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作品数:363 被引量:662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济顺周游吉辰马华灵刘文瑾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1篇历史地理
  • 63篇哲学宗教
  • 63篇政治法律
  • 50篇文学
  • 39篇文化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14篇艺术
  • 9篇语言文字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8篇政治
  • 21篇社会
  • 19篇主义
  • 14篇文学
  • 12篇哲学
  • 11篇晚清
  • 11篇文化
  • 11篇罗尔斯
  • 10篇自由主义
  • 9篇知识
  • 8篇学术
  • 8篇基督
  • 8篇基督教
  • 7篇道德
  • 7篇战时
  • 7篇民主
  • 7篇抗战
  • 6篇叙事
  • 4篇正义原则
  • 4篇政治自由

机构

  • 34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AM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莱斯特大学
  • 2篇塔夫茨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爱丁堡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5篇杨国强
  • 13篇张春田
  • 10篇许纪霖
  • 7篇刘建平
  • 7篇吉辰
  • 6篇张济顺
  • 6篇韩戍
  • 6篇葛四友
  • 6篇周游
  • 6篇王笛
  • 5篇文军
  • 5篇李文杰
  • 4篇张洪彬
  • 4篇王家范
  • 4篇王琰
  • 4篇方笑一
  • 4篇张朝阳
  • 4篇赵思渊
  • 4篇刘彦文
  • 4篇刘文瑾

