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38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孙涛王佳贤张轩杨雅静李朝东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抗体
  • 8篇蛋白
  • 7篇细胞
  • 6篇埃希菌
  • 6篇大肠埃希菌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药物
  • 5篇克隆
  • 4篇淀粉样
  • 4篇抗体药物
  • 4篇基因
  • 4篇NPU
  • 3篇片段
  • 3篇转染
  • 3篇内含肽
  • 2篇淀粉样变
  • 2篇淀粉样变性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药学

机构

  • 3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美国国立卫生...
  • 1篇上海复宏汉霖...

作者

  • 3篇路慧丽
  • 3篇朱建伟
  • 2篇王佳贤
  • 1篇周选围
  • 1篇李奇璋
  • 1篇孙涛
  • 1篇李伟
  • 1篇郭梦圆
  • 1篇高艳华
  • 1篇徐慧
  • 1篇靳通
  • 1篇赵梦琳
  • 1篇丁凯
  • 1篇李朝东
  • 1篇李慧丽
  • 1篇杨雅静
  • 1篇张轩

传媒

  • 20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轻链淀粉样蛋白的包涵体表达及体外活性检测
2022年
该研究通过构建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条件,从包涵体中获得了轻链淀粉样蛋白AL-09及V6wil可变结构域;后续采用硫磺素T(ThT)法检测了其在体外的聚集活性,并利用MTT法初步鉴定了其对心肌细胞AC16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AL-09及V6wil的最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浓度分别为0.2和0.4 mmol/L,最佳诱导时间均为3 h,蛋白总产量可达约10 mg/L;2种轻链淀粉样蛋白均具备体外纤维化活性,且在心肌细胞AC16中均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该研究建立了轻链淀粉样蛋白的包涵体表达系统,为轻链淀粉样变性的深入研究及新型疗法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李茜边延林朱建伟张宝红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包涵体活性检测
Tau蛋白抗体识别抗原磷酸化基团的作用机制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之一是神经纤维缠结的发展,与tau蛋白在病程中形成大量的非正常的磷酸化,进而形成不可溶性聚集体(PHFs)密切相关。目前,针对非正常磷酸化tau蛋白,已开发出一些具有诊断和治疗价值的抗体,然...
白钢钢马步勇
关键词:TAU抗体分子动力学模拟阿尔兹海默症
抗体偶联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2018年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随着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凸显,作为大分子药物的抗体和疫苗,有望作为抗耐药菌感染的新一代药物。抗体偶联抗菌药物(antiboy-antibiotic conjugates,AAC)是在抗体偶联(抗肿瘤)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基础上研发的一类新型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其具有ADC研发的基本理念,但也具有作为抗菌药物的特殊要求。本文就AAC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路慧丽孙占奎赵博钱峰陈代杰
关键词:AAC抗生素单克隆抗体接头
草乌甲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6年
草乌甲素是一种现代植物药,由毛莨科乌头属植物滇西嘟拉(aconitum bulleyanum diels)中分离出的生物碱—滇西嘟拉碱甲(bulleyaconitine A),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且安全性较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明显优势,广泛用于风湿免疫病、骨关节炎、癌性疼痛及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可在开发更加丰富药物剂型、完善临床系统观察、不断扩大临床适应证和严密监控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草乌甲素的药用价值。
张轩周斌路慧丽
关键词:草乌甲素药理作用疼痛
大肠埃希菌内锌离子对断裂内含肽Npu DnaE自剪接作用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
2018年
内含肽是前体未成熟蛋白质中的一段具有自我剪接功能的序列,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锌离子浓度的控制。为了在大肠埃希菌胞内实现天然断裂型内含肽Npu DnaE"自剪接"作用可控,表达了Npu DnaE内含肽C-末端和人Ig G1抗体Fc段融合蛋白,及Npu DnaE内含肽N-末端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截短型融合蛋白,并加入浓度由1 mmol/L增加至2.5 mmol/L的锌离子。结果大肠埃希菌的生长没有受到影响,Fc蛋白和PE蛋白的单独表达没有受影响,而内含肽N-末端和C-末端发生剪接作用后,外显肽Fc和PE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在大肠埃希菌表达富含半胱氨酸目的蛋白时添加锌离子,可以有效地抑制胞内Npu DnaE内含肽的"自剪接"作用,为拓展内含肽在生物药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许嫣然张蕾窦同璐陈俊升朱建伟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内含肽锌离子
