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作品数:108 被引量:691H指数:11
- 相关作者:徐亚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被引量:13
- 2004年
- 祁庆富金成南
- 关键词:清代外交关系
- 关于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理论创新成果指导边疆治理实践的几点思考
- <正>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学界政界对现阶段民族问题出现分歧看法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做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立意高远、精细深入针对性强。它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和新要求,对于推...
- 刘宝明
- 文献传递
- 另一种视角看待中国北方少小民族生存问题——顾桃访谈录
- <正>时间:2014年6月3日地点:中央民族大学北智楼516会议室顾桃,独立纪录片导演。1974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后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绘画系,2004年开始纪录片创作。作品有《敖鲁古雅·敖鲁古雅》《雨果的假期》《呼麦...
- 张海洋唐楠
- 文献传递
- 近百年龙母传说研究综述被引量:8
- 2007年
-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龙母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回顾梳理这些成果,作者认为对龙母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由文本研究到田野调查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既成的研究成果质和量的分析,考虑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因素,特将龙母文化研究划分为探索期、发展期和争鸣期等三个时间段,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助于龙母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开拓与深化。
- 徐亚娟
- 关键词:龙母传说龙母文化
- 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规划的重要内容被引量:2
- 2007年
-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要继续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投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这方面的工作国家一直很重视,但第一次以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内容确定下来,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 祁庆富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事业民族事业
- 边疆发展中国论坛2010年度主题阐释(代序言)
- <正>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每届选取重大现实问题作为研讨主题。2010年度选定主题为:发展方式变革与机制创新。本主题以中国辛亥革命100年,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和西部开发10年为契机,在自然生态、人口、经济、社会关...
- 文献传递
- 从《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看中国少数民族院校优势——写在中央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
-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本世纪初约请法国结构主义大师埃德加·莫兰写下《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这很像JNESCO在1950年代约请列维-施特劳斯撰写的人类学考察报告,都具有规划人类文化发展的意含。莫兰运用...
- 丁娥
- 文献传递
- 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被引量:22
- 2022年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为交融聚合的共享状态,具有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传承、共同分享的生活属性,彰显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共识价值理念体系,促进人际、族际,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往来互动,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多民族共享的生活内容与文化实践对形塑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审美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显著作用。
- 王丹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探索中东史逾三十载的学界独行者——哈全安教授访谈
- 2020年
- 学者档案哈全安Ha Quanan1961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回族,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1991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曾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先后受聘华东师大紫江学者讲座教授和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现任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 马金生
- 关键词:博士学位欧洲文明领军人才世界史
- 整体感与中国性——20世纪边政研究中的边疆——民族论述及其折射的思想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边疆汇聚成中国的过程,以及与之并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始终是一组值得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构性的重要议题。如何理解不同时代的边疆—民族论述,并揭示其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与结构性变迁,进而认识中国主流政治话语与边疆—民族议题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在巩固和发展边疆的过程中,对民族议题的整体性思考如何对王朝或国家整体结构产生影响,就凸显为一个相当具有探讨空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20世纪边政研究中边疆—民族关系的梳理,尝试性地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一种具有整体性的思想关系结构,进而理解"人"与"物"在沟通边疆与民族这两个对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凸显这种关系结构所具有的普遍历史意义及其在构造中华民族内在关系结构与中国内部区域关系框架中所呈现的重要价值。
- 袁剑
- 关键词:整体感中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