传媒

  • 1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3篇中共党史研究
  • 1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图书评论
  • 9篇探索与争鸣
  • 7篇史林
  • 6篇社会科学
  • 6篇历史教学问题
  • 5篇近代史研究
  • 5篇党史研究与教...
  • 5篇思想与文化
  • 4篇学海
  • 4篇史学月刊
  • 4篇学术月刊
  • 4篇同舟共进
  • 4篇社会科学论坛
  • 4篇现代中文学刊
  • 4篇政治思想史
  • 3篇复旦学报(社...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 7篇2024
  • 18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25篇2020
  • 19篇2019
  • 16篇2018
  • 25篇2017
  • 25篇2016
  • 34篇2015
  • 33篇2014
  • 28篇2013
  • 36篇2012
  • 22篇2011
  • 14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叠共识:既不重叠,亦非共识被引量:5
2019年
许多学者把罗尔斯后期哲学中的重叠共识理念理解为一种聚合论证,认为它是通过把正义原则塑造为所有合理整全学说的重叠部分来确保其作为社会共识的地位的。这种观点既不能解释重叠共识在证成正义原则时承担的功能,也无法真正使正义原则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是错误的。重叠共识其实是在人们已经形成关于正义原则的共识后,基于这种原则消化、处理各种整全学说的工作,它的本质是一种扩展论证,而非聚合论证。
惠春寿
关键词:正义原则
读书人与“革命”的互动:北伐前后周作人对“革命”态度的变迁被引量:3
2014年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革命的时代',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代读书人群体在与'革命'的互动中,逐渐走上不同的思想道路。本文试图探讨作为上层知识精英和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领导者之一的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北伐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对革命的认知和态度以及这种态度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周氏思想中的'革命'与实际发生着的革命,以及实际发生的革命在其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异同?他的思想又是怎样与当时的时代语境发生互动的?通过对特定人物的个案考察,或者可以提供理解'革命'的一个有意义的维度,同时也为进一步了解周作人的思想开启一个可能的窗口。
蔡炯昊
普遍主义与绝对主义:伯林与施特劳斯的思想纷争
2017年
1961年,施特劳斯在《相对主义》中批判伯林的多元主义既是相对主义,又是绝对主义。然而,伯林却认为施特劳斯完全误解了他的观点。在最新发现的《伯林致雅法书信》中,伯林明确表示,多元主义主张的不是绝对主义,而是普遍主义。绝对主义与普遍主义有四大区别:第一,绝对价值对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的所有人都始终有效,而普遍价值只是对大多数时间大多数地点的大多数人有效;第二,绝对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理性主义,而普遍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第三,绝对主义的理论预设是不变的人性观,而普遍主义的理论预设是共通的人性观;第四,绝对主义主张绝对价值之间可以互相兼容,而普遍主义则认为普遍价值之间有时互不兼容。
马华灵
关键词:施特劳斯多元主义绝对主义普遍主义
川胜守新著《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出版
2011年
日本明清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大正大学川胜守教授在2009年由汲古书院出版了他的新著《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对于明清社会经济史、城市史研究都作了极有深度的推进。
赵思渊
关键词:明清史研究大运河出版长江贡纳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中国基督教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2010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尤其是作为中共中央分管统战工作的负责人,周恩来高度重视中国基督教问题。他紧抓中国基督教问题的实质,力主中国教会割断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搞反宗教运动;充分肯定中国基督教界进步分子的积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他积极支持和引导了吴耀宗、刘良模等教会进步力量发起的中国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刘建平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中国基督教
宋明理学: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被引量:4
2012年
宋明理学作为一代思潮,有其自身的概念系统及论题。从哲学的层面说,在"理"和"气"、"心"和"理"、"心"和"性"、以及"道心"和"人心"、"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等概念之后,理学既讨论何物存在或何为世界的本原及根据这样一些天道之域的形而上问题,又追问"何为人"、"何为理想人格"以及"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做"等人道之域的问题。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其关切之点进一步指向"当然"与"实然"、"必然"、"自然"之间的关系。后者既涉及中国哲学所讨论的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又在普遍的哲学论域中体现了本体论、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相互交融。
杨国荣
关键词:宋明理学天道人道
新发现浙南畲族文书之概况与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2011年以来,文成县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合作,在当地发现大量畲族文书。本文通过介绍第一阶段所收集文书的数量、类型及其可能的研究方向来展现其研究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希望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文书的重视,推进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文献研究。
周肖晓余康苏青青
关键词:畲族文书
继承与开新之间——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嬗替与结构变迁被引量:9
2014年
晚清总理衙门、外务部与民国初年外交部在人事关系上一脉相承,但随时代变迁、制度因革,其官员来源与结构有着巨大差异。总理衙门从经历科举考试的六部官员中考试选任官员,他们多由"正途出身";外务部继承总理衙门的制度,然在1906年科举停废的背景之下,改变原有的考试之法,施行奏调。此后五年内,留学生、驻外人员、同文馆与译学馆学生、举贡考试合格者,通过奏调或考试、掣签的方式,进入外务部任职,后科举时代外务部官员结构逐渐多样化。辛亥革命之后经南北和议成立的民国政府,将外务部改组为外交部,人员多从外务部留任,但大量裁汰原总理衙门官员、举贡考试人员及留日学生,通晓外语、有驻外经验者构成外交部官员的主体,并逐渐形成一个成长、选任皆具相对独立特征的职官群体。
李文杰
关键词:总理衙门外务部选官
科学哲学如何塑造更好的“后人类”社会--访斯乔平教授被引量:1
2018年
1934年,著名哲学家斯乔平(Vyacheslav S.Stepin,也译为斯焦宾)出生于俄罗斯西部边境布良斯克州一个名为纳夫利亚的村庄。布良斯克地处东欧平原中部,南与乌克兰接壤,西邻白俄罗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数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坎坷曲折的发展历史、东方与西方交汇的地缘政治,在这片并不算大的土地(相较整个俄罗斯联邦而言)上凝结了特有的理性与宽容精神,充盈着具有丰富内涵的俄罗斯文明。
瓦切斯拉夫·谢苗诺维奇·斯乔平章含舟(访)陈欢(访)陈欢钱宗旗
关键词:科学哲学社会
储安平光华大学时期生平考论(1928—1932)
2013年
储安平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但是,目前关于储安平的研究远远不够。尤其是储安平在光华大学时期的生平,由于缺乏资料,几乎处于未知的状态。弄清储安平早年的生平与思想,对于理解其以后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光华大学校史的基础上,着意搜集储安平早年相关资料,编排年份,考订史实,力图对储安平在光华大学求学期间(1928—1932)的生平(包括文学和政治活动等)进行较为完整的勾勒。
韩戍
关键词:储安平生平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