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
- 作品数:294 被引量:898H指数:13
- 相关作者:秦冬成张明李淑明李晓冬张国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新工科”背景下教务管理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文章首先对实验教务管理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教务管理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监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监控、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监控。
- 周娟
- 关键词:教务管理实验教学
- 校企联合创新实践基地CDIO培训体系建设被引量:3
- 2013年
- 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及检验测评标准为基础,立足产业背景和第二课堂教育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中CDIO培训体系的构成、培训内容设置及项目开展形式等环节。
- 高原王土央
- 关键词:校企联合创新实践基地CDIO
- 移动核心网的演进探究
- 2019年
- 本文对移动通信系统历代核心网的发展进程予以探究,归纳核心网不断迭代演进的规律及发展方向。通过对当前网络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阐明移动通信系统向5G核心网“微服务”架构演进的必然及其技术特点。
- 李辉李姮
- 关键词:核心网
- 基于响应面法碳素钢电子束表面微熔抛光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揭示电子束工艺参数及碳素钢的含碳量对电子束表面微熔抛光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试样表面进行电子束表面微熔抛光处理,并测量试样抛光前后的表面粗糙度,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对抛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束流为5.08 mA、工件移动速度为2.76mm/s的电子束参数,对含碳量0.62%的碳素钢进行表面微熔抛光,试样表面粗糙度值可减小降至0.601μm,减小幅度约为65%。
- 魏德强李新凯王优
- 关键词:电子束响应面工艺参数
- 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32
- 2013年
- 高校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及开展各项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提出了实验室开放的要求,文章对目前高校开放实验室产生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形式、开放实验考核及经费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 王宇英秦兴国
- 基于深度DPI识别的微信业务精细化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首先介绍了DPI识别分析机制在热门即时通信软件—微信业务及其子业务识别中的应用,然后从市场营销、网络资源调度、客户感知提升等方面阐述了分析研究微信子业务进行精细化识别对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一种针对微信用户的网络质量提升策略,为市场前端和运维优化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借鉴,以提高定向营销的精准性。
- 李姮
- 关键词:市场营销客户感知
- 一款适应新一代SACD数码音源的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新—代SACV数码音源宽频响、高信噪比、大动态范围的特点,本篇文章在分析世界著名的电子管前级放大器基础上,本着音响性、音乐性完美的原则L设计并试制了一款能更好地适应新一代SACD数码音源的电子管前级放大...
- 关键词: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实验教学改革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实验教学面临严重的挑战。实施开放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文章综合本校及部分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合本部门开放式实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实践证明,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 梁桂英刘俊景
-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教育
- 基于粗糙集-FAHP的可定制化用户界面适用性评价模型
- 2018年
- 为了给可定制化用户界面的适用性提供科学的评价手段,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可定制化用户界面适用性评价模型。运用粗糙集对可定制化用户界面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属性约简,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可定制化用户界面的适用性评价模型。根据该评价模型,设计并实现了智能家居客户系统用户界面。实验结果表明,该可定制化用户界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李希成首照宇张彤文辉赵晖
- 关键词:粗糙集模糊综合评价法智能家居
- 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装置设计与力学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解决金属双层管液压胀形过程中设备成本较高、成形效率较低、操作工艺较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冲压成形和液压胀形技术的复合成形方法——冲击液压胀形。首先介绍了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成形原理;然后,从成型部分、轴向进给部分、控制部分和辅助部分等4个方面介绍了冲击液压胀形装置;同时分析了双层管胀形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最后采用弹塑性理论,对双层管内管和外管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双层管变形协调条件,获得了胀形内压力pi的判定依据。冲击液压胀形技术将为双层管成形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刘建伟杨年炯武敏建黄承明
- 关键词:内压力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