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中心

作品数:81 被引量:282H指数:8
相关作者:陈琴方兴刘莘宋嘉扬马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期刊社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期刊社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文化科学
  • 17篇文学
  • 10篇历史地理
  • 5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高校
  • 8篇文学
  • 6篇文化
  • 6篇抗战
  • 5篇抗战文学
  • 5篇高校学报
  • 4篇学术
  • 3篇增强UV-B...
  • 3篇三峡库区
  • 3篇寺院
  • 3篇科技期刊
  • 3篇库区
  • 3篇
  • 2篇地理
  • 2篇地理学
  • 2篇学科
  • 2篇载文
  • 2篇社会
  • 2篇生态
  • 2篇湿地

机构

  • 77篇重庆师范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宁夏师范学院
  • 2篇广州工商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达尔豪斯大学
  • 1篇成都市特殊教...
  • 1篇重庆市风景园...

作者

  • 10篇李若溪
  • 8篇王学振
  • 7篇方兴
  • 7篇宋嘉扬
  • 6篇陈琴
  • 5篇刘力
  • 5篇游中胜
  • 3篇左福生
  • 3篇张栒
  • 3篇田海江
  • 3篇黄颖
  • 2篇胡英奎
  • 2篇王小丽
  • 2篇钟章成
  • 2篇靳明全
  • 2篇曹雅妮
  • 2篇周欣雨
  • 2篇简太敏
  • 2篇李林芝
  • 2篇马玲

传媒

  • 14篇重庆师范大学...
  • 8篇重庆师范大学...
  • 8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编辑学报
  • 4篇重庆社会科学
  • 3篇文学评论
  • 3篇新闻界
  • 2篇新闻传播
  • 2篇地理教育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学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问题——以连续出版物的析出文献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1]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著录的规范,不仅有利于国内读者的检索,而且是国际间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学报基本上执行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其编排日趋规范,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也是如此。但是,毋庸讳言的是,学报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远未达到尽善尽美,而是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其中尤以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表现得最为明显。
王学振
关键词:参考文献著录高校学报文后参考文献文献信息资源尽善尽美
抗战文学语境中的战国策派文论被引量:3
2005年
“民族意识”和“悲剧精神”是战国策派文论的核心概念。前者是对战时国家权威话语的顺应,是知识分子的人间情怀所致的现实关怀;后者是对五四启蒙精神的坚守,是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所致的终极思考。既顺应又超越时代主潮,正是战国策派文论在抗战文学语境中的独特意义所在。
王学振
关键词:战国策派文论
重庆抗战文艺论争的当代思考二题被引量:1
2007年
宋嘉扬王学振
关键词:文艺论争抗战文艺文学作家批评家大后方
自然因素对重庆园林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调研重庆园林作品,从重庆园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探究了自然因素中的地貌因素、水文因素、气候因素和植物因素对重庆园林独特区性的影响.
王尧瑶周建华陈琴
关键词:重庆园林自然因素模仿景观
形形色色的地理效应
2020年
一、与城市相关的地理效应11.温室效应自然界大气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N2O等成分,以及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及CO2、CH4等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的温度降低.
曹雅妮王小丽李林芝
关键词:长波辐射温室效应温度降低污染物质CH4
唐代佛教与山水共生的寺院诗被引量:2
2023年
在中国诗史上,唐代是寺院诗创作的转进与勃兴期,作品数量及题材拓展均取得极大突破。在书写模式上,相继形成藉景畅理、触境明心、纪实绘景三种类型,充分体现佛教与山水互彰的共生性,为山水诗开拓出全新境界。唐人寺院诗重写景造境,常以动静相生法状清寂之景,物态生动,意境幽玄。寺院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警策,字锻句炼,隽语频出,普遍形成以精切之语状绝胜之景的艺术效果。
左福生
佛教知识类化与宋代诗文集类纂
2024年
佛教知识类化指佛教题材被引入类书系统后,按性质对其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地组织编排的进程。唐宋时期是佛教知识类化的集中时段。在类书中,佛教题材类分呈渐进态势,类目由少到多、由粗而精,体现时人对佛教知识的系统把握及对其内部题材的精详建构。类书对内容的处理模式也延伸到宋代类编诗文集编纂,二者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佛教诗文之分擘类聚尤受类书影响,使其于文体、题材之双重维度上发生分疏整合,形成诸多佛教文学类型。其中寺院诗便是经类编中显现的典型成果,此名类之成立首先在于佛教知识类化中“寺”类的定型,并为诗文集“以寺系诗”建构了初形范式,而寺院“文学场”的繁荣及游寺题咏之盛则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
左福生
关键词:佛教类化类书
重庆“文学史料与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09年
2009年5月23日至25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承办,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市档案馆等单位协办的2009年重庆“文学史料与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年会,在重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王学振
关键词:文学史料学抗战文学
壮歌久不作——抗战文学的当代思考
2007年
宋嘉扬靳明全
关键词:抗战文学抗战精神日本军国主义反抗悲壮
增强UV-B辐射和氮对谷子叶光合色素及非酶促保护物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以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为对象,从拔节期开始持续给予低氮(1.875 mmol/L)和高氮(15 mmol/L)两种氮供应条件并从抽穗期开始进行26 d两种强度(4.29、7.12 kJ.m-.2d-1)的增强UV-B辐射处理,研究了谷子叶中光合色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高氮供应条件相比,低氮供应条件明显降低了谷子叶中光合色素含量但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比值;在开花期中段和灌浆期中段,高氮供应条件下谷子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对增强UV-B辐射比低氮供应条件下的谷子更敏感。从灌浆期开始到处理结束,两种影响因子对谷子叶中类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增强UV-B辐射导致谷子叶中类黄酮含量逐渐升高,且相同增强UV-B辐射强度下低氮供应条件下的谷子叶中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高氮供应条件下的谷子。谷子叶中PAL活性对两种影响因子的响应较类黄酮含量更加敏感,低氮供应条件使谷子叶中PAL活性明显提高。结合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低氮供应条件加强了处于繁殖期主要阶段的谷子叶中类黄酮的积累,并使谷子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比值明显提高,进而有助于维持谷子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的相对稳定性,对植株抵抗UV-B辐射伤害有利。
方兴钟章成
关键词:增强UV-B辐射光合色素类黄酮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