电
  • 1篇晶须

机构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空间机电...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作者

  • 1篇梅辉
  • 1篇张相华
  • 1篇张立同
  • 1篇彭诚
  • 1篇曾庆丰
  • 1篇解玉鹏
  • 1篇成来飞
  • 1篇魏鑫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航天返回与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化学气相渗透制备SiC_w/SiC层状结构陶瓷被引量:2
2015年
提出了采用流延法(tape casting,TC)结合化学气相渗透法(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制备碳化硅晶须(SiCw)/Si C层状结构陶瓷的方法,分析了TC-CVI方法的特点,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层状结构陶瓷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了SiCw/Si C层状结构陶瓷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TC-CVI制备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晶须体积分数,减少制备过程中对晶须的损伤并且致密化单层,保持整个制备过程中材料体积无收缩,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TC-CVI制备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层内(晶须/基体)及层间(单层/单层)界面结合强度,进而提高材料的韧性.SiCw/Si C层状结构陶瓷中晶须含量可达40%(体积分数),其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15 MPa,158 MPa和8.02 MPa m1/2.层状结构陶瓷材料的单层厚度对材料致密性及层间界面结合强度产生显著影响;晶须表面状态对层内界面结合强度有重要作用.SiCw/Si C层状结构陶瓷充分发挥层状结构与晶须协同增韧作用,层间裂纹偏转,层内裂纹偏转、裂纹桥接和晶须拔出等为主要的增韧机制.
成来飞解玉鹏梅辉张立同
关键词:SIC晶须化学气相渗透流延法
冷冻干燥法制备高气孔率、低介电的Si3N4陶瓷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低介电、定向双峰孔径分布的多孔Si 3N 4陶瓷,并利用Zeta电位、流变仪研究分散剂种类、含量及pH值对浆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NH 4-PAA)且其含量为0.8%(质量分数),浆料pH值在10左右时浆料的分散效果最好。利用压汞仪、XRD、SEM与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粘结剂含量与固相含量对多孔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粘结剂含量与固相含量的增加,陶瓷的气孔率下降,力学性能增强。当固相含量由15%(体积分数)增加至40%(体积分数)时,气孔率由82.9%降低至40.6%,抗弯强度由(1.2±0.2)MPa增加到(94.7±5)MPa,抗压强度由(2.1±0.5)MPa增加到(314±8)MPa,介电常数由1.5增加至3.7(12.4~18 GHz波段内)。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多孔Si 3N 4陶瓷在过滤、催化剂载体、透波材料等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孙肖坤孙孟勇刘小冲赵娟
关键词:冷冻干燥法
次镜三杆与筒体复合支撑结构轻量化设计
2022年
文章在空间相机次镜三杆和筒体复合支撑结构设计中,引入了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确立了传力路线,在规定的设计空间内实现了结构的轻量化;结合材料成型工艺,完成了次镜支撑结构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并根据设计方案制备了质量约7.62kg的实际结构产品;对该产品进行了测试,测得频率为176.03Hz,满足产品设计的轻量化指标要求以及频率性能要求。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法对于同轴光学系统中次镜支撑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廖军刚杨云云魏鑫陈旭吴亚明卜石张毅
关键词:次镜支撑结构结构拓扑模态分析空间相机
核燃料包壳材料的发展状况、研究策略和研发趋势
文章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阐述目前较成体系研发的燃料包壳材料(重点针对压水堆),如锆合金、不锈钢(316L,15-15Ti,D9)、铁素体/马氏体钢(T91,HT9)、镍基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ODS 钢(铁素体/马氏体O...
李晓强王一光成来飞张立同
碳化硅表面氢气吸附机理研究
2024年
在CVD沉积SiC过程中,载气体H_(2)与沉积SiC基体表面的反应影响沉积速率和沉积产物品质,因此研究这些微观反应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H_(2)在3C-SiC(111)(硅原子暴露面)和3C-SiC■(碳原子暴露面)面的吸附位置、吸附能、电子结构和覆盖率等吸附情况.发现H_(2)倾向于吸附在3C-SiC(111)面,H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为OT位(顶位)且属于化学吸附.H_(2)在吸附时会自发解离为两个H原子,以双顶位形式吸附在两个相邻的Si原子上.该过程中基体表面Si原子的电子向H偏移,此时两者的主要相互作用源于Si原子的p轨道和H的s轨道的重叠杂化.通过计算氢气在表面的覆盖率,发现吸附能随着覆盖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低H覆盖率(θ_(H)≤4/9 ML)下,H原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吸引力,随着H覆盖率的增加(θ_(H)>4/9 ML),H原子之间排斥力逐渐增大,吸附能增加趋缓,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尹博闻曾庆丰关康王璐刘建涛刘永胜董宁张相华彭诚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SIC吸附能
ZrC纳米管对叠层C/C复合材料层间导热性能的影响
以碳纳米管为模板,采用热蒸发和电泳技术在碳布表面成功制备出ZrC纳米管(ZrCNTs),再通过等温化学气相渗积(ICVI)致密化ZrCNTs改性C/C复合材料.研究了ZrCNTs对C/C复合材料层间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 ...
闫宁宁付前刚史小红李伟李贺军
关键词:热蒸发模板法
一硼化铪的晶体结构预测与构效关系基因
2018年
利用基于进化算法的晶体结构预测软件USPEX,并结合第一性原理方法对HfB的稳定晶体结构进行全局搜索。在基态条件下,新发现2个HfB晶体结构(空间群:P6m2和R3m)。其中,P6m2结构比已报道的Hf B晶体结构(空间群:Pnma、Cmcm、I41/amd和Fm3m)具有最低的基态能量。这些结构中,B原子分别以二维类石墨烯(P6m2和R3m结构),zig-zag链(Pnma、Cmcm和41/amd结构)和孤立原子(Fm3m结构)3种形式存在,从而导致它们具有显著的化学键合特征、高温稳定性和强韧特性差异。
魏晓婷曾庆丰张琪冯钦颢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高温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