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
- 作品数:109 被引量:344H指数:9
- 相关作者:许恩平梁剑莹张来策刘晓艳陈图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艺术更多>>
- 创新体系下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职业素质要求被引量:6
- 2009年
- 科技管理创新是构建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明确科技管理人员角色定位,提高其职业素质,有利于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促进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
- 李文辉
- 关键词:科技管理角色定位
- 基于IVE的校园网SSL VPN安全接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基于IVE系统平台的校园网SSL VPN安全接入进行研究。简述了SSL VPN技术及网络部署环境,剖析了IVE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对用户访问请求处理过程进行了说明,最后给出了SSL VPN安全接入校园网的详细配置和实现。研究表明基于IVE平台的SSL VPN技术实现了校外用户对校园网的远程接入,使得广大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访问校内网络资源,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罗辉琼聂瑞华林怀恭
- 关键词:IVESSLVPN远程接入
- “假投入”是我国科研工作低效性的根本原因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通过对影响科研工作效益因素的分析,认为科研投入是影响科研工作效益的最根本因素,“假投入”是我国科研工作低效性的根本原因。同时,初步探讨了科研工作“假投入”现象的表现和原因。
- 王楚鸿
- 关键词:低效性
- 渐进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校协同创新政策被引量:1
- 2015年
- 从协同创新的政策源起入手,以公共政策制定的渐进主义为分析视角,从经济、技术、制度等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协同创新政策方案可行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引入美国合作研究中心政策,从资助模式、评价方法和建设规模三方面分析其借鉴意义,提出协同创新中心可采取小集体行为策略,并调整相关的运行机制、聘用机制和评估机制。
- 蒋林浩刘姝殷刘京
- 基于项目过程的高校国防科研保密工作管理研究
- 2014年
- 文章基于高校国防科研项目过程的视角,分析了科研项目实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保密工作的特征,对加强高校国防科研保密工作提出了若干措施。
- 林卓玲
- 关键词:国防科研保密工作
- 高校科研为教学功能服务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从高校科研与教学功能的起源追溯,阐述高校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及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分析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可能性。调查了欧美国家高校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主要政策与个案,并对政策及个案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高校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探索性建议。
- 蒋林浩安宁
- 关键词:教学本科生科研
- 创新型城市环保产业技术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路径研究--以广州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为探究创新型城市环保产业技术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路径,以广州市为例,通过专利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方法构建创新型城市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分析合作网络结构和动态演化路径,揭示新旧节点间连接方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市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之间联结松散,创新主体之间连接效率较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是合作网络的核心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乏力;广州市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演化路径表明创新合作发展迅速,合作网络向规模更庞大、关系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创新主体进出网络的动态变化大,合作网络中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不稳定,创新网络未达到稳定平衡状态。
- 林卓玲卜姝华
- 关键词:环保合作网络
- 广东省第5次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我校获奖31项
- 1994年
- 经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评议审定,我校31项成果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青年奖1项。 这些获奖成果分别为:杨永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从非商品经济论到商品经济论的发展史(学术著作类,一等奖);杨荣春:先秦教育思想史(学术著作类,一等奖);李任初:新自由主义——客观经济的蜕变(科普著作、工具书、古籍整理,翻译作品类,一等奖);
- 关键词: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论文类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教育思想史
- 试论《道德经》的教育哲学思想被引量:3
- 2011年
- 老子哲学是一个基于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既是生命哲学,也是行为哲学。老子所著《道德经》对探讨教育哲学思想具有积极、深刻的启示作用。
- 李文辉
- 关键词:《道德经》哲学教育哲学
- 地理邻近、基础研究与地区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域高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研究的需求高度迫切。采用我国30个省份统计数据,构建高校基础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考察高校基础研究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内部高校基础研究对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邻近地区的高校基础研究可以带动本地区专利创新增长,但对本地区新产品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效应。东中西部地区自身内部高校基础研究能够直接促进地区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增长,特别是西部地区基础研究驱动新产品创新发展的引擎正在加速运转;但高校基础研究对邻近地区专利和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 林卓玲张经度
- 关键词:创新绩效空间计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