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工业大学癌化学与生物工程中心

作品数:28 被引量:95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庆荣周巧龙刘昕周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致癌
  • 9篇致癌机理
  • 8篇双区理论
  • 7篇AM1
  • 4篇致癌性
  • 4篇反应机理
  • 4篇癌性
  • 3篇丁二烯
  • 3篇致癌剂
  • 3篇致癌作用
  • 3篇致突变
  • 3篇二烯
  • 3篇1,3-丁二...
  • 3篇DNA
  • 3篇MNDO
  • 2篇代谢产物
  • 2篇致突
  • 2篇致突性
  • 2篇羟基自由基
  • 2篇羧酸

机构

  • 28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9篇戴乾圜
  • 7篇周志刚
  • 5篇居学海
  • 3篇张庆荣
  • 3篇钟儒刚
  • 2篇逯萍
  • 2篇谭建军
  • 2篇张琪
  • 1篇彭少华
  • 1篇石学军
  • 1篇陈莎
  • 1篇刘昕
  • 1篇孙莉
  • 1篇赵玉芬
  • 1篇周志刚
  • 1篇徐义生
  • 1篇周巧龙

传媒

  • 8篇科学通报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环境化学
  • 3篇中国科学(B...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合成化学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导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烯醛与DNA碱基反应机理的AM1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在水合质子的参与下,丙烯酸与DNA鸟嘌呤碱基发生烷化加成的可能的反应过程,从得到的能量关联图可以看出,除了其中的一个分子内质子迁移过程外,其余的每一反应过程体系的能量均是降低的,计算得到的各关键步骤的反应活化能均不大,反应易于进行,根据计算的自由能可以看出,整个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说明丙烯酸可经过2次烷化加成反应与DNA碱基发生交联作用.
周志刚戴乾圜钟德刚
关键词:丙烯醛反应机理双区理论AM1碱基致癌性
化学致癌机理与抗癌药的合成设计
1997年
戴乾圜周巧龙
关键词:双区理论致癌机理抗癌药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及其实验证明
1997年
戴乾圜张庆荣
关键词:致癌性构效关系致癌机理
1,3-丁二烯与DNA交联机理的研究——代谢产物在DNA大沟股间交联反应的AM1计算
1999年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3-丁二烯(BD)的代谢产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腺嘌呤和胞嘧啶烷化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以及DEB在DNA大沟侧与不同序列DNA片断生成烷化股间横向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论认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约大100倍的实验事实;强致突的DEB可与碱基发生2次烷化反应,生成DNA交联产物;而EB则不能交联,这可能为2者基因毒性差异巨大的分子机制;同时DEB在DNA大沟侧可与多种不同的DNA序列发生股间横向交联,对比在小沟侧只与2种序列交联。
周志刚戴乾圜钟儒刚
关键词:丁二烯致癌作用DNA
α-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致突活性关系
1999年
采用AM1 方法计算6 个α二羰基化合物与DNA 碱基鸟嘌呤环外N2 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及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其结构致突活性关系⒚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可用烷化反应活化能、LUMO能量、分子量表面积比和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表示化合物的致突活性指数,获得很好的回归效果(回归系数R= 09998)⒚以本文提出的方程对这些化合物的致突性进行计算。
周志刚戴乾圜
关键词:构效关系致突性活化能AM1
芳胺结构致癌活性关系的双区理论定量阐释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将双区理论定量地推广到63种芳胺的定量结构致癌活性关系上,借氨基亚氮阳离子与环上环氧化物的双官能烷化作用的观点,建立了芳胺结构与致癌性能间的定量关系式,计算与实验的一致达98%。从而将芳胺类难以捉摸的致癌性能变化,表达为可以理解的结构化学活性关系。
戴乾圜郑菁英王宗一
关键词:芳香胺双区理论致癌机理
丙二醛与DNA碱基交联反应的AM1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对丙二醛与DNA碱基对的加合反应进行了计算,从电荷分布、几何构型及能量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反应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丙二醛与G-C或A-T碱基对经亲核加成反应而发生交联,反应分3步完成,生成过渡态1为反应的动力学决定步骤,有较高的活化能.总反应为放热过程,在热力学上十分有利于反应的发生.加成过程中电子由碱基向丙二醛转移,羰基氧的质子化对电子转移起促进作用.丙二醛与DNA互补碱基对形成加成产物后可引起DNA在复制中的编码错误,从而导致其致癌性.
居学海戴乾圜
关键词:AM1碱基对丙二醛交联反应致癌性量子化学
雌激素诱发DNA股间交联及其致癌和促癌协同作用被引量:9
2000年
雌激素Ames实验显阴性,但动物实验及流行病调查证明雌二醇和已烯雌酚均具致癌性.根据致癌机理的双区理论推论,雌激素也是由于引发DNA互补碱基共价交联而启动致癌作用.借DNA碱洗脱法证明,雌二醇和乙烯雌酚经代谢活化均剂量相关地引起DNA-蛋白质间和DNA股间交联,而非致癌剂胆甾醇和芘均不能引起交联.已知雌激素与多环芳烃污染具有彼此的增效致癌作用.不能诱发交联的非致癌剂芘与雌二醇共同培育,则总交联率和DNA股间交联率分别达雌二醇单独存在时的4倍及3倍,表明雌二醇不仅诱发芘生成双自由基,而芘又反过来促进雌二醇双基的更多生成.
戴乾圜刘昕
关键词:雌激素致癌机理促癌作用
1,1-羧酸碳环衍生物的相转移催化合成
1998年
在合成1,1-环戊二羧酸(1)中,首次利用相转移催化法将其产率由用醇钠法的37%提高到68%;同时还合成了1,1-环丁二羧酸(5),将其产率由23%提高到36%;此外还用该法合成了新化合物环丁-3-酮-1,1二羧酸(8).
谭建军孙莉周巧龙桑田戴乾圜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法
羟基自由基与DNA中腺嘌呤碱基间反应的AM1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UV诱发的羟基自由基,引起了DNA互补碱对间的交联.本文论证了UV引起的互补碱对交联是UV诱发基因突变的主要根源.UV与化学致癌剂不同,可以引起双氢键AT对转化成叁氢键GC或CG对的点突变,这与腺嘌呤A在UV作用下转化成2-羟基腺嘌呤有关.本文采用高级半经验AM1方法,对UV诱发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腺嘌呤8-位及2-位的羟基化反应,进行了计算探讨.证明在两个位置上的反应均经两步完成,反应的活化能较小并且焓变为负值,反应无论在动力学或热力学上均有利于发生.8-羟基腺嘌呤或8-羟基鸟嘌呤的存在,虽然是羟基自由基作用于DMA的标志性产物,但因其不影响小沟槽的氢键键合,很易被修复而不影响基因变异.但DNA双股中的2-羟基腺嘌呤碱或其互变异构体,则引起AT→GC或AT→CG的双氢键键合向叁氢键键合的突变.
居学海逯萍戴乾圜
关键词:AM1羟基自由基腺嘌呤过渡态致突变环境污染物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