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 作品数:249 被引量:676H指数:13
- 相关作者:王秋彬王文奇颜震王黎王莉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东北亚区域气候治理合作机制论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巴黎协定》的通过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机制的形成。作为全球人口及碳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如何建立和发展区域性气候治理合作机制备受关注。然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东北亚地区并未形成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存在着合作机制协调性不够、实效性不高、受政治和地缘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东北亚地区可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在国际气候治理框架下建立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技术创新与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形成深层次、多渠道的区域气候治理新格局。
- 邹晓龙田园
- 关键词:东北亚合作气候变化气候治理
- 国际关系研究“历史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2019年
- 诞生于1919年,为了防止一战这种人类自相残杀的悲剧重演而开启的国际关系学,今年迎来了百岁诞辰,而有关国际关系理论前景的争论也来到了一个转折点。尽管国际关系学依然是大学中的一个热门专业,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她能在日趋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指点迷津.
- 刘德斌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学主权国家
- 国际组织与东南亚经济冷战——国际援助印尼财团IGG缘起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多米诺骨牌理论支配下,约翰逊政府担心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失败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认为"9·30"事件后上台的苏哈托政府能否在印尼建立起威权政治的合法性,是美国阻止"共产主义势力"从中南半岛向东南亚海洋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1967年,约翰逊政府联合日本、荷兰等多个西方盟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组建了国际援助印尼财团IGG,帮助苏哈托政府解决了国际债务问题,建立起多边经济援助机制,推动印尼国家战略转向"经济发展主义",并试图将印尼塑造为东南亚国家实现西方式现代化的榜样。印尼国家战略的转型促成了马来西亚危机的解决与东盟建立。在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海洋国家国家战略发生转变的同时,中国也实行改革开放并逐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印尼的国家转型、东盟的建立与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推动东南亚区域冷战从两极对抗逐步转向发展主义与区域一体化,全球冷战率先在东南亚地区落下了终结的序幕。
- 孙丽萍
- 关键词:威权政治
- 重新思考国际关系中的基准时间被引量:7
- 2014年
-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有着"一套正统的"基准时间(benchmark date):1500年、1648年、1919年、1945年和1989年。笔者认为,国际关系学者需要对这些作为内外参照物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问,对基准时间被确立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对基准时间进行修正,以便能够更好地反应宏观历史中的国际动态。第一部分对建构该学科自我认知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疑。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成为基准时间的资格与原因。我们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社会学研究途径)对基准时间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其标准。第四部分进而建构了一套可以拓宽学科理论与历史视野的修正后的基准时间。我们设计了一种基准时间评级的方式,并针对近期的候选者提出了一种获得基准时间资格的方法,从而对该学科的基本时间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供了更好的启发。一套修正后的基准时间能够帮助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关注战争与和平的动力转移到关注更为宽广的宏观历史动态上。
- 巴里.布赞乔治.劳森颜震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社会
- 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被引量:25
-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加表明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最优路径。研究发现,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是影响国际合作的两个核心变量,二者的共振决定国际合作的实现程度。本文尝试建立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的新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共同利益、身份认同及二者共振对国际合作的作用机制。倡导建立国际公共产品的联合供给模式,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增续动力。通过共同利益的整合与创造,突破利益隔绝“藩篱”,减少互斥利益及其干扰,实现国际合作的充分与分布再平衡;通过合作身份的凸显与相互确认,减少消极情绪和错误认知,推动“收益—责任”分配的日趋平衡。着力加强共同利益建构及其制度化和提高身份认同程度及规范的内化,降低国际合作脆弱性,提高合作效率,保证较高的国际合作实现程度。
- 肖晞肖晞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欧洲体系变革与“东方问题”的欧洲化被引量:1
- 2019年
- “东方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19世纪以来,欧洲强国面临着如何处置不断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难题。“东方问题”成为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黑洞,最终成为引爆欧洲体系“内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东方问题”并不是到了19世纪才产生的,奥斯曼帝国从15世纪就嵌入到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之中,是欧洲最先面对的“他者”之一。18世纪中后期,西欧、北欧以及东欧次区域体系相互融合与挤压,欧洲大陆体系与海外殖民体系相互博弈,奥斯曼帝国恰恰处于这种体系挤压的切面上,被动地卷入到了欧洲体系之中。然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体系并没有将“东方问题”纳入其中,从地缘文明的角度,奥斯曼帝国并非欧洲一员,在主观意识上,维也纳体系的设计者也“忽视”了奥斯曼帝国。欧洲体系的变迁改变了“东方问题”的内涵,而“东方问题”也挑战了维也纳体系的僵化与狭隘。希腊革命之后,依靠维也纳体系确立的通过会议体制解决争端的方式就难以奏效了。
- 孙兴杰
-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
- 我国“双碳”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研究——基于“结构-工具-效力”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
- 2023年
- “双碳”政策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对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有利于完善政策内容,推动政策目标的顺利完成。本文以政府出台的“双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政策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进而采用文本挖掘方法与PMC指数模型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双碳”政策以“通知”的政策形式为主,效率较高而灵活性偏弱,央地政府均有相关政策出台,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发文量相对欠缺;政策工具的使用侧重于供给型与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略显不足;政策效力整体表现优良,但在政策内容和政策保障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鉴于此,本文从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增强需求型政策工具功能、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以及改进政策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 李明曹海军
- 关键词:文本挖掘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制造业被引量:1
- 2015年
- 对中国而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夯实制造业基础,做大做强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就是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一步,也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举措。
- 孙兴杰
- 关键词:制造业
- 中欧产能合作与“走出去”战略被引量:1
- 2015年
- 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最新形式,也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塑造全球工业价值链的支点。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升,从贸易国家向金融国家蜕变,需要做好中欧产能合作这项系统性工程。"产能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新高地,也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新内涵.
- 孙兴杰
- 关键词:工业强国欧亚大陆
- 德国的身份迷惑与外交转型
- 2019年
- 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应该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样的问题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里并不是问题,从2009年欧债危机后,德国的身份问题变成了欧洲焦虑的问题。如果不是英国'脱欧'的话,'德国问题'会更加突出。
- 孙兴杰
- 关键词:国家身份欧债危机外交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