断裂内含肽C片段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酶解稳定性的改良
2020年
断裂内含肽Npu DnaE介导的蛋白质剪接、剪切反应,可以应用于蛋白质工程领域诸多方面,但其C段重组蛋白在表达纯化过程中发生的降解,降低了重组蛋白的产率和纯度。为提高NpuC段稳定性,本研究构建了N端融合NpuN2片段的NpuC延长变体N2C。将N2C在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亲和色谱进行纯化,用ImageJ扫描计算表达纯化中降解情况,进而对影响内含肽C端剪切反应的各因素如温度、DTT浓度、N/C比例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延长变体N2C使降解产物占比降低至2.7%~7.2%,在1 mmol/L DTT催化,N/C比例为5∶1,37℃反应条件下,30 min产物生成率达90%。N2C在提升Npu DnaE内含肽C段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过程的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了其C端剪切反应的活性,对其在蛋白纯化领域应用有重要意义。
陈浩曹津张静朱建伟陈俊升
关键词:蛋白质稳定性蛋白质降解
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哪个更正确?被引量:2
2021年
介绍了淀粉样变性、朊蛋白和阿尔茨海默病的Aβ和tau蛋白.指出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反映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揭示的是淀粉样变性共性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其寡聚体结构的解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意义.
马步勇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寡聚体
断裂内含肽在含有抗体铰链区氨基酸序列的非天然外显肽中的剪接被引量:2
2019年
内含肽是一种能够介导蛋白质分子从前体分子中自我切除,同时将其双侧的外显肽蛋白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功能性蛋白质,其中断裂型内含肽在抗体连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天然断裂型内含肽C端可特异性识别外显肽的前3位氨基酸序列--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天冬酰胺(CFN),因此在蛋白剪接反应后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外源氨基酸。由于本课题组前期开发出的断裂内含肽介导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装配平台也存在该缺陷,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抗体铰链区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CDK)取代"CFN"作为内含肽的识别位点,并构建突变型断裂内含肽Npu*GEP DnaE。结果表明,突变体可以识别"CDK"并成功发生了内含肽剪接反应。进而对影响该内含肽剪接反应平台的各因素如NaCl浓度、DTT浓度、pH和温度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断裂内含肽的剪接反应均可很好的进行。该内含肽剪接反应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减少外源氨基酸的引入,进一步拓展了内含肽底物宽泛性,为内含肽应用于抗体药物特别是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装配提供了技术支持。
窦同璐陈浩曹津陈俊升朱建伟
关键词:蛋白质剪接
CHO细胞中DNMT3A对ATF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转录激活因子3(ATF3)是一种早期应激反应基因,能够影响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和凋亡。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是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生产的主要宿主细胞之一。ATF3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抗凋亡等作用,理论上可对CHO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本试验对CHO细胞中ATF3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CHO-K1细胞中ATF3的甲基化水平,发现ATF3启动子区域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甲基化高达90%。为了进一步研究ATF3甲基化的上游调控机制,构建了敲除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的CHO-K1来研究DNMT3A对ATF3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敲除DNMT3A后,CHO-K1细胞中的ATF3甲基化水平降低至0,这充分证明了DNMT3A对ATF3的甲基化的调控作用,为CHO细胞的ATF3基因调控研究以及后续CHO细胞株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梦筱王佳贤朱建伟路慧丽
脑靶向递送策略的挑战和机遇
2021年
血-脑屏障能够保护大脑不受外来有害物质影响,但也使药物难以进入大脑,阻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研究.生物体内存在能够跨血-脑屏障的天然物质,其生物学机制可以为脑部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研发提供指导.本文介绍一系列脑部递送策略,重点介绍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成果能够促进脑靶向诊疗产品的临床转化.
王斌章雪晴
关键词: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