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58 被引量:153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6篇文化科学
  • 35篇政治法律
  • 16篇哲学宗教
  • 12篇医药卫生
  • 11篇历史地理
  • 8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学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5篇教育
  • 32篇高校
  • 24篇政治
  • 21篇主义
  • 20篇思想政治
  • 19篇思政
  • 19篇文化
  • 17篇教学
  • 15篇治教
  • 15篇思政课
  • 14篇高校思想
  • 13篇大学生
  • 13篇伦理
  • 13篇马克思主义
  • 13篇高校思想政治
  • 12篇政治教育
  • 12篇思想政治教育
  • 11篇视域
  • 10篇院校
  • 8篇医学院校

机构

  • 151篇徐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武汉船舶职业...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徐州技师学院

作者

  • 1篇吴楠
  • 1篇张薇
  • 1篇张学玲
  • 1篇张红霞

传媒

  • 7篇卫生职业教育
  • 6篇产业与科技论...
  • 4篇大连干部学刊
  • 4篇中共云南省委...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档案
  • 3篇现代商贸工业
  • 3篇淮北职业技术...
  • 3篇科教文汇
  • 3篇中国军转民
  • 3篇经济与社会发...
  • 3篇高教学刊
  • 2篇世纪桥
  • 2篇学校党建与思...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煤炭高等教育
  • 2篇吉林广播电视...
  • 2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7篇2025
  • 38篇2024
  • 15篇2023
  • 18篇2022
  • 16篇2021
  • 13篇2020
  • 25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论要
2019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仅是学习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巩固与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科学分析与价值澄明相统一、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相统一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实现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自觉,夯实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保障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遵循。
时统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之向、价值之能、实践之径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其在精神领域表现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自强。因此,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征途,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是帮助中国青年筑牢爱国主义立场,坚定爱国主义信仰、践行爱国主义行为的重要时代使命。
宗钰蒋艳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强
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党的十九大精神,既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具体呈现,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践行这一任务,必须在坚持整体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前提下将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效具体对接。与此同时,作为在教学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以切实增强和提高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时统君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4年
地方红色文化是“纲要”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具有亲和力更强、针对性更强等优势,与“纲要”课教学起到相互贯通的作用。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地方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多方协作,进一步提高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的育人实效。
郭婉莹
数字空间拜物教的生成机制、权力机制与消解策略
2025年
数字空间拜物教是产生于数字空间的拜物教现象,其生成于社交媒体与信息传播以及网络文化与消费心理的共同作用,社交媒体通过平台的设计和运营刺激用户对数字产品的追求欲望,不断强化数字空间拜物效应;网络文化和消费心理使得人们对于虚拟物品的追求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加剧了数字空间拜物教现象。在数字空间,平台运营者拥有重要的话语权和控制力,通过设计和策划加速数字空间拜物教的形成;数字空间拜物教参与者也拥有权力,并会与运营者产生权力争夺。应对数字空间拜物教,需通过社会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伦理观与价值观的重塑,引导人们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降低对数字产品的过度追求,提高自我约束力,进而有效解决数字空间拜物教带来的困境。
孙全胜
关键词:数字技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为例
2020年
大众文化的有效传播、渗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需要强化大众文化建设,消除低俗、劣质的精神文化思想,促使精神文化内容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因此,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念促进文化在合理的引导下进行规范生产及传播,从而提高人们的品格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大众文化发展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分析了大众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建设策略,如明确基本人学理论、确定价值观的建设本质等。
刘怡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
大数据技术赋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机理、风险和应对策略
2025年
数字化时代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成了重要问题。首先,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保障。大数据技术赋能数字法治政府的作用机理,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数字法治政府的运行效率。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大数据技术能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大数据技术赋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也面临技术、法律和社会的风险。数据的泄露和侵犯个人隐私都会对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造成损害。再次,大数据技术赋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从技术层面、法律层面和社会管理层面着手。在技术层面上,需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大数据技术能够安全、合法地应用于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在法律层面上,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明确相关权益。在社会管理层面上,需要提高公众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
孙全胜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2018年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批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通过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分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共同体的虚假本质,通过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解蔽了货币共同体的物象,通过剩余劳动批判了资本共同体的剥削本质,科学论证真正共同体代替虚假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真正共同体"的价值意蕴,批判西方垄断资本共同体操控的霸权主义国际秩序,积极倡导建立平等互惠的新秩序。
朱虹吴楠
关键词:共同体资本
基于慕课平台的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教学优化研究
2018年
慕课平台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要发挥好慕课平台在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探索慕课平台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教学优化的路径机制,使其很好地应用到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教学中。
张维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因特网
高校音乐社团思政教育功能路径探求
2022年
课程思政和音乐教育深度融合,是课程思政在高校育人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属于学科融合教育的全新探索。笔者将对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思政教育和音乐教育的现况展开思考,试图构建起思政与音乐结合的育人架构,探索两者相结合的教育路径,进而构建起结合思政教育,音乐教学的育人模式,融合情景教学以及育人成效评价。
夏晓晨
关键词:教育功能第二课堂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