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校团委
- 作品数:17 被引量:412H指数:8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社会学更多>>
- 高校网络形象危机管理探微
- 2009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网民数量的急速增加,网络信息环境中传统"把关人"职能逐渐弱化,高校的突发事件陷入网上舆论漩涡的比例和频率不断增大,高校网络形象危机事件也逐渐呈多发态势。如何有效处理网络中的不利言论,化解危机,扭转和提升网络中高校的公众形象,是当下高校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和不容回避的课题。
- 佘万斌张科
- 关键词:高校网络形象危机管理
-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在促进高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束缚了社团的纵深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通过改革学生社团组织结构,正确处理课程和活动关系、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等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 彭巧胤张科
- 关键词:社团活动课程化
- 对高校学生党员主体存在的再审视——论存在主义在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中的现实表现
- 2015年
-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一方面他们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亦或得过且过漫不经心,另一方面我们常常鼓励他们主体存在的首创精神,却又不时要求必须限定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本文以存在主义的几个核心观点来审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高校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价值、尊严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大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维护高校学生党员的权益等,真正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
- 翟雅媛陈建明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存在主义
- 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创新路径的探索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背景下,为深入了解高校当前的艺术教育现状,针对00后大学生群体,课题组进行了调查问卷以及多方访谈。最终在艺术教育的内容、特点、趋势、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得出了有效的研究结果。文章融合新时代美育教育理念,分析归纳并提出了大众化的高校艺术教育路径,在创新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 杨蓓蓓
-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
- 浅析民族舞的旋转技巧被引量:1
- 2016年
- 旋转动作在中国民族舞蹈中表现出了千姿百态,旋转动作的技巧不仅难度较高,非常富有表现力,同时它又可以起着巧妙的衔接作用。本文结合实际说明芭蕾舞旋转与中国民族舞旋转的区别,从独特的视角看待中国古典舞旋转的民族特色。
- 叶文阳
- 关键词:民族舞
- 论舞蹈教具在幼儿舞蹈中的使用方法与教学作用——以瑜伽砖为例
- 2021年
- 幼儿舞蹈以幼儿为主体,具有趣味十足、朝气蓬勃等艺术特征。科学规范的舞蹈训练可使幼儿保持正确的体态,锻炼其肢体平衡与协调能力。为了辅助舞蹈教学而使用的工具被称为舞蹈教具。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具瑜伽砖在幼儿体态、基本功训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增加幼儿舞蹈学习的兴趣;辅助培养幼儿形体气质;调整幼儿舞蹈练习强度;激发幼儿创新创造能力。
- 杨蓓蓓彭栎璇
-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作用
-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1
- 2009年
-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根据项目管理理念,结合高校实际,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剖析项目化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对促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 张科佘万斌
-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9
- 2010年
- 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脱节、不系统、不规范,缺乏教师指导和有效的管理、效果差的状况,乐山师范学院引入课程的理念,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从组织管理、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 张科
-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
- 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34
- 2011年
-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的现状,按照"以学生为本"、创新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应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 彭巧胤
-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 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四导”模式的构建被引量:4
- 2011年
-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日趋明显,作为培养人才场所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学生对高水平社团活动需求的逐渐增强,为促进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需要搭建育人的有效平台。文章提出"党委领导、团委引导、分类指导、课程辅导"的"四导"模式,为构建高校社团有效管理提供新的实现途径。
- 南麒
-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